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存量时代,电动自行车谁能“跑得快”?

近日,电动自行车上市企业半年报陆续出炉。

数据显示,企业业绩分化明显。传统厂商队列中,雅迪控股、新日股份业绩明显下滑;新势力品牌中,九号公司业绩同比增长高达167.82%。

在行业监管趋严、市场饱和的存量竞争下, 在“新国标”推动的换车潮行将结束之际,头部厂商如何讲出新故事?

存量时代,电动自行车谁能“跑得快”?

视觉中国供图

企业业绩分化明显

8月23日,雅迪控股发布2024年半年报,上半年营收144.14亿元,同比减少15.4%;归属净利润10.34亿元,同比减少12.9%。这是近五年来,雅迪控股半年度业绩首次出现同比下滑。据悉,上半年雅迪控股电动踏板车和电动自行车的总销量比去年少了近200万辆,去年上半年总共卖出821万辆,今年上半年仅卖出约638万辆。

雅迪方面称,业绩下滑主要是因为宏观经济存在不确定性及市场需求短暂转弱,以及分销商的去库存周期,导致电动两轮车的销量下降。

除了雅迪,爱玛、九号和小牛等企业也发布了半年报。对比发现,几家头部企业业绩分化明显。

爱玛半年报显示,爱玛上半年实现营收105.91亿元,同比增长3.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51亿元,同比增长6.24%。虽然营收和净利润维持了增长势头,但是增幅与去年同期相比,已明显放缓,其中一季度营收已经出现了下滑。

小牛则深陷增收不增利“泥潭”。财报显示,第二季度,小牛电动实现营收约9.41亿元,同比增长13.5%;净亏损2490万元,较上年同期190万元的净亏损额扩大了10余倍。

电动自行车领域的后来者九号公司,则在上半年交出不错的增长成绩。上半年,其营收同比增加52.2%至66.6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67.82%至5.96亿元。财报数据显示,上半年,九号公司共卖出120万辆电动两轮车,中国区电动两轮车专卖门店超6200家,覆盖1100 余个县市。

新“挤入”电动自行车赛道的春风动力表现不俗。8月15日,春风动力发布财报,上半年累计销售极核电动车2.04万辆,实现销售收入1.16亿元。

存量时代,电动自行车谁能“跑得快”?

视觉中国供图

存量时代行业竞争升级

“展望未来,电动自行车行业有望保持高景气度。”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表示。数据显示,大陆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达4.2亿辆。据研究机构分析,预计2023年至2028年,大陆电动自行车市场规模将由172亿美元增长至242亿美元。

不过,2023年以来,新国标替换潮进入尾声,国内电动自行车市场销量回归到常态替换、少量新增的状态。艾瑞咨询报告显示,2023年国内电动自行车市场销量同比增长放缓至9.8%,预计2024年销量将进一步缩量至9.1%的降幅。

同时,今年电动自行车行业监管趋严。5月以来,工信部陆续发布《电动自行车行业规范条件》《电动自行车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锂电新规),对电动自行车企业工艺装备和产品质量提出较高可量化标准,如检测设备原值不低于100万元、企业每年自主开发车型不少于10款、研发费用率不低于2%等。

据悉,符合行业规范条件的首批企业白名单首轮入选的只有雅迪、爱玛、台铃、绿源四个品牌,后续在新国标产品审核、以旧换新补贴等政策上或能享有优待。

业内人士认为,今年陆续出台系列新规提高了电动自行车厂商的售前成本,拔高了行业准入门槛,将会加速中小厂淘汰的概率,头部企业在市场优胜劣汰中能够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这意味着,市场竞争在龙头企业中或将更加激烈。

“行业进入微利时代,一线品牌应该在技术研发上下功夫,创造新质生产力,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大陆电动车自行市场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消费者的需求变得多元且“高级”,与之对应的供给端,品牌之间的竞争也从之前单纯的“卷价格”,过渡到“产品力”之间的高维度竞争。

头部厂商如何讲出新故事

在“新国标”推动的换车潮行将结束之际,电动自行车的头部企业们,显然需要寻找新的叙事角度。

电动自行车的智能化愈发受到消费者的关注,并逐渐成为推动替换市场增长的重要因素。

8月22日,九号公司一次性发布了3个系列的多款两轮电动车新品,分别是K系列(魔术师)、机械师MMAX2以及E系列。据介绍,这些新品均主打高配置、高性能以及智能化。九号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行业目前正处于传统功能机向智能化转变的阶段,这波智能化替换升级需求才刚开始,或将成为未来行业发展的新增量。

不止九号公司一家,目前整个电动自行车行业都在布局智能化、高端化产品。艾瑞咨询此前也在报告中提到,2023年度,电动两轮车主要品牌的智能化平均水平,较2022年度提升了约25.7%。

同时,小牛、九号等企业也在关注“她经济”赛道,希望能吸引到更多女性用户。去年,九号电动就发布了更贴合女性用户的九号电动小Q产品。为满足女性需求,小牛电动今年先后上市了改款U、Ms、B200,以及全新小O系列等产品。

一些企业则将目光转向了“出海”。各大头部厂商在国际市场发力明显,在越南、印尼等地区,雅迪控股、爱玛科技设工厂、建产研基地、开旗舰店、揽战略合作等出海战略频出。

据悉,雅迪控股在上半年的业绩报告中表示,将“拓展海外市场,向全球推广‘雅迪’品牌。”不过,雅迪控股的这一目标仍处于初期阶段。根据业绩报告披露,公司超过90%的综合收入和经营利润均来自国内。

爱玛科技则在半年报中表示,在国际渠道方面,公司重点推进在东南亚市场的代理商拓展和后市场服务本地化落地工作。报告期内,国际业务收入为1.2亿元,同比提升40.69%。

张丽娅 整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