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张爱玲传》:学者张均解读追求完美主义的张爱玲

作者:燕赵都市报

"写天才和悲伤,并激励人们很长一段时间。学者张杜的《张爱玲传记》(修订版)近日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张爱玲传记》(修订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迷人的女作家张爱玲所著的传记,以她个人的经历为经脉,以文学生涯为纬度,相互交织,详细描述张爱玲的传奇人生。全书分为《世界天才之梦》、《香港的混沌》、《上海传奇》、《爱都市》、《尘埃落定》、《美国被遗忘的岁月》、《月光下的悲伤》等八章。

《张爱玲传》:学者张均解读追求完美主义的张爱玲

作者张端,1972年出生,湖北省人,中山大学汉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张爱玲十五世》、《张爱玲传记》和《中国当代文学体系研究(1949-1976)》。

张在修订版的序言中写道,1990年代以后张的传记的出版不能不说是自我挑战。从海外、香港和台湾延伸到大陆,"张爱玲热"已经持续了几十年,在此期间已经出版了不少张爱玲的传记,但张爱玲仍然受到许多读者和知识分子的热情日益高涨,她的个人故事,以及她在上海的写作, 是作为一幅日益巨大的形象魅力,稳步进入当今中国公众的想象空间。关于张爱玲,我们不是说太多,而是说得太少。我们过多地渲染和重复她作为一个才华横溢的女人的"传奇",而太少会探索她在现实中所经历的内在光明和黑暗,作为一个活生生的,有感情的女人。"我会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诠释张爱玲所经历的美好而又不那么美好的岁月和生活。

在序言中,张回答了读者关于张爱玲的问题。

为什么张爱玲是"20世纪中国最彻底的审美主义者"?

张爱玲一生都认为:张爱玲的一生从头到尾追求完美,追求极致,这不仅是传奇的魅力,也是她个人婚姻生活悲剧的重要原因,也延续到今天,"张爱颖热"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和心理内涵。相对而言,20世纪中国其他一些作家和诗人,如徐志摩、戴望书、沈从文、萧红、何其芳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审美倾向,但对生活的态度远不如张爱玲那么彻底。张爱玲的审美态度,与她对生活的观察和世界"视野"的划分有关。她的"愿景"非常个人化和个人化,早在她父母离婚的童年时期。别人很难像她一样。

对于张爱玲和王勉官胡兰成结婚三年多,在书中张也给出了自己的解释,张都认为:这种凌乱的爱情对张爱玲晚年的生活道路影响很大。虽然张爱玲的生平著作中从未提及过这一点,但她与胡兰成关系的破裂,深深地伤害和改变了她的生活态度。1944年他们开始坠入爱河时,张爱玲对外界有着很多热情的想象,希望从外界找到生命的极致和完美,1947年以后,张爱玲对自己以外的一切都感到失望,开始转向更加纯洁的内心生活。這就是為什麼她在1940年代在雜誌媒體上引起辄動,但在1950年代後很快就消失了,在她的晚年,她與世界隔絕,並在之前和之後由兩個人評判。但张爱玲对胡兰成毫无怨言,在1950年代向他借书。

(闫杜荣传媒记者 宋艳)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