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非遗“点燃”文旅“引爆点”
国庆假期,长汀开启了“人从众”模式,接下了“泼天富贵”。各大景区景点游人如织,文旅市场热力十足。就是两个字——滚烫!全国各地的游客来到汀州千年古城,感受深厚文化底蕴,触摸历史文化传承。体验非遗技艺、探寻非遗味道、观看非遗展演成为游客们的首选。
在红色小上海雕塑广场等候的游客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个水泄不通。“哇……”随着尖叫声频繁响起,打“铁花”表演开始。表演者有序地将熔融的铁水抛洒而出,滚烫的铁水在空中划过优美的弧线,四下飞散,仿佛绚烂的烟花雨。打铁花才结束,另一侧的“火壶”表演跟着登场,身着防护服的表演者手里火壶的木炭烧得通红,双手一抖、一敲,人与火仿佛融为一体,呈现出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般的惊艳场景,呈现出非遗技艺的特有魅力。“在抖音上刷到长汀这里的非遗火壶表演,太震撼了!我喜欢火壶表演最主要的原因是,在火里感受到了力量,特别神奇,也寓意我们的红红火火。”泉州游客张殿清高兴地说。
火除邪祟,百家安宁。火壶表演,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被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每一次火壶的翻转、每一次火花的挥洒,都凝聚着表演者对非遗文化的深厚情感与执着传承。
赏千年浪漫的落花秀演绎,穿越时光赴一场古风逍遥自在,沉浸汀州非遗与人文烟火的快乐时光中。“5,4,3,2,1!”伴随着阵阵欢呼声,一束束绚烂的焰火如同流星,升腾在水东街跨河上,绽放出欢乐图星,点亮了整个夜空。跨河百米千年非遗落花秀演绎,在这场创意烟花秀的现场,一条飞龙和一只金凤凰在龙潭公园旁西岸吊脚楼沿河广场起降,飞往水东桥济川门。这场龙凤与落花秀的完美结合,让八方游客大饱眼福。
火树银花,流光溢彩。来自湖南洪女士说:“长汀城人山人海,红旗招展,真是一座温暖小城、有温暖的佳肴、有温馨的服务、温情的笑脸…我们一家子慕名而来,就是为了能够欣赏到长汀各种非遗文化的展演,能遇到这么浪漫的场景,真是不虚此行。”
享乐国庆假期,体验非遗文化。在中国客家建筑营造技艺传习所(木工馆),游客络绎不绝。无锡游客王奇林说:“今天带我儿子来到这里,是开阔孩子眼界、启迪智慧、拓展思维,提高孩子的实践能力。感受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加深对传统文化、鲁班精神和工匠精神的感知和理解。”
人间烟火气 最抚凡人心。细品汀州城里浓浓的“烟火气”,长汀那可是“如雷贯耳”,名声在外。那灯光璀璨、如梦如幻的夜景,简直美得让人“窒息”。各个景区景点,真是人挤人、人挨人,连插个脚的地方都没有。游客们纷纷调侃:“这哪是来看景啊,简直就是来看人的!”尽管如此,游客们的热情还是“熊熊燃烧”,他们乐此不疲地穿梭在人群中,寻找着最佳的拍照角度,只为留下那张“朋友圈大片”。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一场场震撼人心流光溢彩的视觉盛宴,一场场非遗项目穿越古今的实景演绎。从古老到新潮,从传统到“顶流”。长汀的客家刻纸龙灯、汀州木版年画、汀州客家剪纸、客家木偶戏、九连环等非遗项目不断展示,不仅使游客“越游越新”,让古老时光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文创产品的形式焕发出全新的光彩,被越来越多游客所认知与喜爱。
长汀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正成为推动文旅发展的强劲力量。近年来,长汀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持续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工作思路,加大了对非遗资源的挖掘和阐发力度,努力找准非遗和旅游工作相结合的最大公约数与最佳连接点。全面将“非遗+旅游”深度融合,双向赋能。展现了文旅消费的新业态、新形式、新场景,为广大游客提供丰富多彩的假日休闲新选择、新体验。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并进,为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提供了新引擎、新动能。
(长汀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