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郑州遭遇罕见强降雨 专家称“海绵城市”并非“灵丹妙药”

作者:经济观察报
郑州遭遇罕见强降雨 专家称“海绵城市”并非“灵丹妙药”

经济观察网记者蔡跃坤7月20日,河南省郑州市遭遇极端降雨天气,全市发生严重洪涝灾害,交通中断,多起居民区停水,也引起人们对该市"海绵城市"建设的担忧。

什么是"海绵城市"?据郑州市政府官网介绍,"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实现自然积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建筑物、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收、储存和缓释。

据郑州日报2021年5月31日刊《郑州:呼吸》海绵城市发布综合生态效益称,"建成排水管网5162公里,可再生水利用率达50%......自2016年以来,我市已成为省内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近年来郑州在项目上贯彻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以点带面,带动城市,探索中原海绵城市建设新思路。统计数据显示,自海绵城市建设实施以来,全市共淘汰了125个易发洪点,淘汰率为77%。去年,再生水的利用率达到3.8亿吨,循环水的利用率为50%。"

除郑州外,记者注意到,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正式开启了"海绵城市"建设的前奏,此后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进程加快。2015年至2017年间,"海绵城市"扩建。财政部、住房建设部和水利部分别在2015年和2016年确定了两批30个海绵城市。

那么在大雨面前,"海绵之城"能发挥多大的功能和作用呢?

7月21日,中国城市发展中心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冯奎告诉记者,"海绵城市"的作用不容夸大,会给普通人造成心理麻痹。"海绵城市"并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灵丹妙药。

郑州投资500多亿建设城市"海绵"

2018年1月,郑州市城乡规划局发布《郑州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7-2030年)》,规划范围包括郑州市主城区,以及航空城、西部新城、白沙群和九龙群4个区域,总规划面积1945平方公里。规划期目前为2017-2020年,未来期为2020-2030年。规划的总体目标是把郑州建设成为具有吸水、储水、净水放水功能的海绵体,提高城市防洪排水能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缓解城市水资源压力。

规划建设包括:城市排水系统、城市区域主要规划漏水通道191条,其中使用明沟设置12条通道,利用道路设置排水通道179条;排水管网系统,主要城区保留雨水管网944公里,招标改造管网总长887公里,新建雨水管网2576公里。主要城区提高了改造15个泵站的招标,计划建造64个新的泵站。内涝点管理、建设56个易淹点蓄水池、建设雨水管道等。初步设置了18个雨水蓄水池,龙湖、龙子湖、天建湖等重要水体周边安装雨水口处理设施。加快马寨、南三环、白沙等污水处理厂配套集水管网建设,提高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建设扩建双桥污水处理厂、南曹污水处理厂、陈三桥污水处理厂、阜阳市第二污水处理厂、阜阳北路污水处理厂, 等。

根据上述规划,到2020年,规划区内建成区面积约为793.4平方公里,海绵城市建设标准区(示范区)面积约为187.6平方公里,占比23.6%。到2030年,规划区内建成面积约为1450.6平方公里,海绵城市建设面积约为1275.8平方公里,占比为88.5%。

此外,2018年5月31日,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郑州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办法通知》指出,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国家要求的20%以上达到国家要求的目标要求;

根据上述规划,到2020年,建设和社区海绵设施总投资57.5亿元,城市道路海绵设施总投资137.1亿元,城市绿地总投资139.9亿元,城市供水系统总投资138.1亿元, 总投资61.2亿元用于污水处理厂,1亿元用于监测和控制能力建设,近期(2017-2020年)海绵城市项目共建设534.8亿元。其中,近期海绵城在主城区建设项目的总投资额约为471.1亿元。

此外,2020年12月4日,郑州市城乡建设局发布《关于印发《郑州市海绵城市建设地图设计评审技术要点(2020年版)》的通知。本技术点由郑州市城乡建设局管理,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技术内容的解读。

记者发现,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前身为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1983年经省编委会批准,国家机构性质,隶属于河南省建设厅。2005年12月16日,企业改制经省政府批准,企业性质为股份制企业,法定代表人杨德民,注册资金1.2亿元。2016年,公司通过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

"海绵"城市功能不是10,000

面对大雨,"海绵"城市设计能起多大的作用?

关于郑州海绵城最大承载能力与降雨相关的问题,7月21日记者多次致电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公布联系方式,截至撰写本文时,尚未对接。

此外,记者还致电郑州市城乡建设局勘察设计办公室公布了联系方式,今天下午记者进行了联系,但电话工作人员表示"接听不方便"。"

记者在西安接受采访时,一家做给排水的市政规划设计院相关人士表示,"海绵城市"俗称:城市比作"海绵",下雨时可以起到储水、吸水、渗透等功能,以减轻城市排水管道的压力。当没有下雨时,您可以重复使用以前储存的水。

该人士说,海绵城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减少该市雨水管道排干的压力。目前,城市排水管道的容量有限,因为现在在城市化过程中,有绿地等可以让水渗落,但目前,道路和其他空地已经硬化。另一方面,城市排水管道跟不上,做"海绵城市"设计也是为了减少管道排水而设计的。

该人士还告诉记者,"海绵城市"的设计一般是通过人工湿地、绿色植被、花板、树塘等,可以节水,但实际上容量相对有限。郑州这一千年的暴雨难,排水管肯定解决不了像郑州大雨一样的特殊问题,"海绵城"的设计不是1万,发挥的功能有限。

7月21日,中国城市发展中心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冯奎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海绵城市"的设计主要针对中小雨和一定量地表水的渗透循环。但这场像郑州这样的罕见暴雨显然超出了"海绵城市"进行水处理的范围,很难发挥其作用。

"但这并不是说'海绵城'的设计不重要,而是我们不能夸大像'海绵城'这样的海绵城市在城市建设中的建设,事实上我们应该有一套有效的系统性应对大雨的实践,比如从预警到人口、财产转移等。如果我们简单地夸大"海绵城市"的作用,会给老百姓造成心理麻痹,这也是一个问题。冯先生对记者说。

此外,对于郑州的大雨带来的教训,冯阙认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会有很多系统性风险,有些风险是极端风险,要特别注意。多年来,城市的建设,包括"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等,都成了这颗"灵丹妙药",无限夸张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但城市安全意识应牢牢扎根于对城市的科学认识,对于一些极端的自然灾害事件,未来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