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作者:光明网

"奋斗百年之路扬帆起航,开启新征程,多位人气人物"

"姐姐性格很强。当她被敌人带走时,她故意摘下祖母留给她一生的戒指,拿出她的手帕,给了她的母亲一个已经用完但还没有扔掉的金油盒。母亲很困惑,后来才意识到姐姐把最珍惜的东西留给了亲戚,也就是决心与敌人抗争到底。"

在山西省文水县刘胡兰纪念馆,66岁的刘吉烈泪流满面地告诉记者,他的妹妹刘胡兰在74年前被捕。他当时还没有出生,每次听到母亲讲起妹妹被谋杀的事情,母亲就哭了,他也哭了。

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刘虎兰与新华社合影

1947年1月12日,刘呼兰在被叛徒告密后,在文水县云周溪村被敌人杀害,年仅15岁。

云周溪村位于陆梁山之滨,是一个拥有1000多人的内川村。1932年10月,刘虎兰出生于当地一个农民家庭。

抗日战争爆发后,抗日党来到汶水进行抗日救赎。1938年,汶水县反日民主政府成立,在县内实施了降租、降息等一系列民主改革措施。当时,刘呼兰的家对面是中国共产党地下党的"敌站",年轻的刘呼兰经常去听反日故事,学唱反日歌曲。反日民主政府成立抗日小学后,刘呼兰也有机会上学。19岁的共产党员、温水县县长顾永田率领游击队成功伏击日本士兵,前往云周溪村进行反日宣传,刘虎兰称其为"英雄"。

抗日战争期间,刘呼兰的父亲刘景谦等人向八路军运送物资。敌人的炮火来了,有人把物资扔在了路上,刘景谦却躲在树坑里,于是敌人就离开了,然后绕着山,总是把物资安全运走。刘呼兰的继母胡文秀曾是南湖家博村妇女救援委员会委员,已婚时经常利用纺纱的机会教刘呼兰识字,给刘呼兰讲进步的原因。

"在革命氛围和家庭氛围的影响下,刘呼兰很快长大,很早就知道一个人如何过上宝贵的生活,如何有意义地死去。"刘呼兰纪念馆前副馆长、山西省妇女英利研究会会长陈祥平说。1941年,云周溪村的一名村民在向八路军传递情报时被敌人杀害。不久,顾永田也不幸遇害。坏消息传来,刘呼兰对同村的朋友、陈香平的二姨陈玉兰说:"这两个人死得真是'钢骨',如果我死了,也要这样死!"

1942年,温横四川第一个儿童团体在云周溪村成立,10岁的刘呼兰担任儿童团体负责人。她经常站岗,吹口哨,和她的小伙伴一起发送信息。有一次,八路军包围了一个敌军团,县女部长奉命组织民兵担架支援前线。刘呼兰和几个女人也得站在前面。军队首脑告诉他们:"前面有一场战争,这很危险。刘呼兰大胆地回答:"士兵们不怕,我们不怕女民兵,不怕。"他们在前线非常勇敢,不仅为伤员包扎伤口,还帮助士兵运送弹药,直到天黑,战斗结束才撤退。刘呼兰当时只有13岁。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的燕锡山军占领了汶水县,解放区的士兵和平民被迫拿起武器保卫胜利的果实。1945年11月,刘呼兰参加了县党组织举办的妇女培训班。40多天的学习,让她了解了很多革命真理,革命意识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回到村子后,刘呼兰担任云周溪村妇女救援协会书记,与党员一起动员群众打地主、送公共食品、做军鞋,还动员年轻人报名参军。刘呼兰在斗争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和成长,并于1946年6月被批准为中国共产党候补委员。那一年,她只有14岁。

1946年冬,刘呼兰经过侦察,协助武侠队处死了一名伪村长,他是一名罪犯,深受群众憎恨。这次行动对敌人造成了沉重打击,但也遭到了敌人的疯狂报复。

1947年1月12日,刘呼兰被国民党军队和燕尾军俘虏。面对敌人的威胁,她不屈不挠,大义地说:"害怕死亡不正当共产党!"敌人没有办法杀死同时被捕的六名革命者。但她毫不畏惧,平静地躺在镰刀下。她用短暂的青春写下了永生的篇章。

1947年3月下旬,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机关前往陕北省时,中共中央书记、中央纵队司令员任岩向他汇报了刘呼兰的英勇事迹。8月1日,中国共产党中央金宣支部承认刘呼兰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刘呼兰出生前没有留下过一张照片。云周溪村现已更名为"呼兰镇"。见证烈士被捕的小柳树,枝叶散落,生机勃勃。陈湘平说,刘呼兰纪念馆自开馆以来,接待了国内游客1600多万人次,接待了4000多名外国友好游客。

英雄走了,精神永存。

(新华社,太原,5月24日,记者刘向轩)

光明日报(2021年5月25日,第4版)

来源:Guangming.com-光明日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