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关于柯灵——读《柯灵评传》杂记

作者:文法课

许多年前,1987年1月5日,我有幸在上海静安寺附近的文学馆与科林先生发生了关系。那时,我才二年级。关于这次经历,2004年,我写了一篇题为"特别签名书"的文章来纪念它。后来,这篇文章发表在厦门图书馆声音和文汇阅读周刊上。而且,我又是相当惊讶又幸运的,为了配合"打造书香社会,塑造文明市民",作为一系列宣传活动的开幕式,2004年12月22日《厦门日报》也以"来之不易的特辑签名书"为标题,专门为这篇采访报道。

正如我在《特别签名书》中所写的那样,科林先生在我眼中是一个瘦弱、银发碧眼、精神四射、睿智善良的老人。不僅如此,透過科林先生在我的書集《吠叫的六十年》(上海文學出版社,1986年12月1日)上的簽名,我似乎從這位著名作家和編輯的骨頭上看到了現代文學史上的精神。

当然,说到我对科林先生的了解,我不禁要提到我认识的另一位著名作家,他是我祖父的朋友和同胞,师道先生。说实话,第一个知道科林这个名字的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认识了师道先生。这不仅是因为他们是上海沦陷后"海岛时期"的编剧,他们之间的关系很好,还因为他们也是工作伙伴,根据苏联作家高尔基的优秀剧作《海底》"分包",联合改编了著名的舞台剧《夜总会》。

不过,也要承认,过去我对科林先生的看法常常是支离破碎的,直到我偶然读到张黎明先生写的《冰壶评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一版,2008年7月),才才完整起来。

与人物的一般传记基本一样,《科林评论》从《少星老家》、《童年、童年》、《教学生涯》到《涉报》、《走进电影业》、《死'孤岛'》、《上海沦陷》、从"和平民主之日"、"共和国早春"、"文化大革命"到"第二春", "伟大的戏剧",可以说是对凯林先生一生的更完整记录。虽然这样包罗万象的性质可能不是独一无二的、深刻的,但作为目前柯林唯一的传记,可以如此全面和完整,它确实是无价之宝。

在我眼里,与他有过与毛敦、巴金、叶胜涛、王同照、钱玉树、石道、张爱玲等作家打小说的互动,科林先生似乎更适合当已婚编辑、优秀散文家、散文家、剧作家。这不仅仅是因为小说其实不是他的长篇大物,"而且小说的文学'门槛'太高了"(记得1994年第一期出版的《冰壶先生的长篇小说系列《上海百年》第一章《十里大洋场》,但岁月也放不下,从这个梦想的宏大体系中不会有下手。他年轻时写的小说,如《羊》和《1932年的银光之歌》,显然不具有代表性),也体现在科林先生在文学编辑、散文、散文、戏剧创作等方面的杰出成就上。显然,通过《柯林评论》,它强化了我的感受,并给予了这种理解更多的事实上的支持。

毋庸置疑,我读过的科林先生的作品并不多,还记得很深的记事,一本是他的散文集《山学海》,一本是1984年11月出版的,似乎张爱玲"翻案"——《送张爱玲》。也许是因为《张爱玲发烧》还没看过原作,以至于在《科林评论》中的表现,更多的墨水自然而然地给了后者,而前者只能算是过去的一块。对于科林和张爱玲互动的介绍,分别出现在《科林评论》的《全上海秋天》和《第二春》两章中,详细客观的评论,足以让我佩服科林先生的编辑成就。所以,我在想,如果没有科林,没有《万象》杂志,也许就没有张爱玲,没有黄琦......。

与许多国内人物传记不同,《治愈评论》的写作触角并没有回避新中国的建立,而是列出了两个专门讨论敏感话题的章节:"共和国早春"和"文化大革命"。而且,更值得注意的是,《治安评论》并没有一味保护题材,例如,在对待著名演员石浪"跳到海里就死了"时,它明确指出,科林曾写过一篇题为《石浪——典型的反党》的文章,发表于11月28日, 1957年"文本报告"。虽然科林先生后来在《我的人生旅程》中向这块古老的石头道歉。

之前并没有太多关注科林先生来自哪里,直到看完《科林评论》后,我才知道他是陆迅先生,秋琦的女友。这也让我有些猜测,为什么柯林先生把夏先生的剧情版《明仁传》改编成剧本。绍兴历史悠久,文物华丽,是夏雨之水之乡,国土回归之国,明仁市殉道,鲁迅的发源地,精神底蕴,富国敌国。......"。如果加上冰壶先生,未来的绍兴挂车之旅似乎更有意义。

作为完整的《科林评论》,很自然地会在书的末尾附上科林先生作品的出版目录(包括不同版本的记录等)。这既是一个总结,也是感兴趣的读者进一步理解和研究它的简便方法。但很明显,这篇综述的作者忽略了这一点。另外,500多页的评论,没有主人的图片,也是一件奇怪的事情。而这一切,都只能是希望这本书能重印,以补充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