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为什么经闵惠芬演奏的曲子就能留得下、传得开?

作者:文汇网
为什么经闵惠芬演奏的曲子就能留得下、传得开?

宜兴是江南的著名城市,是已故二胡演奏大师于慧芬的故乡。近日,伴随着一阵悠扬的钢琴声,始终随行晚会,第二届余惠芬青年二胡艺术展颁奖典礼暨获奖音乐会系列活动在江南宜兴名城落下帷幕。

去年在上海推出的首届易汇芬青年二胡艺术展,吸引了200多名参赛者。今年,展会活动受到长三角辐射全国的影响,共有700多名幼儿报名参加。民族民间音乐专家和获奖者齐聚宜兴,参加颁奖典礼、获奖音乐会、座谈会和二胡大师班,并参观了魏惠芬美术馆、魏惠芬老楼和魏惠芬文化公园,感受江南丝竹镇的优雅魅力,传承魏惠芬的艺术精神。

"她的音乐拉入灵魂,进入作曲家意想不到的广阔世界。

余惠芬纪念馆的建设始于2015年,七年来,宜兴万石镇不断以多种方式纪念和传承于慧芬先生的艺术。在这里,人们可以看到卫芬童年的照片,演出期间穿的表演服装,获奖的,写的信件,可以看到卫芬每一件重要作品的创作历史。除了修缮完旧居外,还建立了一座纪念馆,当地还特建了魏惠芬主题公园,并将这三颗珠子串成链条,打造了二胡艺术高地。

余慧芬出生在一个只有6户的小村庄,但这里经常有悠扬的江南丝竹、苏南吹、国沙滩芦苇、乡间小路走民丝竹乐队,五六岁的余慧芬曾经跟着丝竹乐队不知不觉走了十多里......她年轻时的灵感,以"五十年来弘扬民间音乐,不眯眼"的简朴初心写下了中华民族的音乐篇章,成为民族音乐的丰碑和精神灯塔,引领和推动当代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为子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永远的回忆。

为什么经闵惠芬演奏的曲子就能留得下、传得开?

图为青年时期的余慧芬

7月19日下午,来自长三角乃至全国的民间音乐艺术家和专家在易惠芬美术馆举办了主题研讨会,聚焦教育青少年和儿童对易惠芬二胡艺术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性,近20位专家畅所欲言。

音乐理论家、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刘红感叹,当他看到自己曾经生活的地方和他所取得的成就时,他无法复制大师的作品。師父是如何成為師父的?在她的艺术上从未停止过,她的艺术带给的精神力量是无限的,子孙后代或许能够达到她的技术标准,但艺术的高度却是无止境的,"我们不需要'余慧芬第二',年轻人应该受到大师的启发,传承大师的精神,成长为像于慧芬这样的艺术家。"

作曲家周成龙回忆说,于慧芬对艺术总是认真细致,"有一种奇怪的现象: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给别人的音乐,再播放或录制,但到了魏伟芬的手,音乐才能留下来,传播开来。他叹了口气,"她的音乐被拉进了灵魂,进入了一个作曲家没有预料到的广阔世界。"

江南名城演奏二胡经典作品,传承中国民族音乐

在第二届俞惠芬青年二胡艺术展奖音乐会上,奏响了不少二胡经典作品的旋律,这些作品的诞生见证了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同时,许多作品也体现了江南鲜明的文化特色。

片头曲是宜兴市青年活动中心二胡乐团带来的一首特别音乐。2013年,于慧芬得知家乡的孩子们要参加江苏省首届二胡儿童比赛,特意安排了老师王B的作品《收获》,专程从上海到宜兴辅导孩子们,为比赛做准备。于慧芬对艺术追求的执着,激发了乐团孩子们的成长。如今,这些孩子已经长大成人,并进入了最喜爱的学校,表演者来自上海音乐学院张金轩、陆海云儿、四川音乐学院、吕义轩、南京师范大学等,这首曲子也寓意着易慧芬青年儿二胡艺术展的丰收。

为什么经闵惠芬演奏的曲子就能留得下、传得开?

儿童B组金奖得主演奏于慧芬作曲的《记住江南》

《记住江南》由儿童B组金奖得主石润创作,由于慧芬作曲,是根据白居仪诗意创作的《易江南》,前身为"长弓运动",1970年代初,90年代更名为"易江南"。在音乐中,童年时江南的秀丽风光就在眼前:静谧的村庄、飞扬的水罐车、悠扬的江南丝竹、壮丽的田歌等情绪构成了这种音乐。

张敬然,于慧芬作品最佳表演奖得主,演奏了《随心所欲的洪湖主题》。这部作品创作于20世纪70年代末,是根据歌剧《洪湖红卫兵》演唱部分改编的《看到全世界勤劳的人民解放》改编而成的,曾经的舞台表演马上传遍了全国各地。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二胡人声的特征,而且在原声乐作品中也保留了许多表情符号特征,标志着二胡声腔艺术化实践的开始。

为什么经闵惠芬演奏的曲子就能留得下、传得开?

上海音乐学院钟义兴族学生彭晓轩演奏王建民《五二胡狂想曲——赞歌》

演出结束时,所有金牌得主和宜兴市二胡会学生走上舞台,集体演奏了二胡名曲《赛马》。画面生动地描绘了草原赛马温暖欢快的场面,散发出喜庆的气氛,也暗示着获奖选手就像一匹奔驰骏马,在通往幸福殿堂的道路上飞翔的艺术殿堂。

本次活动由中共宜兴市委宣传部、宜兴市万石镇人民政府、上海市音乐家协会、上海艺艺二胡工作室、宜兴市二胡会、宜兴市万石镇文化服务中心、苏州国家乐器厂协办,并得到了上海市音乐家协会全国管弦乐专业委员会、上海市二虎音乐家协会的大力支持。 专业委员会。

主办方合影

作者:蒋芳

编辑:王玉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