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百年瞬间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诞生

作者:Beiqing.com
百年瞬间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诞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由中央人民政府于1950年颁发。

中国共产党百年时刻

1950年9月20日,毛泽东下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早在1949年6月,中华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就把国徽的设计提上了议事日程,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直接领导了这项工作。中央美术学院的梁思诚、林慧英、莫宗江、张伟、钟玲等两支设计团队参加了国徽项目的设计角逐。

百年瞬间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诞生

清华大学建筑系师生设计国徽图案时,实际上重现了当年设计的十多种方案。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原院长秦有国:1949年10月23日,清华大学建筑系的林慧英先生和莫宗江先生共同提交了国徽提案,1950年上半年,张伟率领设计团队将地球改为天安门广场。

为了设计出更完美的国徽图案,并能在国庆一周年之际使用,专家们夜以继日地工作。

百年瞬间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诞生

梁思诚病在床上与林慧英讨论国徽设计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原院长秦有国:林先生(惠音)上课时被一辆黄色的面包车拉着,拉到楼底是同学们把她放回身上,回到楼上。

在设计过程中,周恩来总理建议,整个国徽要体现向上、响亮、振奋人的基调和氛围,还要将米穗图案设计成国徽。

百年瞬间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诞生

周恩来与专家一起看国徽设计

电影《国徽》:

周恩来:中国一个南一北,以小麦和大米为主。

全国政协筹备组第六组组长马树伦:你说不仅是小麦穗,还有稻穗?

周恩来:对于大米。

1950年6月23日,全国政协第二次会议召开,毛泽东主持通过了决议,全体代表一致通过了梁思诚、林慧英等人的国徽图案。国徽上写着国旗、天安门广场、齿轮和麦饭穗,象征着自五四运动以来中国人民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以及一个以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新中国的诞生。

百年瞬间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诞生

中央美术学院课程 (1950年6月15日)

此后,清华大学建筑系雕塑教授高庄承担起将国徽从平面图案中取出,搭建身体浮雕模型的任务。为了使国徽更加庄严、更加清晰、更符合申请条件,高庄对国徽图案的细节进行了修改。

百年瞬间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诞生

清华大学项目 (1950年6月17日)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原院长秦有国:所以从画成浮雕,其实最难的就是如何处理这两边的米穗。大米你必须把它完全直立,就像小麦一样,它不符合大米本身的形状。所以高庄是将小麦粒米粒精心安排改性。

有人认为国徽图案已经获得批准,不应该修改,高庄为此专门写信给毛泽东说明修改的理由。毛泽东收到来信后,非常重视,委托彭震和康克清听高庄对设计变更的解释。他们了解情况后,转达了毛泽东的信息:你们大刀阔斧地改变了,祝你们成功。1950年8月18日,高庄国徽的三维浮雕模型终于设计完成。

百年瞬间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诞生

毛泽东下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

1950年9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颁布了《关于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命令》,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编辑:陈彦轩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