天天看点

唐宣宗号称“小太宗”,临死前却铸成大错,将唐朝推入深渊

作者:历史快餐

唐朝历史上有一位大名鼎鼎的唐太宗李世民,他的年号为贞观,他在位时社会政治稳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呈现出繁荣、发达的局面,这段时间被称为“贞观之治”。在唐朝晚期有一位被称为“小太宗”的皇帝,他就是唐朝第十六位皇帝李忱。

唐宣宗本人的经历也是颇具传奇色彩。他从小装痴卖傻,隐藏实力,在武宗的迫害之下死里逃生。他的前半生过着委曲求全的生活,终于在熬死了四位皇帝之后,倚仗宦官势力以皇叔的身份登上皇位。他在位期间勤政爱民,任人唯贤,从谏如流,深受百姓爱戴。

唐宣宗号称“小太宗”,临死前却铸成大错,将唐朝推入深渊

唐宣宗在位时,唐朝迎来了一段繁荣昌盛的时期,也就是“大中之治”。由于宣宗在位时对宦官、党争、藩镇等重大问题采取了有效的措施,从而使社会更加稳定和谐。但他也有一些过失,再加上唐朝晚期存在的各种问题,还是给唐朝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唐宣宗李忱的父亲唐宪宗李纯死后,将皇位传给李忱的异母哥哥李恒,即唐穆宗。李恒死后,他的三个儿子即李忱的三个侄子相继登上皇位,即敬宗、文宗和武宗。

唐宣宗号称“小太宗”,临死前却铸成大错,将唐朝推入深渊

李忱由于自小受宪宗宠爱和他皇叔的身份,而受到侄子们的猜忌、防备甚至监控和迫害。为了保护自己,李忱的前半生一直装成一副呆呆傻傻的样子,不哭不笑,也不说话,犹如一个智商低下的人。

皇子们有一次举行家宴,一向对宣宗有所忌惮的武宗暗中命人将宣宗软禁起来,过了几天把他扔进粪池中。幸好宦官仇公武出手相救,表面上对武宗说要把宣宗秘密处死,其实暗中用运装粪的车把宣宗运出宫并保护了起来。

唐宣宗号称“小太宗”,临死前却铸成大错,将唐朝推入深渊

唐武宗死后,掌握朝中大权的宦官势力在物色新皇帝人选时看上了貌似智商低下,唯唯诺诺的李忱,就让他继承皇位,想牢牢地控制他。但李忱登基后,却成为了一位颇有主见、不被宦官势力左右、励精图治的皇帝,从此唐朝迎来了一次中兴。

唐宣宗登基后,他接过中唐之后遗留下来的烂摊子,致力于处理和解决当时社会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使日渐衰败的唐朝的国势渐渐改善,并设法减轻百姓的负担,使人民的生活逐渐富裕,甚至达到小康水平,整个社会慢慢呈现出一种良好的景象。

唐宣宗号称“小太宗”,临死前却铸成大错,将唐朝推入深渊

唐宣宗继位时,社会中有三个突出的问题,即宦官乱政、牛党李党之争及藩镇问题。宣宗针对这些问题,分别采取行动,力图解决这些问题或减轻它们所造成的不利影响。

压制宦官势力。晚唐时宦官实力极为强大,宣宗就是宦官所立,但他父亲宪宗是被宦官杀死的,在唐文宗发动的“甘露之变”,不仅没能铲除宦官,朝中大量官员还被宦官所杀。李忱当政时对宦官一直采取压制的手段,因此没有发生宦官重权引起的祸乱。

唐宣宗号称“小太宗”,临死前却铸成大错,将唐朝推入深渊

对于大臣与宦官之间的互相交往利用,宣宗是严厉处罚的。当时的宰相马植和宦官马元贽交往密切,一次马元贽把宣宗赏赐给他的宝带送给了马植。这件事被宣宗发现了,宣宗就以交通的罪名罢免了马植的宰相一职,贬为常州刺史。

结束牛党李党之争。对于朝中的李党领袖李德裕,宣宗罢免了他的官职并清除其党羽,然后任命牛党头领白敏中为宰相。恰好此时,李德裕和牛曾孺相继死去,两党势力都衰落了。宣宗后来任命非李党和牛党的魏谟为宰相以使各方势力平衡,结束两党之争。

唐宣宗号称“小太宗”,临死前却铸成大错,将唐朝推入深渊

收复河湟。宣宗继位时,吐蕃占据河湟地区已有大约一百年了,之前唐朝的各位皇帝都企图收复河湟,但都因为朝政烦扰而没能做到。但此时吐蕃刚好内战爆发,其内部局势混乱,日渐走向衰亡。宣宗利用这个机会,使原先被吐蕃控制的三州七关归降大唐。

两年后,吐蕃控制的沙州地区有个叫张义潮的人率军投靠大唐。朝廷遂任命他作沙州防御使。随后张义潮带兵收复了包括沙州在内河湟全部失地。收复河湟在唐朝历史是宣宗的一大政绩,但他正好赶上了吐蕃衰微的时间节点,只能说这件事是顺理成章完成的。

唐宣宗号称“小太宗”,临死前却铸成大错,将唐朝推入深渊

唐宣宗在位的十三年中,国家内部和外部都没有发生大的战争,平民百姓都能够安居乐业,人口不断增长。当时人口数约为2500万人,这是安史之乱后的峰值。人口稳定增长对于国家税收收入和军队征兵都非常有利。

宣宗在削弱李党势力时罢免了李德裕的宰相一职,但李德裕是一个很有能力的有功之臣,其后的宰相如令狐綯、白敏中都是平庸之人。这是因为李忱希望他的臣子都对他惟命是从,而他也不会真正把大权交给臣子。

唐宣宗号称“小太宗”,临死前却铸成大错,将唐朝推入深渊

与唐武宗时期废佛的政策正相反,宣宗纵容佛寺扩建,僧尼的人数迅速增长,而一个僧尼起码需要几个百姓才能供养得起,这给国民经济带来了巨大的负担,无形中浪费了大量财富。大臣曾劝谏宣宗,宣宗表面接受了劝谏,但实际上并没有对佛寺扩建进行限制。

宣宗与许多唐朝帝王一样,迷信长生不老的神仙之术,炼制和服食丹药,而丹药中往往含有各种毒素,所以他刚五十岁就去世了。他刚去世,宦官势力就迅速反弹和做大,控制了朝廷大权,并将他们易于掌控的李漼立为太子。

唐宣宗号称“小太宗”,临死前却铸成大错,将唐朝推入深渊

宣宗在位的最后几年,贪官污吏的腐败盘剥愈演愈烈,农民纷纷起义,藩镇也频频爆发动乱。宣宗去世当年,爆发了浙东农民裘甫起义,这是唐朝末年农民起义的起点,之后还发生了王仙芝起义和黄巢起义等,使大唐加速走向灭亡。

唐宣宗李忱是唐朝历史上唯一一个以皇叔身份登上皇位的帝王。他一生曲折起伏的人生经历也颇为耐人寻味。虽然他人生的前三十六年靠着装傻卖呆保全自已,但是他登基后却是一位励精图治,解决了当时唐朝社会存在的许多问题,并且体恤百姓的不可多得的明君。

唐宣宗号称“小太宗”,临死前却铸成大错,将唐朝推入深渊

唐宣宗的施政给当时宦官当权乱政、藩镇问题及牛李党争严重的唐朝社会带来了一抹中兴的曙光。但是,唐朝晚期的社会问题已经是积重难返,宣宗在位时只是暂时缓解了一些矛盾和问题,他仍然未能扭转唐朝最后覆灭的命运,这无形中也给子孙留下了隐患。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