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战国奇谋记
编辑 | 战国奇谋记
听说点赞关注的人,更容易获得幸运女神的青睐哦!想要财运亨通,就从关注我开始吧!祝您财源滚滚,福运满满!
101岁,他是唯一健在的开国将帅:岁月无情,英雄迟暮,但他们的精神永存!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23年,两位百岁开国将军相继离世的消息,像一阵闷雷,敲击着人们的心扉,101岁的王扶之,成为了那段战火纷飞岁月留给我们的最后一位“活化石”,他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也目睹着如今的国泰民安,当我们回首望去,那些曾经为了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的将帅们,如今大多已悄然远去,只留下了一段段传奇故事和永不磨灭的精神丰碑
时间倒回到90多年前,1935年,陕北,一个年仅12岁的少年,毅然告别了家乡,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踏上了漫漫革命路,他,就是王扶之,为了加入红军,他谎报年龄,凭借着一米六的个头,成了队伍里年纪最小的“红小鬼”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个年代,物质匮乏,武器奇缺,像王扶之这样的新兵,能分到一把梭镖都算幸运,他亲眼目睹了战友们用生命换取胜利的残酷,也体会到了革命斗争的艰苦卓绝,艰苦的环境并没有磨灭他的意志,反而让他更加坚定了革命的信念
在一次与国民党军的战斗中,王扶之展现出了过人的军事才能,他率领部队从侧翼突袭,打得敌人措手不及,缴获了大量武器装备,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把步枪
图片来源于网络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从硝烟弥漫的战场一路走来,王扶之身经百战,屡立奇功,也见证了无数战友的牺牲,他所在的部队,是四野的主力部队,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重大战役,为新中国的解放立下了赫赫战功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王扶之所在的39军,作为第一批入朝作战部队,在异国他乡,与强大的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短短半年时间,39军就创造了第一个攻入汉城等多个“第一”,打出了志愿军的军威,毛主席在接见39军军长吴信泉时,更是赞赏有加
图片来源于网络
1952年,王扶之在一次战斗中,被美军的炮火掩埋,在被困38个小时后,他奇迹般地生还,这段经历,也被后来的纪录片所记载,成为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段传奇佳话
1955年,新中国首次授衔,王扶之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他晋升为少将,成为开国将帅中的一员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与王扶之一样,无数开国将帅都经历了战火的洗礼,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中,有像张力雄将军那样,18岁就参加革命,走过漫漫长征路,从一名普通士兵成长为共和国将军的传奇人物;也有像叶剑英、聂荣臻、徐向前、粟裕等元帅,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为新中国的国防建设和军队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976年,毛主席逝世后,正是由于叶剑英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坚定立场和果断行动,才粉碎了“四人帮”的阴谋,维护了党和国家的稳定,而聂荣臻元帅,作为最后一位去世的元帅,他始终坚定不移地支持邓小平同志的改革开放政策,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些开国将帅们,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却拥有着共同的理想信念: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奋斗终身,他们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英雄赞歌
如今,他们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们的精神,却像一座座巍峨的丰碑,永远矗立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他们的故事,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缅怀英雄的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和平年代来之不易,更需要我们倍加珍惜,正如王扶之将军在一次采访中所说:“现在的年轻人,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是的,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这一代人,虽然没有经历过战火硝烟的洗礼,但我们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我们要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的崇高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回望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让我们铭记英雄,传承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文仅用于传播正能量,不涉及任何低俗或违规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