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潮新闻】
眼下,正值水产养殖的关键时期,“渔见未来、共富蓝图”浙蓝种业数字育苗工厂签约暨蓝城仁信水产项目投产仪式火热举行,为推动油车港现代水产养殖产业高质量发展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统一规划的圆形养殖池、运转有序的循化水设备......在油车港镇的秀洲蓝城现代渔业科技园内,一尾尾鲈鱼正在觅食、嬉戏,不时跃出水面,溅起片片水花,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据了解,该项目围绕“一鱼一虾”的种苗和养殖,分三期实施:一期为加州鲈鱼的育苗、饲料鳜的驯化、循环水成鱼养殖和观光研学等;二期为罗氏沼虾的繁育养殖;三期为水生馆建设运营、水产品预制菜加工及农文旅研学等。该项目总投资约 1.2 亿元。
浙江蓝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婧介绍,“我们的建设周期预计从今年年底开始动工。建成长三角地区一流的罗氏沼虾SPF数智育苗工厂,功能集聚标准化亲本越冬培育、智慧化虾苗生产销售、生态化净水处理等育繁推一体的良种扩繁基地。”
其中,数字扩繁区15.45亩、水源处理43.3亩、生态尾水区25.48亩;拟成时间为2025年8月,投产后年生产优质虾苗5~8亿尾,年创收逾2000万,同时可辐射带动周边及其他共10000亩养殖户,就业800人,年带动产值2亿。
高效的水循环实现“高密度养鱼”。当天投产的另一个重头戏蓝城仁信水产项目占地面积54.47亩,投资约3000万元。新建多功能温室大棚14656平方米,孵化/标粗区2080平方米,全基因组育种区640平方米,商品鱼生产区11936平方米;辅助管理用房2688平方米,尾水区4275平方米。
浙江蓝城渔业科技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韦葡雄说,与传统的养殖基地不同,高密度和高围池内循环流水的养鱼技术,采取了循环用水的生态养殖,使得鱼虾口感更为鲜美,产量也更高。“初步计算,一立方水,鱼的产能大概是在50~5 0公斤,就是100斤左右,密度可以达到80 公斤。而鲈鱼最高密度可以养到160斤每立方,也就是说,一个150立方米的鱼池可以养殖75000尾。”
“鱼跃龙门”激活乡村发展“一池春水”。今年以来,油车港在蓝城仁信水产项目等重点项目的带动下,秀洲农业经济开发区发展迅速,见证了三中粮油、果蔬科技示范园、浙种创芯农业等13个项目落地油车港,涵盖粮油、渔业、果蔬等各个农业领域,充分展现了现代农业机械化、科技化、数字化的鲜明特征。未来,油车港也将继续通过“政府引导+科研院所+村企共建”的模式,村镇收益通过固定投资回报实现保值增值。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