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潮新聞】
眼下,正值水産養殖的關鍵時期,“漁見未來、共富藍圖”浙藍種業數字育苗工廠簽約暨藍城仁信水産項目投産儀式火熱舉行,為推動油車港現代水産養殖産業高品質發展打下更堅實的基礎。
統一規劃的圓形養殖池、運轉有序的循化水裝置......在油車港鎮的秀洲藍城現代漁業科技園内,一尾尾鲈魚正在覓食、嬉戲,不時躍出水面,濺起片片水花,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據了解,該項目圍繞“一魚一蝦”的種苗和養殖,分三期實施:一期為加州鲈魚的育苗、飼料鳜的馴化、循環水成魚養殖和觀光研學等;二期為羅氏沼蝦的繁育養殖;三期為水生館建設營運、水産品預制菜加工及農文旅研學等。該項目總投資約 1.2 億元。
浙江藍城種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徐婧介紹,“我們的建設周期預計從今年年底開始動工。建成長三角地區一流的羅氏沼蝦SPF數智育苗工廠,功能集聚标準化親本越冬培育、智慧化蝦苗生産銷售、生态化淨水處理等育繁推一體的良種擴繁基地。”
其中,數字擴繁區15.45畝、水源處理43.3畝、生态尾水區25.48畝;拟成時間為2025年8月,投産後年生産優質蝦苗5~8億尾,年創收逾2000萬,同時可輻射帶動周邊及其他共10000畝養殖戶,就業800人,年帶動産值2億。
高效的水循環實作“高密度養魚”。當天投産的另一個重頭戲藍城仁信水産項目占地面積54.47畝,投資約3000萬元。建立多功能溫室大棚14656平方米,孵化/标粗區2080平方米,全基因組育種區640平方米,商品魚生産區11936平方米;輔助管理用房2688平方米,尾水區4275平方米。
浙江藍城漁業科技有限公司執行總經理韋葡雄說,與傳統的養殖基地不同,高密度和高圍池内循環流水的養魚技術,采取了循環用水的生态養殖,使得魚蝦口感更為鮮美,産量也更高。“初步計算,一立方水,魚的産能大概是在50~5 0公斤,就是100斤左右,密度可以達到80 公斤。而鲈魚最高密度可以養到160斤每立方,也就是說,一個150立方米的魚池可以養殖75000尾。”
“魚躍龍門”激活鄉村發展“一池春水”。今年以來,油車港在藍城仁信水産項目等重點項目的帶動下,秀洲農業經濟開發區發展迅速,見證了三中糧油、果蔬科技示範園、浙種創芯農業等13個項目落地油車港,涵蓋糧油、漁業、果蔬等各個農業領域,充分展現了現代農業機械化、科技化、數字化的鮮明特征。未來,油車港也将繼續通過“政府引導+科研院所+村企共建”的模式,村鎮收益通過固定投資回報實作保值增值。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将及時進行處理。郵箱位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