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半城逸事 | 一块木头的传奇,成就北门“梦工厂”

半城逸事 | 一块木头的传奇,成就北门“梦工厂”

曾几何时,成都是不折不扣的“天府水乡”,河网密布,湖泊星罗棋布。

《蜀都赋》里说:“夫蜀都者,带二江之双流,夹江傍山,栋宇相望,物阜民丰”,杜甫曾写到“门泊东吴万里船”,李白也留下了诗句“浪锦清江万里流,云帆龙舸下扬州”。

半城逸事 | 一块木头的传奇,成就北门“梦工厂”

▲曾经的御河 图源:成都水务

根据清朝傅崇矩在《成都通览》中的记载:“四川虽属山国,而成都实属泽国。”可见成都作为水乡的历史,消失并不长远。

在源远流长的“水城”历史中,“府河漂木”这段原始又传奇的影像,依然留存在老成都人的记忆里,因水而生、因木而兴的故事流转千年不息。

01

“府河漂木”的历史

府河流水哗啦啦,伙子河中放木筏。

饥饱冷暖咋个样?幺妹儿就是放不下。

日子苦点莫来头,巴望平安快回家。

这是一首在金牛区流传已久的民谣,朴实的语言,亲切的乡音,不仅唱出了醇厚的世风民俗,也道出了“府河漂木”的典故——

府河是岷江流经成都市区的主要河流,人们将岷江山区采伐的原木,锯成十多米长的木段,以竹纤绳捆扎成木排,一二十根木段为一木排,俗称木耙,放入河中,凭借水流运输,人称“漂木”。

半城逸事 | 一块木头的传奇,成就北门“梦工厂”

▲漂木 图源:微成都

“漂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朝李冰治水时期,《华阳国志·蜀志》中记载:“冰乃壅江作堋,穿郫江、检江……岷山多梓柏、大竹,颓随水流,坐致材木,功省用饶”,清楚地说明了李冰在修建都江堰时所用的木材都是通过岷江水运而来的。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道:“蜀山兀,阿房出”,充分说明秦始皇修建阿房宫时,就在蜀地采伐木材了。明成祖朱棣在北京修建宫殿时,也在蜀地采伐楠木和云杉。

而这些木材从何而来?自然是通过岷江水漂流而下。

半城逸事 | 一块木头的传奇,成就北门“梦工厂”

▲成都码头繁忙的景象 图源:成都水务

旧时,沙河码头的船工和“漂木”曾是夏季成都的一大景观,每当夏季丰水期,从岷江顺流而下的漂木纷纷被打捞上岸,有些木材被劈成小块,变成了成都人生火做饭的燃料,有的则通过金牛道,被完整地运送到了千里之外的京城,成为皇家建筑的原料。

半城逸事 | 一块木头的传奇,成就北门“梦工厂”

▲原沙河码头 图源:成都水务

春夏岷江水涨,沿河飞流直下的原木一路奔涌,横冲直闯,浩浩荡荡,经鱼嘴,穿宝瓶口,入柏条河,进府河,直抵成都,一路情景蔚为壮观,由漂木诞生的职业“漂师”也在成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漂木期间的府河,木筏连着木筏,满河皆是,顺流而下,犹如曹营士兵渡江攻吴,又似赤壁连环战船,那木筏上的汉子日晒雨淋,好像是古铜色的雕塑。

——《金牛风物》

半城逸事 | 一块木头的传奇,成就北门“梦工厂”

▲木筏上的“漂师” 图源:微成都

02

繁盛的“建北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都水运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因“府河漂木”而建立的木材加工制造产业,更是造就了喧嚣一时的“建北门”。

1949年12月31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西南局常委办公会议上指出:“要以修建成渝铁路为先行,带动百业发展,不但可以恢复经济,而且可以争取人心,稳定人心。”铁路建设需要大批量的建设材料。木材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

半城逸事 | 一块木头的传奇,成就北门“梦工厂”

▲运送木材 图源:微成都

特别是在成渝、宝成、襄渝等铁路建成后,四川的木材,通过成都火车北站销往全国21个省(市),成为了当仁不让的“抢手货”。

岷江上游成千上万的漂木朝发都江堰,午后就能进入府河。金牛区境内洞子口、九里堤,作为北入成都的门户,迅速发展为成都市最大的木材集散地和木材加工基地。

当时的运送路线大致是:灌县白沙河口→宝瓶口→柏条河→胥家场、金马场→唐昌滴水岩→郫县三道堰→府河→洞子口。

据统计,从1950至1998的四十多年间,岷江水运木材达1400余万立方米。

半城逸事 | 一块木头的传奇,成就北门“梦工厂”

▲打捞漂木的工人 图源:金牛区方志办

20世纪50年代,成都城市建设带来了水运的繁忙,水运又促进了成都木材加工制造业的繁荣。

半城逸事 | 一块木头的传奇,成就北门“梦工厂”

▲ 成都贮木场架杆机装火车 图源:金牛区方志办

1950年,西南伐木总公司成立,设立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四个伐木公司。川西伐木公司主要负责岷江木材的采伐和水运。府河上漂的就是川西伐木公司的木头。

1953年,西南伐木总公司改为西南森林工业管理局,四川木材运输“能水不陆”,木材水运分别由大渡河局、长江局和岷江局担任,其中业务最繁忙的,是运输终点位于成都洞子口的岷江局。

半城逸事 | 一块木头的传奇,成就北门“梦工厂”

▲ 成都贮木场 图源:大西南建材城

曹家巷有省、市建工局木材加工厂,万福桥有成都木材公司,九里堤有成都木材综合厂、成都贮木厂等大中型国有企业,张家巷、金华街、上河坝等处木业单位比肩而立,厂房毗邻,机器轰鸣,汽车、牛拉车、马拉车、人力板车来来往往,原木和木制品进进出出,街道上热闹非凡,一时有了“建北门”之称。

半城逸事 | 一块木头的传奇,成就北门“梦工厂”

▲ 大西南建材城 图源:《道金牛》 张勇/摄

03

因木而兴的超级市场

府河进入成都市中心的第一座桥位于今天的一环路北二段,因为桥在城外西北,所以取名为西北桥。由于是在通衢大街之上而且没有一点坡度,很多人无数次从它上面通过,却不知这是一座桥梁。

不过,仍有许多老成都人清楚地记得,就在西北桥的北边,曾经矗立着一座大型工厂——四川省成都木材综合工厂,老成都人一般称为“木综厂”,创立于195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个五年计划之中大陆自行设计建造的694个“限额以上”的大型重点项目之一。

半城逸事 | 一块木头的传奇,成就北门“梦工厂”

▲四川省成都木材综合工厂 图源:掌上金牛

木综厂将通过府河河水日夜漂流而下的大量岷山上砍伐的原木加工为各种板材与其他制品,一度是大陆西部最大的木材综合加工厂,曾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过巨大的作用。

然而,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木材砍伐和水运的繁忙景象落下帷幕,红火的生产车间也逐渐冷清。

1991年成都二环路通车,木综厂自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从生产型企业开始向商贸领域拓展,把二环临街的厂区开发成了“火车北站府河桥综合市场”,路北以小食品批发为主,路南为钢材批发为主。

半城逸事 | 一块木头的传奇,成就北门“梦工厂”

▲1991年府河桥市场开工 图源:掌上金牛

1995年6月18日,批发建材的“成都府河桥市场”正式成立,是成都最早的一批建材市场。

半城逸事 | 一块木头的传奇,成就北门“梦工厂”

▲1995年府河桥市场试营业 图源:掌上金牛

历经几十年,府河桥市场发展成为西南地区乃至全国享有较高知名度的大型装饰建材市场,成为成都西北面一个标志性市场,也是金牛区大市场、大商贸的一个代表。

高峰时期的府河桥市场,不仅囊括了数万种全品类家居装修产品,进驻商家超3000户,更迎来每天超4万人次的客流量,及超4000辆次的车流量,年交易额近80亿元。

“家居装修买建材,就到府河桥市场来。”这句广告词在当年的成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口口相传。

半城逸事 | 一块木头的传奇,成就北门“梦工厂”

▲成都府河桥市场 图源:掌上金牛

城市的高速发展和人们对装饰装修需求的个性化、多元化,导致建材批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二环路以内对货车的限制,让曾经的“黄金口岸”越来越显出劣势,市区内的批发市场也逐步向城外转移。

半城逸事 | 一块木头的传奇,成就北门“梦工厂”

▲成都府河桥市场内部 图源:封面新闻

2018年,为响应城市更新的号召,成都府河桥市场启动升级改造,第一代“蓉漂”的风水宝地悄然谢幕,按下了“暂停键”。

04

一代地标焕新归来

历时六年,承载了一代成都人记忆的地标焕新归来,续写传奇。

2024年7月26日,位于金牛区成都蓉北商圈的府河家居盛大开业。老成都人记忆里的府河桥市场,正式以“府河家居”的身份回归。

半城逸事 | 一块木头的传奇,成就北门“梦工厂”

▲府河家居开业现场 图源:掌上金牛

府河家居分为精品馆和美学馆。其中,精品馆共6层,建面约3.7万㎡,主营家装建材和软装饰品等;美学馆同样为6层,建面约2.5万㎡,聚焦全屋整装和智能家电。回归后的府河家居将延续府河桥市场30余年来亲民、实惠、便宜的特点,致力于打造蓉北一站式家居商业综合体。

半城逸事 | 一块木头的传奇,成就北门“梦工厂”
半城逸事 | 一块木头的传奇,成就北门“梦工厂”
半城逸事 | 一块木头的传奇,成就北门“梦工厂”
半城逸事 | 一块木头的传奇,成就北门“梦工厂”

▲上图为府河家居·精品馆效果图,下图为府河家居·美学馆效果图 图源:掌上金牛

由西南地区最早、最大的综合性建材市场蜕变而来的府河家居,有着深厚的底蕴,便宜、实惠的特点早已深入人心,凭借历史记忆天然与消费者形成链接,更舒适的场景、更丰富的品牌、更有品质的购物体验,必将刮起新的风暴。

半城逸事 | 一块木头的传奇,成就北门“梦工厂”

十年树木成林秀,生生不息竞芳华。

绵延631.5公里的木材水运河道,如今已成为城市景观河流,顾盼回首间,昔日的喧嚣繁盛与人声鼎沸仿佛仍回绕在耳。

“府河漂木”早已消失在时代的浪潮中,但因木而兴的传奇故事仍在更新,正以另一种方式记录城市的历史,描绘新时代的城市画卷。

参考资料:

[1]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四川省志·林业志》

[2]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成都市志·林业志》.

[3]成都市金牛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著《道金牛》.

[4]成都市金牛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著《金牛传奇》.

[5]掌上金牛《开业啦!金牛新增一座商业综合体》.

[6]天府文化ChengduCulture《都江堰的水流去哪里了?》.

END

本文来自“方志金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撰稿:momo

编辑:向思燚

校对:高赛琦 龙昱丹

审核:何雯雯 祝子翔

半城逸事 | 一块木头的传奇,成就北门“梦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