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为什么初中常见不用功的学霸,却少见用功的学渣?

高中之前的教育最主要目标,基础知识普及,以及在此基础上,分流部分明显学习能力不足孩子,中考五五分流不是职高技校需要生源,不是高中规模不足,而是至少五成的孩子,确实不能适应高中阶段的教学,假设真的所有孩子都很聪慧,完全可以中考不分流。

初中阶段的难度,如果以进入前50%为目标,能够继续普高阶段的学习,比较聪明的孩子很容易,即使不聪明难度也不大,这个阶段被分流的孩子,大多是既不努力也不聪慧,部分孩子的行为认知也存在差距,而这样的孩子恰恰是大多数。

为什么初中常见不用功的学霸,却少见用功的学渣?

这就使得初中学霸分为两类,一类是凭借思维能力即可,初中的难度设置,远远达不到他们的思维压力区,不用功的学霸极其常见,并不是你不补课上不了重点高中,别人也一样,因此会表现为不用功,高中这样的情况仍然存在,只是数量大为减少。

很多家长对于自己孩子自带滤镜,不愿意承认别人家孩子更聪明,因此也不愿意承认确实有一部分学霸,并不依靠补课,而宁可相信他们偷偷努力,或者学习到一些特定学习方法,他们所认知的学霸补课有两类,一类是课内教学进度太慢,需要拓展,第二类则是依靠培训加成的伪学霸。

为什么初中常见不用功的学霸,却少见用功的学渣?

第一类的学生进入高中后,往往不需要拓展,不是他们能力不足,而是高中的教学模式更注重选拔拓展,不会再存在关注中下等水平接受度上,二是高中更讲究自主思维能力,课外拓展不如自己思考,三是时间上的限制,四是高中阶段培训班没有能教他们老师。

第二类的学生,只有思维能力不太差,在初中用功,一般不会太差,但这种缺乏思维能力的努力,在进入更难的高中赛道,就会显得力不从心,即使如此,他们也要胜过初中就放弃的孩子。

为什么初中常见不用功的学霸,却少见用功的学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