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武次位面】作者:天狼
近年来,关于中国第五代隐形战斗机歼-20的讨论在西方媒体中时常引发争议。特别是一些西方军事专家对于歼-20的性能评价,既有过度夸大的“威胁论”,也有试图贬低其实际能力的声音。近期,据《航空极客俱乐部》(The Aviation Geek Club)网站报道,美国前海军陆战队专家埃里克·威克伦德(Eric Viklund)在Quora上发表了一篇关于歼-20与第四代战斗机对抗的文章,再次引发了广泛关注。
▲文章标题“为什么四代机也可以打败歼-20”
他声称,日本的F-15J战斗机可以轻松击落中国的歼-20,理由是F-15J在雷达探测能力和电子战系统上占优。这一论点引发了广泛质疑,特别是在对比两国军事技术发展背景后,威克伦德的分析显得更加站不住脚。
首先,歼-20是一款第五代隐形战斗机,而F-15J则是一款不具备隐形能力的第四代战斗机。无论从技术层面还是战斗机代际上,两者的差距都显而易见。第五代战斗机的核心特征之一便是其隐形能力,能够在战场上显著降低被敌方雷达探测到的几率。这也是歼-20的设计初衷,尽量减少雷达反射截面积(RCS),以在战斗中先发制人。而F-15J则属于较为传统的非隐身战斗机,尽管装备了先进的雷达,但在与隐形战机对抗时,必然面临“看不见敌人”的巨大劣势。
▲日本航空自卫队F-15J战斗机
威克伦德认为,F-15J凭借其先进雷达能够在更远的距离上发现并锁定歼-20,从而在战斗中占据优势。这一观点忽视了现代空战的本质,即隐形能力在战斗中至关重要。尽管F-15J可能拥有较强的雷达探测能力,但在面对隐形战机时,其雷达探测距离和准确性都会受到极大限制。歼-20的低雷达反射特性使得其可以在更近的距离上不被发现,从而先发制人地发射导弹,威克伦德的论断显然低估了隐形战机在现代空战中的优势。
威克伦德在文章中声称,歼-20的雷达和电子战设备由于中国电子技术水平较低,因此在与西方战机的对抗中不占优势。这一说法不仅过于简单化,还显得缺乏对中国近年来科技进步的认识。特别是雷达技术的发展,中国已经在氮化镓(GaN)材料的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作为新一代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核心技术,氮化镓T/R组件的使用大大提升了雷达的探测范围和精度。
▲歼-20可是实打实的五代机
目前,歼-20的雷达技术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其探测能力甚至超过了许多第四代战斗机。相较之下,日本的F-15J虽然计划换装最新的APG-82(V)1雷达,但这种雷达对隐形目标的探测能力仍然有限。威克伦德所忽略的一个重要事实是,雷达探测距离并非唯一决定空战胜负的因素,隐形战机的低截获概率(LPI)雷达和数据链技术使得歼-20可以在不暴露自己的情况下先发制人,从而在实战中占据更大优势。
威克伦德承认,要有效对抗歼-20这样的隐形战机,往往需要其他平台的配合。然而,他忽视了一个关键点:与F-15J相比,歼-20在协同作战方面表现更为出色。歼-20与中国的空警-500预警机的配合作战能力得到了美国空军高层的认可。前美国太平洋空军司令威尔斯巴赫(Kenneth Wilsbach)曾公开表示,中国空军的空中指挥控制能力,特别是空警-500,在某些作战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意味着,歼-20在实战中可以通过数据链与其他平台共享目标信息,从而提高其作战效能。
相比之下,F-15J在这方面则显得较为逊色。虽然日本计划将其F-15J升级为“JMSDF超级改型”,以增强其网络化作战能力,但在隐形战机面前,这些升级显然不足以弥补代际差距。歼-20的协同作战能力使得它不仅可以单兵作战,还能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中与其他作战平台形成合力,进一步增强战斗效能。
▲F-22隐形战斗机
威克伦德还声称,歼-20的尾部相较F-22战斗机隐身效果较差,容易被F-15J等第四代战机的雷达锁定。然而,这一论点忽略了隐形战机设计中的复杂性。隐形战机的尾部确实是雷达反射截面积较大的部分,但这并不意味着歼-20在实际战斗中会因此处于劣势。现代空战的关键在于谁能先发现并攻击敌人,而不是简单地比拼尾部的雷达反射面积。
此外,威克伦德的分析也未能考虑到歼-20在尾部设计上的特殊处理措施。歼-20的设计不仅仅考虑到了隐身性能,还在飞行性能和武器挂载能力之间取得了平衡。相比之下,F-15J虽然在一些改进型号上增加了隐身涂层和其他隐身措施,但仍无法与第五代隐形战斗机的整体设计理念相提并论。
从威克伦德的文章中不难看出,他对于中国军事技术的发展存在较深的偏见。这种偏见不仅体现在对歼-20的低估上,也反映出西方一些媒体和专家对于中国崛起的不安与恐惧。这种偏见和误导性分析不仅无助于西方公众了解真实的中美军事平衡,还可能导致战略误判。
▲歼-20的大量装备,就是最好的证明
实际上,正是由于这些偏见,西方的军事分析常常带有片面性,忽视了中国近年来在军事技术和装备方面的飞速进步。中国在许多领域,特别是电子技术和雷达技术方面,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威克伦德的分析并未能真实反映出中美之间在军事技术上的差距,反而让人看到了西方某些专家对中国的刻板印象。
在全球战略格局日益复杂的今天,准确、客观地评价对手的军事能力对于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至关重要。威克伦德关于歼-20的分析显然缺乏对事实的全面理解,其观点更像是为了迎合某些西方受众的固有观念,而非基于严谨的军事科学。然而,随着中国军事技术的不断进步,像F-15J这样的第四代战斗机在面对歼-20时的劣势将越来越明显。这种情况下,盲目贬低对手的能力不仅无助于西方国家制定有效的防御策略,反而可能让他们在战略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