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节将至,为您介绍有趣的民俗和传说
■清 陈枚 《月曼清游图》之琼台赏月
■今年中秋爆火的山西空壳月饼。
白露已过,秋意渐浓,中秋已近在眼前。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中秋佳节历史悠久,不仅有丰富多彩的民间习俗和传说,更有许多精美的文物留存于世。古人过中秋除了吃月饼,还有哪些有趣的活动?中秋小知识你都知道几个?
综合光明网 上观新闻
有多少别称?
“追月节”“玩月节”等至少10个
中秋节的命名来源于中国的农历,农历中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
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为它的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为“八月节”“八月半”;又因圆月是“女主角”,所以又叫做“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团圆节”等。
起源知多少?
有一种说法和考试有关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一种和月亮有关,另一种和考试有关。
一种说法是,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对月亮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等习俗。中秋之夜,明月当空,清辉洒满大地,人们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
中秋节成为一年之中的重大节日,又与科举考试有着极其微妙的关系。三年一次的秋闱大比,恰好安排在八月举行,人们便将应试高中者,誉为月中折桂之人。每到中秋,进行隆重庆贺,成为全社会人民的重要风俗,经朝历代,盛行不衰。
月饼的由来?
传说是杨贵妃起的名
按民间传说,中秋月饼是杨贵妃起的名,原先的月饼叫做胡饼,传说唐玄宗和杨贵妃赏月时,杨贵妃觉得胡饼好吃但不好听,不如就叫月饼吧,于是胡饼正式改名成为月饼。
据史料记载,杨玉环十分喜欢桂花的香气。在一次中秋佳节,唐明皇为了取悦杨玉环,特地为她准备了一束鲜切的桂花。而杨玉环为了感谢皇上,亲手为唐明皇制作了月饼,并在上面雕刻了“永结同心”的字样,作为回赠。
古人如何祭月?
设香案安“月神”牌位
古代民间祭月仪式相对简单。
一般来说,人们于中秋之夜在庭院设香案,上安“月神”牌位,并以时令瓜果和糕点为供品,如西瓜、苹果、石榴、葡萄、菱角等,月饼则是必不可少的。
祭月场所布置完毕,主祭随后就位,依据“赞诗”“上香”“奠酒”等顺序祭月。祭毕,全家老少团座一起,叙话家常,饮筵赏月。
随着时代的发展,祭月的娱乐性大大增强,在宋代已有表现。如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即载:“中秋节前……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十分热闹。
为何要饮桂花酒?
祈求延年益寿之意
宋朝中秋之夜必放水灯,夜市通宵营业,百姓们也玩通宵,相传当天越晚睡越长寿。宋朝时,月饼可以少但桂花酒可不能少。
中秋节饮桂花酒的习俗究竟起源于何时何地,目前尚无定论,但从现存古诗文大可推之于唐或之前,如颜真卿写道:“桂酒牵诗兴,兰釭照客情”,而“吴刚伐桂”神话也常用来解释桂花酒的来历。
桂花本身也是一味中药,俗谓桂花乃百药之长,浸有桂花之酒有开胃醒神、健脾补虚之功效,因言“饮之寿千岁”。在中秋节这一团圆日饮桂花酒,不仅具有强身健体之实效,还有向月神祈求延年益寿之意蕴。
古籍记述了桂花酒的酿造方法。一种是“桂花泡酒”,即将新鲜桂花浸泡于白酒之中;一种是“桂花酿酒”,即将所采桂花同蒸好的糯米一起搅拌酒曲等原料,装缸发酵。
有哪些花样玩法?
清朝女子偷葱偷菜
在清朝,未出嫁的女子过中秋佳节,会有结伴偷葱偷菜的风俗。俗话有:偷个葱,嫁个好老公;偷个菜,找个好女婿。而已婚女子则会偷瓜求子。
相关新闻
山西空壳月饼 今年中秋最火
今年中秋节哪款月饼最火,你肯定没想到,因《黑神话·悟空》游戏走红的山西空壳月饼成为今年中秋的一匹黑马。
《黑神话·悟空》游戏意外带火山西非遗产品——空壳月饼,空壳月饼具有金黄色外表,咬一口酥脆无比,然而内部无馅料,竟然为中空。更出乎意料的是,消费者可以根据不同口味,自行填充豆沙、莲蓉、五仁等馅料。这一别致玩法,在追求个性化和定制化的时代,更符合消费者的需求。据京东超市数据显示,近期山西空壳月饼热销全国,销量比去年同期提升5倍。
空壳月饼又叫空心月饼,是山西美食文化中的一种特色月饼,山西清徐的空心粗月饼制作技艺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月饼的制作工艺讲究,烤制后的月饼皮非常薄,口感香、甜、酥、脆,且因为水分较少,可以存放的时间较长。
“空壳月饼”为什么是空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乡宁空壳月饼制作技艺”乡宁县县级代表性传承人张瑞琴说:“空壳月饼的馅儿大多是红糖、芝麻、核桃、蜂蜜、果酱调和而成。月饼需要在传统的土炉上进行两次烤制。第一次烤制,将脱模成形的月饼烤硬定型。此时,月饼的图案更加明显生动,并散发出“空壳月饼”独特的香味。接着,需要将烤硬定型的月饼放入炉腔内再进行烤制。炉腔内温度高,会使馅料中的糖得到充分的挥发。糖分挥发时产生的气体,会像吹气球一样将整个月饼鼓起来,从而达到松软酥脆的效果。这也就是“空壳月饼”之所以空心的奥秘。
(据山西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