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莲素有“水果之王”的美誉,在东南亚等国家地区受到了消费者的热爱。
但榴莲的特殊味道以及较贵的价格往往让消费者们在购买时十分犹豫。
榴莲果肉鲜美、营养丰富,但精挑细选却是一项技术活。
今天我们就为大家带来了挑选榴莲的五个实用好技巧,只需记住五句顺口溜,让你轻松挑到好榴莲,无需再担心花了冤枉钱买到不好的榴莲了。
“尖刺软烂 乍一看很烂”
榴莲的外表有很多尖刺,这些尖刺可以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动物或昆虫的侵害。
同时也可以保持果实内部的湿气,防止果肉过快变干。
但榴莲成熟的时候,它的尖刺会变得软烂,如果尖刺仍然坚硬尖锐,不易弯曲的话,那么这个时候基本上榴莲果实是没有熟成的。
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成熟的果实尖刺一般会比不成熟的果实更加柔软,同时还有一定弯曲度。
但切忌用手去触碰尖刺,这样会很容易受伤。
另外就是不建议用力按压榴莲外壳来测试是否成熟,这样不仅容易受伤,而且还容易因为用力过猛导致榴莲外壳破裂,影响果肉。
通过观察尖刺的状态来判断榴莲是否成熟,既安全又准确。
除了观察榴莲尖刺的状态外,我们还可以观察榴莲表面的颜色。
通常情况下,成熟的榴莲外表颜色会比生榴莲更加鲜艳,可能呈现为鲜黄色或橙色,而未成熟的榴莲则色泽较为苍白或淡绿色。
此外,随着榴莲成熟,表面可能会出现裂缝或细小的纹路,这也是成熟的标志之一。
第二句“皮薄膏肥”
挑选榴莲时,体态丰盈的榴莲往往是更好的选择。
因为这意味着榴莲内部果肉状态往往更好。
相反,那些体态瘦弱、凹陷的榴莲可能是果肉少或者干瘪了,这样的榴莲往往口感不好。
此外,还可以通过观察榴莲底部的开口判断其成熟程度。
成熟的榴莲底部通常会有一条微微鼓起的线条,这是因为果肉在成熟过程中产生了气体,导致底部膨胀。
而未成熟或过熟的榴莲底部线条则较为平坦,没有任何鼓起的迹象,因此只能作为参考依据之一。
在挑选过程中,可以轻轻敲打榴莲表面,根据声音来判断其内外空间大小来判断其是否成熟。
如果声音清脆,那么说明果肉饱满;如果声音沉闷,那么说明果肉较少甚至已经坏掉了。
但是请注意,只要在购买后不久内食用,不必担心榴莲果肉会变质。
第三句“美丑无所谓”
挑选榴莲时,我们常听说“外表丑陋,内心美丽”,这句话其实颇有道理。
许多情况下,“丑”果实往往更加美味。
原因在于,果实的外观好不好看,其实和它是否长在一个品种上有关,因为不同品种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基因组,所以导致它们产生了一些突变,比如使得果壳更加粗糙或者发生色素沉积等。
这些突变不会影响其内部果肉质量和味道,而这些突变还可能影响到这些品种后续在市场上的流通量,所以,这类果实在市场上是比较少见的。
因此,这些丑陋的品种往往更显珍贵,所以,消费者可以大胆尝试。
这类果实包括东革阿里等;而一些看起来很完美的果实,比如去皮后包裹着透明塑料袋的“猫山王”,其实是澳洲种植者为了让消费者不会因为看不见和闻不到味道而拒绝购买,从而采取的一种包装措施。
这样一来,不仅掩盖了气味,并且也遮挡了外观,因此,这些“完美无瑕”的品种往往是普通种,而内部果实质量一般。
第四句“粗手柄”
选择手柄粗大的榴莲,是一个非常好的技巧。
因为一般情况下,手柄粗大的榴莲,其外皮较薄,而手柄细小的通常外皮较厚。
外皮薄意味着里面的膏肥多,也就是果肉饱满,而外皮厚则意味着果肉相对较少,所以我们可以选择手柄粗大的榴莲。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不要选择那些手柄斷裂倒下来的榴莲,因为这样说明那些榴莲已经过熟或者快要坏掉了,食用后口感不好,甚至会直接影响健康。
所以,在挑选时一定要多加留意哦!
第五句“开口裂嘴”
最后一点就是尽量避免选择开口裂嘴的榴莲。
因为开口裂嘴意味着它可能已经过熟甚至开始变质,这样就容易滋生细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在挑选时一定要注意,不要选择那些开口裂嘴的榴莲,以确保食用安全。
消费者在购买榴莲时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种类、大小、口感等因素,以便能吃到最适合自己口味的榴莲,同时也能提高食用体验。
如果掌握了上述技巧,就能够轻松挑选出优质的榴莲,让你的购买体验更加完美,无论是自己享用还是送礼,都能让人感受到你的用心和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