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狼2》上映6天,票房破了15亿。
吴京,厉害!
当无数鲜花掌声涌向他时,他却说:
“没有龙小云,这部电影的故事就不存在了。”
这个龙小云,便是演员余男。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女演员。
- 01 -
说起余男,也许很多人不认识。
不奇怪,她的同行章子怡也不认识她。
可余男是块金子,不怕。
柏林电影节评委会主席称她是“中国的文艺片女王”。
女王自有女王的风范。
余男的脸,总会让人联想到一个词——性感。
凌厉的眼神,微微撅着的大嘴唇子。
谁看了不犯迷糊?
顶着一张有辨识度的脸,余男在国外杀出一片天。
主演的第一部电影《月蚀》,就获得第4届法国多维尔亚洲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
获奖同年,余男又受邀参展法国杜威国际电影节,后来被法国星探相中,出演法国商业电影《狂怒》。
那是2001年,她才25岁。
新人演员,初来乍到,很是亮眼。
但这只是一个开始。
2003年,余男主演电影《惊蛰》,一口气拿下4个影后。
2007年,拍摄《图雅的婚事》,不仅斩获2个国际电影节影后,还拿下了柏林电影节的最高荣誉——金熊奖。
上一次中国人得奖,是14年前。
入行前10年,余男就拿了8个影后。
《纽约时报》评价她是继巩俐、章子怡之后的接班人。
回到国内,很多导演都期待与余男合作。
只因她的眼神都是戏。
《杀生》里的哑巴寡妇,眼里充满惊恐、无助,连黄渤都被征服了。
《全民目击》里的律师,眼神犀利,咄咄逼人,让人不敢直视。
《智取威虎山》里的压寨夫人,凶狠一瞪,屋里的土匪都被轰了出去。
这样的演技,哪怕只是配角,也能让人印象深刻。
难怪徐峥说:“余男是真正意义上的女演员。”
有实力、有奖杯、有认可。
余男,牛啊。
- 02 -
有实力的人,大都很低调。
余男便是如此。
她自我定位清晰,只做好分内的事。
金星曾问余男:“你觉得你是一个明星么?”
她说:“我只是一个演员。”
明星,需要粉丝、流量、增加曝光。
而演员,只需打磨角色,专注演戏即可。
所以,除了宣传作品,参加一些活动,余男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不拍戏的时候,她就睡到自然醒。
即使睡到12点,也没关系。
要是困了,再睡个回笼觉。
要是醒了,就看美剧、回信息,或者运动、约朋友见面。
想到什么就去做什么,不会提前安排。
主打一个随心所欲。
看起来慵懒佛系,可拍起戏来,余男可是认真又拼命。
为了贴近角色,不惜“毁容”。
拍《图雅的婚事》,余男特意跑到内蒙古生活三个月。
开机后,她学会了打奶茶、干农活,脸上也有了高原红,与当地人无异。
为了追求真实,不怕危险。
《无人区》里一场活埋的戏份,余男不用替身,亲自上阵。
嘴里贴着胶布,手被捆着,一锹一锹的土倒在她脸上。
她什么都没说,拍完后又继续下一个镜头。
收工后,她才感觉到后怕,一个人躲在酒店里大哭。
好的演员,重视体验,追求真情实感。
好的演技,也绝非单纯靠想像。
这样扎实的演戏风格,让导演宁浩忍不住夸赞:
“剧本给到余男,我什么都不用做了,她自己就知道要怎么演,要出什么效果。”
- 03 -
事业干得那么出色,余男一定很有天分吧。
也不算。
至少曾有老师告诉她:“你社交能力不行,可能做不来演员。”
余男也觉得,也许老师说得对。
但她还想试一试。
不是因为叛逆,而是因为在她的意识里,每个人不一样。
你觉得不行,万一我可以呢?
敢这么想,得从她的家庭说起。
余男出生于军人家庭,家里人大多是理科专家。
可偏偏她的理科成绩很差,这让她很有挫败感。
不过她心里明白,自己现在学的东西,以后用不上。
于是,她开始不在意成绩,只做自己喜欢的事。
听嘻哈音乐、学英语、看书、看电影……
旁人看来,这些都是无用功,并不能提高成绩。
只有余男心里明白: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终有一天会帮到自己,只是自己现在不知道。
她想得果然没错。
多年后,在拍《敢死队2》等外国电影时,余男完全没有语言沟通障碍。
大量阅读阅片,让她对剧本理解得更透彻,一面对镜头,就知道该怎么演了。
别人认为的天分,只不过是她长期积累的结果。
余男身上,有种不被标准套路的洒脱。
理科成绩不好,不恶补理科,反倒听音乐,学英语。
面对老师质疑,不另谋出路,反倒看书、刷电影。
圈里人挤破脑袋想红,她却窝在家里睡到自然醒。
她就要野蛮生长,不活在别人的标准里。
也许是这份洒脱,让她找到了自己的优势,活得精彩又自在。
作者丨莫小问
编辑丨莫小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