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南航实验室爆炸背后的海恩法则和墨菲定理

作者:青园街文宣

中国南方航空公司的爆炸事故大楼去年刚刚使用了中国南方航空公司爆炸事故大楼。昨天下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军路校区发生实验室爆炸,造成两人死亡,九人受伤。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目前,现场救援工作已经完成。我看了新京报的报道,采访了一位目击者刘同学,她说她在现场一共听到3次爆炸,第一次是周围学生被疏散后,照片上的蘑菇云是第三次爆炸。据知情人士透露,现场疑似金属粉末起火。

多年来,大学实验室的爆炸事件很常见。2018年12月26日,北京交通大学实验室发生爆炸。参与实验的三名学生在发生爆炸时丧生,而二楼实验室的学生正在进行废浸漏液污水处理的科学研究实验。2015年12月18日,一名正在做实验的孟姓博士后,在清华大学化学系二楼的实验室发生火灾后当场死亡。

我在网上查询,据不完全统计,自2006年以来,复旦大学、云南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四川大学、南开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常州工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苏州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上海东华大学都曾发生过实验室事故,甚至2015年4月29日, 安徽某高中实验室爆炸,事故造成三名教师受伤。

实验室内任何隐患,任何小过失,都可能导致重大事故,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在新闻评论区,我看到一位网友说,"化学实验室爆炸还是很常见的","有时实验者教学生不管怎么做都不要再做一次""知道化学实验的危险,愿你们同事平安健康。"这些留言网友应该和行业有关,如果他们说的是实话,真的想着那极其害怕啊。安全风险无处不在。

科学实验需要冒险,但冒险并不意味着生命。"在每一次严重事故的背后,必须有29起小事故和300起未遂前兆,以及1000起事故危险,"海恩定律说。事实上,从国家层面到各大高校,实验室安全并不是一个缺乏关注的问题。2017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高校教学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通知》,强调要加强高校教学实验室安全。2019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建立定期安全检查制度、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危险源全周期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应急处置制度,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但是没有好的技术,没有完美的监管,在实践中,不能取代人本身的品质和责任感。如何在抓安全的工作中有所作为?请记住,另一个安全规则,墨菲定理,可以给我们一些灵感。墨菲定律起源于一位名叫"墨菲"的美国船长,他认为"只要事故有原因,它就会发生","无论它多么不可能,它都会发生并造成最大的损害"。这告诉我们,没有事故隐患可以有丝毫的用心,不能有幸好的心态,或者把事故的种子和隐患掩盖起来,如果一切办法,千方百计地消除,把事故案件排除在萌芽状态。这是西方的两条规则啊,其实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早就告诫过未来的人——几千里吋的堤岸被毁在蚂蚁巢穴里,小洞不构成大洞叫苦啊。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