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热爱表达的你##头条首发必备指南#
在87版的《红楼梦》里,是第21集,叫:荣国府元宵开夜宴。在这一集里,是讲元宵节这天的夜晚,荣国府在贾母这个老太君的带领下,内宅的妇孺们都聚在一起,猜灯谜,闹花灯,听小戏子唱曲,放炮仗,玩游戏,开夜宴,一副繁花似锦之势。在大家看到这一集的时候,都知道,贾家已经到到沸水的顶点,再往下就是下坡路了。但是,我看的却是作者借贾母的口,扯下了世间才子佳人的遮羞布。
在剧中,有两个说书的女子被引进门厅,老太太问:“近来可添什么新书啊?”说书的说:“到有一段新书,是残唐五代的故事,叫《凤求鸾》。”老太太说,“名字不错,就不知是因何而起的,先说说大概原故,要好再说啊。”说书的就介绍了,说是残唐是什么两朝宰辅王忠告老还乡后,独子王熙凤(这可巧了,同名,巧吗?)上京赶考,然后遇见了世交李乡绅,李乡绅只有一女叫雏鸾,说书的人,还没介绍完,贾母就抬手说:“我猜到了,自然是王熙凤要求这位小姐了为妻了。”
说书人就问:“老太太,你听过?”老太太说,“这些书啊,都是有个套子,左不过是才子佳人,编的连影儿都没有了,开口呢,都是书香门第,父亲呢,不是尚书就是宰相,生了个女儿啊,必是爱如珍宝,这位小姐呢,是通文知礼,无所不晓啊,竟是个绝代佳人,可是一见了一个清俊的男人,不管他是亲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来了,是父母也忘了,是书礼也忘了,鬼不成鬼的,贼不成贼的,哪一点是佳人?啊?便是满腹文章,做出这样的事来,我看呐,也算不得是佳人喽。比如男人,满腹文章,就说他是才子,就不入贼情一案不成?那是编书的塞了自己的嘴。”
老太太接着说:“再者,既说是世宦书香大家小姐都知礼读书,连夫人都知书识礼,便是告老还乡,自然这样大家人口不少,奶姆丫鬟服侍小姐的人也不少,怎么这些书上,凡有这样的事,就只小姐和紧跟的一个丫鬟?你们得想想,那些人是管什么的,可是前言不搭后语,”
老太太又说:“编这样书的人呐,有一等妒人家富贵,或有求不遂心的,所以编出来污秽人家,再也等啊,他自己看了这书着魔了,他也想一个佳人,所以变了出来寻乐,何尝他知道那世宦读书家的道理,别说是哪些世宦书礼大家,眼下真的,别说是哪些大家子,这全是诌掉下巴的话,所以我们从不许说这样的书,丫头们也不懂这些话,这些年,我老了,她们姐妹住的远,我们偶然闷了,说几句听听,她们一来啊,我就不说了”
这老太太大概也是在晋江呆过的,听她一席话,就知道,这才子佳人的话本是没法看了,这才子佳人的在老太太的眼里,是不会入贼情案的,入了贼情案的断不是才子佳人。老太太还把编者的几种情况都举了一遍,我想还有一种情况,老太太没想到,就是有没有一种可能是编才子佳人的编者,是贫穷限制了他的想象呢?谁会想到你荣国府的奢靡程度呢?这段话,还透露了贾家对自家子女性启蒙的方式是很严格的,从贾宝玉和林黛玉偷看《西厢记》《牡丹亭》就知道,这些书在贾家属于禁书,更不要说以说书的形式来启蒙了,当然,要是按照现在的观点,老太太对子孙的这种性启蒙教育方式是落后了,但是,老太太的这种大是大非的观点是对的,一个“贼”字,就给才子佳人的话本定了性。再转头看看自己以前看的才子佳人,居然不香了。
好了,今天就到这儿了,我是滚圆的瓜子,喜欢的话就关注我,欢迎点赞,评论,转发,分享啊,祝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