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美男子嵇康是被谁坑死的?

美男子嵇康是被谁坑死的?

夜读·开卷有益

美男子嵇康是被谁坑死的?

《星河落人间》是一本中国文人传记,从先秦到明清共选取了25位重要的中国文化圣贤,全方位介绍了他们的生平故事,赏析其代表作品,解读他们充满诗意的人生。

本书作者是《百家讲坛》主讲人、河北大学艺术学院教师何楚涵博士,她还是全网千万粉丝的文化博主,因广博的学识和轻松的讲课风格出圈,被网友称为“宝藏语文老师”。

书中涉及的文化圣贤和篇目,很多都是课本上有的,阅读起来非常亲切,能够让我们轻松了解文史知识,沉浸式地感受历史的波澜壮阔和文化圣贤的精神世界。

嵇康:把生命活得兴高采烈

在魏晋南北朝有一个特殊的知识分子群体,被称为“竹林七贤”。他们远离世俗,仙风道骨,鄙视权贵,傲视凡尘,是一群活得特别滋润的“另类人士”。嵇康是竹林七贤的典型代表人物。

公元224年,嵇康出生在谯国铚县(今安徽淮北市濉溪县临涣镇)的一个小官僚家庭。嵇康的父亲曾在曹操的手下工作,但他在嵇康七岁时就去世了,母亲和哥哥把嵇康抚养长大,由于母亲和哥哥的宠溺,嵇康从小就养成了自由散漫的性格,但这不影响他天资聪颖,酷爱读书。当时周边邻居谁家有书,嵇康总是会想办法借一两部来读,而他看得最多的就是与老庄哲学相关的书。因为家贫,家里从来没有给嵇康请过教书先生,嵇康就凭借自身优越的天资,自学成才了。

嵇康不仅有天资,而且相貌也十分出众。

《晋书·嵇康传》是怎么形容嵇康的长相呢?嵇康“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七尺八寸是多高呢?快一米九了。嵇康从来不会刻意打扮自己,奈何他天生丽质,气质非凡。曾有人夸赞嵇康的儿子,在人群中就是鹤立鸡群,非常耀眼,旁边立刻就有人反驳道:“小题大做,你是没见过他老爸嵇康的绝世容颜。”

嵇康的字是叔夜,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的“叔夜俊侠,故兴高而采烈”就是讲嵇康经常兴致很高,气质非凡,他的形象和才华相得益彰。

他的形象很好,时常穿一身素袍再背一把古琴,整个人看起来很有仙风道骨。据说有一次,嵇康上山采药,途中遇到一位樵夫,樵夫在人迹罕至的山林里,突然看见这么个飘逸俊朗的美男子,吓得大喊:“神仙下凡了!”这个故事画面感很强,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得到嵇康那种内外兼修的气质。

美男子嵇康是被谁坑死的?

插图 / 央视《国家宝藏》 袁弘饰嵇康

在才华方面,嵇康的文章写得特别好,对养生研究颇深,他写的《养生论》是大陆第一部系统的养生学专著。

而且,他在音律上也颇有造诣,他在《声无哀乐论》中提出“声无哀乐”的观点,意思是音乐、声音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之所以会在听音乐时产生悲伤、喜悦、激昂等感受,是因为我们内心产生了情感,而不是音乐本身有什么情感。这个观点在当时是非常具有颠覆性、前沿性的。所以时至今日,《声无哀乐论》在中国音乐史上仍是一部位于奠基地位的巨著。

除此之外,嵇康还写得一手好字,绘画和弹琴也样样精通。

美男子嵇康是被谁坑死的?

这样一个才貌双全的男人,不管是在现在还是过去,都是相当抢手的,嵇康很快就被曹家看中,做了曹家的女婿。

历史上记载嵇康娶的是曹操的孙女长乐亭主,也有人说是曹操的曾孙女。关于这段攀高亲的婚姻,有人说长乐亭主长得特别丑,是她的父亲曹林钦点的嵇康,成婚当天,曹林激动地在家里大喊:“我家这个丑得没边儿的丫头,终于找到一个才貌双全的人了!”还有一种说法是,有一年春天,嵇康在踏春的时候偶遇长乐亭主,长乐亭主正骑在牛背上闲逛,小亭主衣袂翩翩,乌发飘飘,一路笑声清脆悦耳,嵇康对她一见钟情了。

当然,哪种说法是真的,也只有当事人知道了。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嵇康通过婚姻成了曹魏的皇亲贵胄,还得到一个中散大夫的官职。

这个中散大夫主要是干什么的呢?简单来说,就是监督大家的言论,以防有什么过分的、敏感的言辞,工作量不大,待遇还很丰厚。所以,天生爱自由的嵇康对这份工作非常满意。

按理来说,作为曹魏家的女婿,未来的人生路想来不会太难走。可是奈何人生无常,世事难料。嵇康没干多久就发现了问题。

当时,魏明帝曹睿病逝了,他把九岁的小皇帝曹芳托付给曹爽和司马懿来辅佐,本来是想着让这两位重臣互相制衡,没想到这二位直接把朝廷变成了曹魏家族和司马家族争权的战场,朝堂斗争的紧张气氛一度达到顶峰,一时之间洛阳城内人心惶惶。

作为曹家女婿的嵇康,仔细琢磨了这事,感觉不太对。看现在这个风向,曹家式微,司马家族日渐强大,身为曹家的女婿,他只要一天在朝堂,就不可避免地被卷入政治斗争。而就他的自由散漫性子,在斗争中绝无胜算。所以嵇康思来想去,决定连夜辞官,带着老婆孩子跑去河内山阳(今河南省修武县)隐居去了。

在山阳附近有一片竹林,嵇康就在竹林里修了一个院子,取名为“嵇山别墅”。当时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等人都先后来到这里跟他交往,一帮人整天在竹林里聊天、喝酒、弹琴,好不快哉。当时他们还有一大爱好,就是长啸——比谁喊的声音大。其中喊得最好、水平最高的是阮籍,他能做到“引吭高啸,声震山谷”。

当时虽然外界动荡不安,但这里就像一个世外桃源,他们七人被世人称为“竹林七贤”。

美男子嵇康是被谁坑死的?

本文插画 / 摄图网

后来,外界越来越动荡,一直称病的司马懿,趁着曹爽陪皇帝曹芳离开洛阳去拜谒魏明帝曹睿,以三千死士起兵发动著名的“高平陵之变”。据史书记载,在这场政变中,司马懿不仅诛杀了曹爽,凡曹氏门生故旧,亲信党羽,男女老幼无一幸免,被杀者近七千人。所以“高平陵之变”后,政权彻底被司马家族掌控了。

嵇康虽然自己不愿意参与政斗,但作为曹家女婿,他看到这个局面还是忍不住暴跳如雷,三十二岁的他也是年轻气盛,当即号召了几百个村民,打算让大伙儿带着自家的锄头耙子,去支持正在前线攻打司马氏的大将军毌丘俭。

但嵇康的愤义之举最后没有实施,为什么呢?嵇康有一个好哥们儿叫山涛。当时山涛在司马阵营里工作,嵇康准备上前线之前,就把自己的打算告诉了山涛。山涛真的是一个好兄弟,不仅没有给司马氏透露一点风声,还帮嵇康客观分析了局势,他认为曹魏政权已经斗不过司马氏了,所以这种冲动的事情,千万不能干,嵇康去了等于送人头。果然,没几天,毌丘俭军队全军覆没的消息就从前线传来了。可以说,山涛变相救了嵇康一命。

“高平陵之变”后,嵇康虽然是毫发无伤,但他从内心彻底与司马政权决裂了。而偏偏这个时候,司马昭关注到嵇康的才华,特地派人来邀请嵇康去司马阵营当幕府属官。

嵇康听到这个消息大为震惊,自己早已对司马昭恨之入骨,而对方居然还想招揽自己。所以,接到诏令的嵇康,二话不说,连夜打包行李跑去河东郡躲了起来,而这一躲就是三年。

美男子嵇康是被谁坑死的?

在这三年里发生了很多事情,嵇康曾经的好朋友阮籍、山涛、向秀,都先后加入了司马阵营。虽然说他们出山当官多少是迫于司马氏的威胁,可在嵇康看来,那昔日的好友到底是服了软,这让嵇康心里充满了悲愤。

不过,嵇康知道自己无法左右别人的决定,但他是决不妥协的,依然过着隐居的小日子。

嵇康有一个奇怪的爱好,就是打铁。隐居期间,嵇康几乎每天都会抡着他的大铁锤,在树下旁若无人地哐当哐当地打铁。他还不知道,自己平静的日子很快就要被打破了。

有一天,嵇康家门外来了一位客人,这个人是他的“铁杆粉丝”,名叫钟会,是大书法家钟繇的儿子,钟会父子俩都是司马政权的人。钟会本身就十分厉害,他少年得志,博览群书,长大之后精通玄学,声名远扬。但钟会偏偏特别崇拜嵇康,不止一次请求拜访嵇康,但嵇康却总是对他不屑一顾。

在《世说新语·文学》中记载了一个有趣的故事:“钟会撰《四本论》始毕,甚欲使嵇公一见,置怀中既定,畏其难,怀不敢出,于户外遥掷,便回急走。”

什么意思呢?意思是有一次钟会拿着自己写的《四本论》,想找偶像嵇康帮着指导点评一下,他刚走到嵇康家门口,就看见嵇康光着膀子在院子里打铁,见到偶像的钟会一下紧张得不得了,在门外徘徊了半天,最后他竟然直接把自己的书往嵇康院子里一扔,撒腿跑了。

我们想象一下当时的画面,钟会对嵇康期待非常高,他自己本身也是一个很聪明、很厉害的人,面对自己的偶像,竟然如此紧张和卑微,还是很可爱,很有趣的。

后来钟会做官步步高升,成了司马昭的心腹,他内心也自信多了,并且还一直惦记着要拜访偶像嵇康这件事。有一次,钟会终于下定决心去见嵇康,就找来一帮王公贵胄帮他撑场面,大家带着珍贵的礼物,浩浩荡荡地去找嵇康交朋友。他们走到嵇康家门口一看,嵇康还是光着膀子在院子里打铁,向秀则在旁边拉风箱。嵇康和向秀抬头看了看满院子的人,再看看钟会,竟然什么都没有说,继续“沉浸式打铁”,就好像这些人是空气似的。

一开始,钟会还是有耐心的,觉得自己有些冒昧,也没打招呼就带着人直接冲了过来,想着等他们忙完再慢慢聊。结果他干等了两个小时,嵇康根本没有理会他的意思,钟会非常尴尬,只好悻悻离开,没想到他刚转身,嵇康就问:“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意思是说:你来的时候听到了什么?你走的时候看到了什么?嵇康的言下之意是:你就是来看我打铁的吗?这就看好了,要走了?

当着这么多名士的面,钟会被嵇康一番羞辱,气急败坏地回道:“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意思是:听到了所听到的才来,看到了所看到的才走。就是说:对,我就是来看你打铁的,铁打得不错!然后扬长而去。

在嵇康看来,这件事没有什么不妥,无非就是赶走了一个自己看不惯的小人。但钟会却落下了心结,之前所有的崇拜和喜爱,全都化为怨恨。而嵇康也没有想到,由爱转恨的人究竟有多可怕。

美男子嵇康是被谁坑死的?

看过史书就会知道,嵇康死的时候只有四十岁,而且是含冤而死。

他是如何从一个与世无争的隐居者,一步步沦为阶下囚,最后把自己送上断头台的呢?概括来说,嵇康的三篇文章让他命送黄泉。

第一篇文章叫《管蔡论》。当时司马昭虽然还没有明目张胆地篡位,但是基本已经掌控了政权,他还经常公然在朝堂上羞辱小皇帝曹髦。

有一次,嵇康就趁曹髦讨论周公、管蔡孰是孰非的时候,写了一篇叫《管蔡论》的文章。在这篇文章里,嵇康借用了“周公平管蔡”这个历史典故,表面上是在为大家公认是叛徒的管蔡洗白,实际上是讽刺如周公一般的司马家族心怀不轨,反正就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一般人都明白嵇康指桑骂槐的意思。

好巧不巧,这篇文章被司马昭看到了,司马昭瞬间暴怒,但嵇康文章写得隐晦,司马昭也没法直接给他定罪,但这件事却在司马昭心里埋了一颗钉子。

第二篇文章就是那封历史上惊天动地的绝交信《与山巨源绝交书》。

公元261年,嵇康的好朋友山涛已经在朝中做官好几年,成为司马氏政治集团的得力干将,后来山涛升官要去将军府当参谋,离任前他想正好借这个机会救一救水深火热之中的嵇康。于是,山涛就想举荐嵇康来接替自己原来的官职。没想到嵇康一听到这消息,不仅毫不领情,还怒火中烧,洋洋洒洒地写了一篇一千四百多字的绝交信丢给山涛,他们俩友谊的小船,就这样说翻就翻了。

嵇康为什么要写这样一封绝交信呢?这封信背后有什么隐情?这封信上又写了什么呢?

信中,嵇康先明确拒绝了山涛的邀请,然后他列出“必不堪者七”和“甚不可者二”来陈述自己不能从命的理由。“必不堪者七”意思是他有七件绝不能忍受的事情,在这里,嵇康把自己说得非常不堪,说自己爱睡懒觉、不善言辞、不洗脸、不洗澡,身上还长满了虱子,浑身瘙痒,等等,他非常残忍地亲自把自己美男子的形象击得粉碎。而“甚不可者二”,就是两个更不可能容忍的理由,其中之一就是“非汤武而薄周孔”,意思就是他不能当这个官,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司马氏一直觊觎曹魏的天下,想让曹魏天子学尧舜禅让皇位给自己,这是谋逆。

所以这封信把山涛读得后背直冒冷汗。而就是“非汤武而薄周孔”这句话,狠狠地戳中了司马昭的痛点,这等于扯了他的遮羞布。上一篇《管蔡论》在司马昭心里埋的钉子还没拔掉,这次又埋下去一个定时炸弹。司马昭是恨不得立刻找个借口杀了嵇康。

美男子嵇康是被谁坑死的?

而这个机会很快就来了。

嵇康还有两个朋友,两人是亲兄弟,哥哥叫吕巽,弟弟叫吕安。这两兄弟有一天大吵一架,原因是哥哥吕巽欺辱了弟弟吕安的妻子。弟弟吕安一气之下,打算将哥哥告上朝廷,但嵇康跑过去劝他,说家丑不可外扬,还是先忍下来吧。谁知,哥哥吕巽为了掩饰自己的罪行,居然恶人先告状,上诉朝廷说弟弟“不孝”,然后吕安就因“不孝”下狱了。嵇康一看,自己和吕安明明是吃亏的一方,现在反被吕巽陷害,他气得提笔就给吕巽写了一封绝交信,但这次的绝交信写得很敷衍,总共二百多字,大意就是:我真没想到,这件事你做得这么绝,我无话可说,以后我没心思再跟你交往了,拜拜吧。

获罪的冤大头弟弟吕安也气不过,他在狱中也给嵇康写了一封信,但这封信中途被人拦截了,好巧不好,拦截这封信的是一个故人,一个有旧怨的故人——钟会!钟会看到信中有很多情绪激烈的词,比如“顾影中原,愤气云踊……平涤九区”等等,他就旁征博引,跑到司马昭面前添油加醋、歪曲语意,直接把这封信解读成了一封“造反”信,而这也正好中了司马昭的下怀,忍了嵇康这么久,现在终于可以新账旧账一起算。于是,嵇康就被司马昭打入了死牢。

在牢里,愤怒的嵇康写下一首《幽愤诗》,说自己“昔惭柳惠,今愧孙登。内负宿心,外恧良朋。仰慕严郑,乐道闲居。与世无营,神气晏如”。这首怒斥世道黑白不分的诗作,一下就传遍了京城。

公元263年,嵇康行刑当天,场面非常壮观,现场自发聚集了三千多名太学生,他们都跑来救嵇康,为嵇康集体情愿,但这又起了反作用,司马昭一看嵇康影响力这么大,他又公开反对自己,所以嵇康非死不可。

行刑前,嵇康非常镇定,不吵不闹,也不喊冤,只是叫哥哥嵇喜帮他拿来自己的古琴,然后旁若无人地弹了一曲《广陵散》,曲终他大叹一声:“袁孝尼曾经想学这首曲子,我没舍得教他。《广陵散》于今绝矣!”然后他仰起头,慷慨赴死。

我们今天听到的《广陵散》已经是后人重新编纂整理过的了,而真正的原版《广陵散》,早在嵇康那一声长叹中,随着他一起去了。

《广陵散》讲述的是勇士聂政刺杀韩王的故事,曲调充满杀伐之气,其实我们可以想象嵇康临终时,面对司马氏和三千学子,他演奏这首曲子的场面是何等震撼和悲壮。

美男子嵇康是被谁坑死的?

其实嵇康临死前,还对儿子嵇绍说了一句让所有人都倍感意外的话,他说:“巨源在,汝不孤矣!”就是说:孩子,有你山涛大爷在,你不会成为孤儿的。

我们乍一听这话,会觉得奇怪,嵇康怎么会在临死前,把儿子托付给一个自己公开绝交的人呢?

其实历史上有一种猜测,嵇康虽然闲云野鹤,不愿加入纷争,但他并不糊涂,他当时知道自己已经被司马氏盯上,迟早会丧命,而一封公开绝交信,就等于把好朋友山涛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是一种对山涛的保护。而他临终托孤,则是他对山涛十二分的信任。嵇康死后,山涛信守承诺,把嵇康的儿子抚养成人,为他留住了血脉,并且在二十年后,山涛亲自引荐,带嵇绍入仕,官至侍中。

我们可以看出,嵇康内心也有柔软的另一面,一个人再厉害,再冷酷,当他作为父母,面对自己的孩子的时候,也会变成一个普通人,露出真情的一面。嵇康自己可以宁死不屈,但他一定要保全儿子,而且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他递出绝交信的那一刻,他其实已经在谋划着一盘大棋了。如果这种猜测是真实的,那么嵇康真的很令人感动。

纵观嵇康一生,他是放荡不羁爱自由的任性公子,但他更是不畏强权,不媚世俗,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千古名士。嵇康用自己的纯粹和刚毅对抗黑暗的世道,我们现在看来,可能会觉得他太过天真,有些自不量力,但正是他的这份纯粹和耿直,让两千年之后的我们依然对他充满敬意,依然被他的故事打动,这也是嵇康能够成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的重要原因。他身上的自由、刚正和纯良,让他称得上是千古名士。

美男子嵇康是被谁坑死的?

《星河落人间》是“最会讲故事的女博士”何楚涵老师的新作,这是一本中国文人传记,从先秦到明清共选取了25位重要的中国文化圣贤,全方位介绍了他们的生平故事,那些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名字们变得栩栩如生。通过阅读,沉浸式对话历史圣贤,感受他们洒脱诗意的精彩人生。

点击链接购买本书:《《星河落人间》(25位中国圣贤的诗意人生和精神之美!)》(果麦文化,出品,何楚涵)【摘要 书评 试读】- 京东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