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我是共产党员」把群众的利益放心头——记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兰州市城关区酒泉路街道党工委书记郭佳

作者:萧峥向你展示了潮流

我是共产主义者。

群众利益放心

缅怀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兰州市关区酒泉路街道党委书记郭佳

刘健,《甘肃日报》记者

"这是党和人民给我的最高奖项,既是鼓励,也是鞭策,是我继续奋斗的新起点。近日,在谈到"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奖时,兰州市关区酒泉路街道党委书记郭佳说。

在街头社区工作20年,郭佳始终以第一心不变,信念不减,入党时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庄严承诺,他们的青春和热情全部奉献给基层党的建设工作。

坚持学习,提高技能

2019年4月,郭佳被任命为酒泉路街道党工委书记。

"这是组织对我的信任,我必须做好工作,做好,做好组织,让群众满意。郭佳下定决心。此前,她已经在该市关区的几条街道和社区执业了14年。

1992年,20岁的郭佳从学校毕业,加入城门区环卫局。作为当时为数不多的拥有该市卫生系统正式文凭的干部之一,她在该机构的管理中处于优先地位。

此后多年,郭佳一直渴望走向基层前线。她认为,只有零距离接触群众,才能真正了解群众需要什么,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2001年6月,当市海关决定成立街道下社区,号召干部到社区时,郭家怡不再犹豫第一批人名,前往京源路西街道社区担任党支部书记。

当时,社区是一个新事物,对于它的责任以及它将如何运作,根本没有先例。千方百道,郭佳只能在干涸的中学里做,一步一步摸索。

为了开阔视野,提高社区服务水平,郭佳将不断学习每天的报纸、电视、书籍,成为她了解国家基层治理的导师和朋友。多年后,作为街头党工委书记,她依然保持着每天学习的习惯。

"只有学习才能与时俱进。郭佳说,注重学习,善于学习是党的优良传统,作为共产党员,必须始终坚持学习促进认识,认识促进,促进。

开创党的建设新局面

"上面一千行,下面一根针",经常用来形容街道社区的工作。

酒泉路街道面积0.88平方公里,辖区居住常住居民5.4万余人,流动人口1万余人,是否要穿好针、带好路线,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作用,是衡量街道党委工作的重要标准。

在担任酒泉路街道党委书记后,郭佳作为重要课题,研究了区内各类单位推广的总体效果,发挥全市基层党建的整体效果。她深入研究了中央政府对城市基层党建的定义和要求,走访了专家学者、媒体人士,广泛听取了人民群众对基层治理的建议和期望,最后提出了兰州市首个城市基层党建品牌——《党建大会号》。

"党建大会号",顾名思义,就是要把辖区单位、企业、党组织、党员团结起来,共同参与城市基层治理,实现共同建设。然而,实现这一目标并非易事。

酒泉路街道有省国资委、兰州某中学、实验小学等近百个单位,为了畅通沟通渠道,郭佳和党委班子一次走访,耐心讲讲街头党建思路。

经过不懈努力,酒泉路街道终于开启了街道"大工委"、社区"党委大"的工作局面,街道"党建大会号"朋友圈从0到92,到124,逐渐壮大,焕发党建工作新时代的活力。

始终牢记群众利益

在街头社区工作了20多年,郭佳深知基层工作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需求,街头社区要做的是尽可能多地考虑每个人想要什么,并提高他们的满意度,幸福感和安全感。她说。

酒泉路街道阳角社区有一位叫"老马"的居民,爱养花,在自己的平房里种着各种瓶罐头,种了很多花。虽然增添了一点活力,但因为摆放凌乱,也影响了家庭住宅的整体环境。

社区工作人员多次试图劝说"老马"把花搬回家,但又怕被他脾气还回去。得知此事后,郭佳建议社区成员改变主意。

"'老马'喜欢养花,所以把花搬进屋里肯定行不通,所以你不妨帮他升级,造一个'老马的小花园'。她说。

在社区的帮助下,"老马小花园"作为家庭住宅的亮点亮相。"老马"养花的热情也是空前的,他不仅把小花园整理得井井有条,还经常指导其他居民养花。

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站在群众的立场去思考问题,这样的故事在郭嘉身上有很多。

走进酒泉路的街道,提起与群众有关系的党委书记,人们总会竖起大拇指。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