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造车企业们“不务正业”?L5自动驾驶或最早落地机器人

作者:钛媒体APP
造车企业们“不务正业”?L5自动驾驶或最早落地机器人

文伟光锥形智能,作者|刘健

近来汽车制造企业一直在刷刷子,开始"生意"。9月7日,鹏鹏汽车生态企业澎航智能发布首款智能机马。

而此前,首届风火"数百亿汽车"小米于8月10日推出了机器狗"铁蛋"。然后,在8月19日,特斯拉在AI开放日推出了人形机器人Tesla Bot。

虽然很多网友调侃小鹏有点"狗换马"的意思,但主营业务是机马和小鹏汽车,实在说不了无关紧要。

马斯克总是说得很快,他说特斯拉是一家车轮上的机器人公司。8月18日,百度创始人李彦宏也将自己的产品定义为"汽车机器人"。这些汽车制造商已经将汽车和机器人视为一回事。

9日、10日,在2021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图灵奖得主、斯坦福大学前校长、现任谷歌Alphabet董事会主席约翰·轩尼诗指出,机器人在图像识别、传感器融合、处理不确定性等方面的智能学习和迭代,已经成为自动驾驶汽车技术演进的关键路径。

无论是汽车、人、狗还是马,虽然形式看似多样,但实际上,智能技术的许多底层逻辑都是相互关联的。也就是说,无论是汽车还是机器人,想要"识别道路",都要依靠自动驾驶技术。

<h2>汽车和机器人的常见融合</h2>

汽车和机器人的起源可能是汽车人离开Sebatan寻找新能源。1984年,美国大型动画系列《变形金刚》的上映,打开了汽车与机器人融合的大门。

而与此同时,随着世界机器人大会北京环球国际影城的试运行,光锥智能小编也提前通过4D电影来感受车人"火源之战"。

造车企业们“不务正业”?L5自动驾驶或最早落地机器人

(变形金刚基地,环球国际影城,北京,微博图片)

在上个月的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给出了一个现实的答案。除了阿波罗无人车不能变形的干车框架外,自动驾驶、人机交互等元素也随处可见。

此外,阿里无人物流的小驴、美国群喂食机器人虽然命名为机器人,但除了载着不同的人类货物外,在自动驾驶领域,汽车和机器人的许多软硬件技术都很普遍,都是基于视觉感知等多系统融合的场景认知和决策。

"机器人的最高形态是和人类一样做,"专注于社区服务机器人的麦燕智能CEO李雨浩说。像人一样感知,像人一样做出决定。

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表示,该公司正在用模型制造智能机器人来制造智能汽车。它自己的机器人马有一个车级智能驾驶系统,可以智能地识别环境并进行行动和交互。

中国科学院工业科技中心汽车行业专用研究所陆文亮认为,"从扫荡机器人到仿生机器人再到自动驾驶,是一条需要逐步升级的技术路线。"

自动驾驶技术可以理解为三个阶段,汽车辅助(L2至L3),人类辅助车辆(L4),L5级无人驾驶。自动驾驶的最高层次是实现机器人而不是人类驾驶,这都是自动驾驶人的终极梦想。

但距离完全替代L5技术的距离,以及汽车着陆的规模,让从业者感到不确定。就连自信的马斯克也承认,自动驾驶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连华为智能驾驶产品线前总裁兼首席架构师苏,也更悲观地认为L5自动驾驶永远不可能实现。

但技术不会停止发展,一步一步走,吃吃,L5可以从"低速"开始运行。根据SAE国际设定的分类标准,L5自动驾驶的核心技术问题是实现全天候、地理位置无人值守。无人物流等低速无人驾驶汽车更能适应不同的环境,在人与物的识别上更容易实现。汽车无人驾驶的技术积累。

造车企业们“不务正业”?L5自动驾驶或最早落地机器人

马斯克已经证明,特斯拉机器人可以与特斯拉汽车共享配件,包括视觉解决方案。

斑马技术智航联席首席执行官张春轩也表示:"目前,低速物流等特定场景的自动驾驶正在加速应用落地,之后零部件、传感器等行业的规模将产生巨大的驱动作用。"

<h2>降速不降,达到L5的高难度</h2>

低速助力全天候、全区域自动驾驶技术落地,完成L5级技术积累。但与此同时,社区、酒店等复杂的场景,让机器人需要适应更多真实需求,可以说是"慢点不慢"。

造车企业们“不务正业”?L5自动驾驶或最早落地机器人

(麦燕智能自扫扫机器人"极光")

社区场景比没有物流和小巴的封闭公园更复杂,更接近没有信号灯和混合汽车的道路环境。从某种意义上说,技术在实际复杂场景中的积累有助于提高自动驾驶的整体能力。在汽车L5正式推出之前,机器人成为L5着陆甚至批量生产最有希望的场景之一。

李雨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麦燕智能已经针对社区现场的23种需求进行了研究,发现社区需求最高,最难的是清洁,其次是安全,第三是外卖进入社区。这些重大问题的背后,与社区中的人群混合相对应,偏袒的行为难以预测,路况也非常多样化。在社区机器人清洁中,我们需要适应不断变化的复杂路况,跟踪逃避的人和宠物的运动路径,并确定哪些物品是工作表面上的碎片,哪些是有用的物品,如身份证和文件。这就要求机器人具有很强的识别环境、人与物体的能力。

对于无人驾驶汽车和机器人自动驾驶技术来说,要实现像人类一样工作的高智能水平,需要时刻问自己"灵魂三个问题":

我在哪里?

我要去哪里?

我如何到达那里?

造车企业们“不务正业”?L5自动驾驶或最早落地机器人

"我在哪里":无论是机器人还是自动驾驶汽车,你都需要能够首先定位。通过各种传感器,如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车载摄像头、夜视系统、GPS、陀螺仪等,在坐标系下确定自己的位置,并正确感知周围的静态和动态障碍物,甚至建立周围环境图谱,这就是机器人的环境感知技术,可以说环保意识是所有自动驾驶功能实现的基础。

"我要去哪里":L5级自动驾驶系统需要具备自主决策的能力。例如,对于配送机器人来说,安全将货物运送到正确的位置是决策目标,对于清洁机器人来说,尽可能全面覆盖地面是决策目标,对于自动驾驶汽车来说,选择最佳出行路线是决策目标。

"我怎么到达那里":当自动驾驶系统知道了它当前的位置和去哪里时,它应该考虑如何通过,这是第三个重要的技术内容——路径规划、避障和运动控制,路径规划技术的目标是在已知地图上的当前位置和目标位置之间选择一条最佳路径作为轨迹, 避障技术是利用机器人或无人驾驶汽车对自己的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一系列距离感知传感器,如车载摄像头和夜视系统,感知障碍物并绕过它们,而运动控制技术则是最终的执行器,以确保机器人或自动驾驶系统能够快速实现这一目标。

一般来说,汽车或机器人的自动驾驶技术主要由环境感知、行为决策、路径规划和运动控制组成。

造车企业们“不务正业”?L5自动驾驶或最早落地机器人

在现实场景中,自动驾驶除了内在的"灵魂三题",还要面对外在的"灵魂解答",与人之间的互动。如何阅读说明并给出有效的反馈是机器能否取代人的关键因素。人机交互,其交互对象和交互都不是单一的方式。

在驾驶场景中,驾驶员不只是开车,他或她需要与车内外的人互动。这种交互通常不是以语言的形式进行的,通常用眼睛或动作来完成信号。例如,向行人点头或挥手以表明他们在前面,或者乘客下车拿起行李并敲打身体以表明他们可以离开。自动驾驶代替老司机,需要看一看才能理解其中的默契。

目前,无论是物流机器人、扫地机器人还是喂食机器人,还要基于视觉和语音识别,实现简单的交互,体验大多优于车内的智能交互,但距离强大的人工智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h2>政策助力上路,融资不冒犯</h2>

8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加强智能网控汽车厂商和产品准入管理的意见》,明确规定企业在实施线上升级活动前,应确保汽车产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等相关要求,并向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 科技。未经批准,不得通过在线等软件升级来添加或更新自动驾驶功能。

由于道德、安全和法律法规,L5在汽车中的实施需要逐步的患者验证。Scale Partners资本合伙人刘英航认为,L5自动驾驶是未来的必然趋势,但短期内将难以实现大规模应用。

机器人则不同,中国目前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短缺,机器人有大量需求。根据人口普查报告,中国60岁以上人口的比例已达到18.7%。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的出生人口连续第二年下降,从2016年的1787万下降到2020年的1200万。劳动力的减少和劳动力护理的老龄化需求将形成剪刀式的差异,未来劳动力差距将进一步加剧。与自动驾驶汽车相比,机器人着陆具有明显的优势。

造车企业们“不务正业”?L5自动驾驶或最早落地机器人

正是因为巨大的市场需求,让机器人市场的热度不亚于自动驾驶。在机器人领域,包括云痕科技、高贤机器人、大闸科技等企业负责人融资已达数亿元,大珠科技B+轮融资超过10亿元。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1月至5月期间,国内机器人领域完成的81笔融资中,近40笔融资金额超过1亿元。

未来,在天空中飞翔,在地面上奔跑,甚至在家里饲养机器人。家庭社区、酒店餐厅里有各种机器人穿梭车,L5自驾就在你我身边。(本文首发钛传媒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