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战“疫”路上,他两次逆行

作者:人民网

横幅广告网络

"孩子没有烧伤,前方的压力一定很大,我申请随时回去";

"前面很多人都熟悉,听你安排。

2020年1月24日晚,农历新年除夕当晚,中央指导组组长、国家卫生健康委医务管理、医管主任张宗举的手机上出现了两条关于战争的消息。

直奔前线升级"抗""治"

2020年1月12日,马旭东作为国家卫生官员赴武汉开展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当时尚处于疫情发展初期,武汉医疗机构发烧门诊设置和管理不规范,发热门诊人数迅速增加,疾病特征和有效医疗手段不明确......一系列问题给今后的工作组带来了巨大压力。因此,虽然不清楚病毒是否是人与人之间的,但马旭东也不敢放慢脚步,他知道,在传染病防控和患者治疗中,时间就是生命,每一分钟的拖延,都会增加患者的生命安全风险。

要发现和解决问题,你必须去前线。13日上午抵达武汉后,马旭东决定将重心向下转移,深入一线脚踏实地开展工作。当天,他陪同专家到同济医院、协和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武汉市第五医院、第六医院、普连医院等发烧患者较多的医院开展调研。"今天有多少发烧诊所的病人?"接受发烧患者的程序是什么?医院里有多少病人?医院里有感染病房吗?如何设置三个区域和两个通道?"这个病人是什么时候来医院去华南海鲜市场的?"您的家人发烧或咳嗽吗?"......每次去医院,他都会去发烧诊所,隔离病房与医务人员和患者沟通。

通过连续几天的研究,在前锋组领导的统一部署下,马旭东建立了武汉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患者每日报告机制,每天密切监测不同地区发热门诊人数。在监测中,一种情况引起了他的关注: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武汉市60多家医疗机构每天的发烧诊所数量从1600多人直接增加到近5000人。按照这一发展趋势,下一个发烧诊所可能患者激增,防控升级迫在眉睫!马旭东在决定时,及时指导各省市及相关医疗机构加强发热门诊改造,预留资源和预留空间,应对可能出现的情况。

随着疫情的发展,医疗机构接受治疗的能力逐渐难以满足患者的需求,马旭东积极协调和实地参与"7 7"定点医院设置和改造工作,为及时入院患者提供了保障。同时,针对前期不明原因肺炎患者人数众多,马旭东积极协调湖北省和武汉市发热患者核酸检测诊断工作,建立了核酸检测呈阳性的患者每日报告和监测机制,密切分析传染病暴露史, 确诊患者的人群特征、区域分布和发病时间,及时发现武汉以外地区疾病的流行情况,如孝顺,为整体防控政策制定提供及时可靠的数据支持。

随着发热患者数量的不断增加,检测能力也成为肺炎诊断的瓶颈,他积极配合核酸检测试剂盒分散医疗机构等工作的协调,大大提高了武汉市的检测能力,为大量患者早诊断、早治疗争取时间。

命令休息,坐下并站起来

"马旭东,你去调查王教授核酸检测呈阳性,确认了,你应该没事吧?"

"徐东,两个儿子和你父亲都发烧了。最小的儿子39度多,之前怕你担心不告诉你,已经3天了!

经过几天的持续挣扎,马旭东接到了同事和母亲的电话留言,而这一次,他刚刚去看望了陪同调查的武汉市另一位确诊的医院院长。面对身边的同事纷纷摔倒,儿子发高烧3天,然后看着新开的定点医院和核酸检测工作面临困难,他挂断了电话继续抗击疫情。

1月22日,被汉口医院、红十字医院、武汉市第七医院确定为定点医院,第一天就开始治疗新冠肺炎患者,马旭东率领到三家医院调研,看着门诊大厅里挤满了工作人员,在一片前不停地向他吐露自己80岁母亲的病情家属, 马旭东泪流满面。

当天,马旭东出现咳嗽、腹泻等症状,检查体温37.1°C,核酸检测阴性。张宗举书记知道后,专程打电话表示关心和慰问,安排他回家休息。1月23日,马旭东返回北京,赶回所在单位,回国参加特别工作会议,为有关专家参与世卫组织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研究提供前瞻信息和建议。在家自我隔离,看着新闻,武汉患者和家属的目光出现了,他坐不住,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第二天是春节前夕的晚上,再次向领导让他回到前线继续战斗请求。

重返战场推进尸检

这位领导人给了他额外的几天休息时间,但他每天渴望重返战场,这表明了领导人与这一流行病作斗争的决心。第一个月的第六天,他终于踏上了一列空荡荡的火车,回到了武汉。

开设专项重病专项医院,通宵运送重病患者,积极收集信息分析评价,建立医疗质量控制机制,推进尸检和病理研究......回到武汉,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忙,连续几周平均每天睡不到四个小时,熬夜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最近,他负责协调新冠肺炎的尸体检查和病理学研究的推广,甚至更忙。

尸体检查和病理学研究是找出病毒发病机制和死亡机制的关键环节,武汉作为疫情最严重的地区,在尸检和病理学研究方面面临巨大困难。

为了早日明确新冠肺炎的发病机制和死亡机制,尽最大努力挽救人民群众的生命,他夜以继日地工作:组织专场会议,传达国家文献精神,组建病理专家团队,确定验尸地点,部署验尸保护物资, 鼓励动员遗体捐赠...截至2月26日,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组织专家组成功进行了12例全身尸检、7例微创尸检,成功召开了第四次尸检工作专家交流会,形成了《新冠肺炎病理专家共识》初步意见稿。

2月27日凌晨1点30分.m,马旭东的房间依然亮着,他正在完成病理师团队连夜提交的《新冠肺炎病理专家共识》初稿,并撰写了《新冠肺炎尸检和病理研究报告》,连同专家共识, 在领导层审查后的第二天中午被送到中央领导层会议桌。其病理研究的内容最终被下一期诊疗方案吸收,指导全国新冠肺炎患者的就医。

至于自己在抗击疫情中做了些什么,马旭东说:"作为共产党员,我们必须真正做好自己的工作,特别是当国家遇到困难,人民面临生命危险时,就做好了!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党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