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房间整齐干净吗?极简主义作家涩谷直人认为「房间确实能反映内心」!整理的同时能扫去忧郁心情,甚至跟减重有密切关系!
「房间是反映内心的镜子」是真的吗?
失恋的人蜷缩在棉被里的场景,或是长期宅在家,一蹶不振的场景,房间一定是乱七八糟。
有研究指出「住在凌乱的房间,有害心理健康,整理房间能有效改善忧郁症或是精神疾病」,而这个研究也建议请人帮忙打扫,或是在生病的时候,保持房间整洁。
换言之,脏乱的房间会让人变得忧郁,干净整洁的房间能让心情变得开朗。「房间是反映内心的镜子」这句话的确是真的。
话说回来,虽然我减少了生活用品,但在我失去爱犬、感染流行性感冒、失恋,或是其他走投无路的时候,房间也是乱七八糟的。
所以我为了维持心理健康,会刻意在「①难过的时候整理房间」「②减少东西,避免房间变得脏乱」「③降低打扫的难度,以便变得房间脏乱的时候,能够立刻恢复原状」。
「整理房间好像能减少东西,但实在没心情整理」「搬不动太重的东西」每当有人这么告诉我,我都会跟对方说「先从丢垃圾开始」。
或许有人会觉得「你是把我当笨蛋吗?」但我真的不是在开玩笑,因为很多人在丢东西之前,连垃圾都没丢。桌子上摆着吃完的洋芋片包装袋,地板到处都是东西,房间堆满了垃圾却视而不见。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之下,连绝对该丢的垃圾都丢不了,更遑论挑出不需要的物品。
和尚的一天从早上丢垃圾开始。先打扫寺庙周边,在整洁的状态下迎接全新的一天。我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也是先打扫,不过我觉得自己扫很麻烦,所以也只是启动扫地机器人而已,但光是这样就能让房间变得干净,一整天也从好心情开始。
为什么房间脏乱会让内心生病?答案是因为每件东西都有自己的信息。当我们看到东西散乱一地,会觉得很不耐烦与疲惫,也无法集中注意力。热门动画电影《妳的名字》的导演新海诚曾在广播节目提到「下雨的信息量很多」,我也非常认同这个说法。
一旦开始下雨,就会听到「沙沙」的下雨声,水漥会泛起阵阵涟漪,塑料雨伞的伞面会出现无数的雨滴,而这些都会成为周遭风景的一部分。如果被雨淋湿的话,会觉得袜子湿湿得很不舒服。相较于晴天,雨天的信息量更多,心情也更容易变得灰暗。
反之,如果心爱的家人或恋人待在身边,内心就是开朗的,也不会在意是否下雨。打扫房间或是被喜欢的东西围绕也是同样的道理。
除了整理与打扫房间之外,泡澡、活动身体这些促进血液循环的事情都能消除负面情绪,有条不紊的空间也能让心情变好。虽然在做这些事情之前会觉得很麻烦,但从来没有在做完之后觉得后悔。越是遇到挫折与难过的时候,越是应该逼自己做这些事。
此外,虽然这与心理健康无关,但其实减少东西也能帮助减重。「不会吧?东西的多寡居然跟体重有关?应该没关系吧?」希望大家不要有这种成见。
其实有研究指出「包包越重,意志力越容易摧毁,越容易乱买东西」。就算没有这些科学证据,各位应该对这句话有共鸣才对。自从我开始减少东西,哪怕是一枝笔或是一个OK绷,我都会认真思考「有没有必要花心思带这些东西出门」。
多带东西会浪费体力,也会乱买东西吃,再也没有比这更浪费的事情了。减少包包里面的冗物,脚步将变得更轻盈,运动量也会跟着增加。
除了包包之外,也要减少房间里面的东西。要想减重,就得长期「避开会让人变胖的食物」以及「吃太多」,但多数人的减重都以失败告终。这是为什么?
总括来说,胖子通常都待在「容易变胖的环境」。房间的所见之处都是零食。包包很重,外出变得更困难。待在黑心的职场。结果,便因为这些诱惑与压力而变得暴饮暴食。只要减少东西,体重就会跟着减少……这说法绝对不夸张,而且两者还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