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数字金融服务延伸到村 苏州建行乡村振兴服务中的“冯梦龙村场景”

作者:二三里资讯

苏□ 记者 杨帆

国庆期间,凤梦龙村迎来了约16.6万名游客。冯梦龙故居、冯梦龙书院、冯梦龙纪念馆...这里通过冯梦龙那年走过的路,还可以走进古油广场,感受冯梦龙笔的"卖油郎专属花",在一般独特的古法油中。此外,水原村游、沉浸式剧本杀灭、节日灯光等也带来了丰富的文化体验。

这些并不全是关于凤梦龙村的多样景观。如果你看看村里小小的数字人民币招牌,或者曾经在村里喝过一杯咖啡和一瓶菜籽油的消费经历,建设银行苏州分行的数字金融服务将呈现出更加立体的"冯梦龙村风情"。

"韵农通"打开服务村民的新窗口

去年1月,苏州建设银行在丰梦龙村游客中心设立了宇农通服务点,内容包括智慧政务、智慧支付等。"选择游客中心,一方面要看到这个位置在村中心,可以更好的服务村民,另一方面,自然要考虑到凤梦龙村服务游客的特殊性。建行相城分行是凤梦龙村的第一分行,下属黄琦分行在村里有较多敬业的员工,也对村民的需求有了更好的了解。

此后,为了进一步深化"宇农通+"平台服务,助力金融服务下沉,丰梦龙村韵农通服务点升级为综合服务点,新增智能柜员机设备、点钞机、保险箱,增设了一个良好的综合扶贫商品服务专区,也为村民上门办理"村活化——韵农通卡"。"在我们的服务点,村民可以使用城市网点配置的智能柜台,除了现金之外,所有业务都可以处理。建行黄轩分行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除了便捷的金融服务,裕农通服务点也成为建行"余农快递"支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窗口,工作人员多次走进丰梦龙村调查农民的需求和面临的困难,通过"官银-客户"联动模式,完善"宇农快递"产品体系,按照"互联网与农业相关大数据"与数据直接链接, 数据导入作为补充方式,通过对农民的基本信息和农业相关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应用。打造农民信贷业务新模式。对于那些符合入境标准的人来说,贷款申请,批准,合同,抵押,费用和还款也可以通过电子渠道完成,方便快捷。目前,冯梦龙村村民已成功申请"余农快递贷款"近20人,"改造贷款""大本营改造贷款"等也已落地,为农民解决了实际需求。

应用生态系统不断扩大

今年6月,丰梦龙村韵农通综合服务点升级为样板服务点,结合数字人民币推广、自助售货机服务点、智能展示等。与建行的商业品牌相结合,自动售货机货架上有很多反贫困商品,并支持数字人民币支付。从服务点开始,数字人民币体验场景现已遍布村前村。

"我们帮助村里30多家商户开出数字人民币钱包,开通数字人民币代收渠道,支持数字人民币代收。记者在现场看到,数字人民币海报、台湾卡等处随处可见,如山歌酒馆、挂枝果屋等还放了数字人民币动态支付码卡,这种支付码卡在收款中既有语音广播,又有收款码一键切换等功能, 使用数字人民币可以支付即结算,但也免收手续费。村委会账户、冯梦龙股份合作账户、玉龙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也在建行黄轩分行开设了公共钱包和账户,并开放了数字人民币分销渠道。将来,该账户将能够交易各种货币,包括发行股票。为了实现凤梦龙村文成产品线的进一步推广,凤梦龙村文成产品也将在建行"好商城"平台,还可以使用数字人民币支付并享受全价优惠。"最近,我们还将数字人民币使用领域扩展到了新的领域,如废物回收、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公共自行车和慈善援助。

这两天,建行研发了全国首个"数字消费助力乡村振兴"硬钱包在丰梦龙村落地应用,硬钱包支持"双线下支付"功能,可以在村里各种"数字消费"示范点"打孔"消费。同时,建行和冯梦龙村开发的小节目《遇见冯梦龙》也在线上,推出后的小节目将凤梦龙村休闲、娱乐场景集中展示,并嵌入数字人民币支付功能,实现在线使用数字人民币购买邮轮票, 预订寄宿家庭等等。

更多"建行乡村振兴计划"

"我们一直在想,建行能否赋予苏州特色,建行特色在服务苏州乡村振兴的方案中,不应该在传统的金融服务中,赋予更多的意义。苏州建设银行负责人告诉记者,《冯梦龙村风光》是该行服务乡村振兴的生动案例,不仅把握了当地农村旅游发展、数字人民币试点、打造数字乡村特色,还将党史学习教育、诚信教育等议题融入其中。

此前,建行相城分行针对性邀请了30多家当地中小企业,联合黄伟发展局、行政审批局、税务局组织了"党旗飘扬基层"主题晚会活动,参观了冯梦龙纪念馆,学习了党史纪录片, 同时也带动了党的建设事业发展,为当地农村企业筹集昂贵、融资难的问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截至7月底,相城支行以实际行动支持当地实体经济,年初新增25笔包容性贷款,为地方政府增加3000万元。

"结合党的百年伟大背景,建设银行苏州分行积极打造'党建+'品牌,将党建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各级党组织和200多个乡、村(社区)党组织开展了两个联建。负责人是这么说的。

来源:苏州新闻网

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数字金融服务延伸到村 苏州建行乡村振兴服务中的“冯梦龙村场景”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