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就快到8月7号了,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没错,立秋这个节气就要到了。立秋,它就像是秋天的大门,一打开,我们就知道,秋天到了!这个时候,万物都开始慢慢成熟,跟夏天那种繁茂生长的感觉完全不一样了。
你知道吗?我们的老祖宗可是通过观察天上的星星来确定节气的。他们看的是北斗七星,当这个星星的斗柄指向西南方的某个位置时,就是立秋了。这个时候,太阳也跑到了一个特别的地方,叫做黄经135度。
秋天,它一共有6个节气,就像是秋天的6个小伙伴一样。它们分别是: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和霜降。其中,秋分这个小伙伴特别有意思,它一来,白天和黑夜就一样长了,好像是在告诉我们,要平衡生活,不要只顾着工作或者玩耍。
立秋这个节气虽然说是秋天的开始,但天气可不会一下子就变得凉爽起来哦。就像我们常听的那句老话,“秋老虎”还要来一趟!说的就是立秋之后,天气还会热上一段时间,就像老虎一样凶猛。
你知道吗?立秋之后的那个热天气,我们还有个特别的名字叫它“末伏”。这可不是随便叫的,它是有规律的。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就是进入末伏的时间。庚日,是咱们老祖宗根据天干地支来记日子的,有点复杂,但咱们就记住末伏是在立秋之后就行了。
今年的立秋还挺特别的,它属于“七月秋”。
你可能奇怪了,立秋不是每年的阳历时间都在8月7日至9日吗?怎么还会有“六月秋”和“七月秋”之分呢?这就是农历和阳历的差别。农历有时候会有闰月,所以立秋在农历上的时间就会有所变动。今年8月7日立秋,对应的农历时间是七月初四,所以就是“七月秋”。
说到“七月秋”,我就想起了那句农谚:“六月立秋,颗粒无收;七月立秋,五谷尽收。”这可是咱们老祖宗的经验之谈。如果立秋的农历时间在六月份,那就意味着立秋后冷天会来得比较早,农作物可能还没长熟呢,就减产了。但是,如果立秋的农历时间在七月份,那就意味着立秋后暑热的时间还比较长,农作物就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更多有机物,长得更好,产量也就更高了。
你知道吗,咱们国家可是个农耕文明古国,老祖宗们在长期的劳动生产中,可是总结出了好多宝贵的经验呢。这些经验,就像是指南针,能指导咱们进行农业生产。现在农历七月已经到了,农村里有句老话,“七月无三卯,遍地起坟头”,这听起来挺吓人的,其实,这句话是在用一种特别的方式,提醒咱们七月里有些事儿得特别注意。
那具体是啥事儿呢?咱们得看看今年七月里有多少个“卯”日,才能揭开这个谜底。咱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也好早点做好准备!
第一,我们来看一下今年七月有几个“卯”?
咱们知道,咱们老祖宗有个很特别的记日子的方法,就是天干地支纪日法。简单来说,就是有两个“小伙伴”,一个叫天干,一个叫地支。天干有十个,地支有十二个。它们手拉手,按照固定的顺序,每天换一个组合,60天一个循环,特别有意思。
在这个组合里,“卯”就是地支里的一个“小伙伴”。它很特别,每隔十二天,就会和天干组合一次,出现在我们的日历上。
说到这,你可能要问了,今年农历七月,“卯”这个小伙伴出现了几次呢?聪明的你一定想到了,因为每隔十二天它才会出现一次,所以一个月里,它最多会出现三次,最少也会出现两次。而今年农历七月,它特别给力,出现了整整三次!
这三次分别是七月初四的“癸卯日”、七月十六的“乙卯日”、还有七月二十八的“丁卯日”。你看,它们就像三个好朋友,每隔十二天就聚在一起,给我们的日子添点特别的味道。
“七月无三卯,遍地起坟头”的意思。
咱们知道,咱们老祖宗对天气和农作物生长有着很深的观察和智慧。他们发现,农历七月的天气情况,特别是“卯日”的数量,对农作物的收成有着很大的影响。那么,“卯日”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用天干和地支这两个“小伙伴”来组合记录每一天,而“卯”就是地支里的一个“小伙伴”,每隔十二天就会出现一次。
现在,咱们来聊聊这句老话的意思。如果农历七月有三个“卯日”,那就意味着这个月阳气旺盛,天气多以晴天为主,阳光明媚。这对农民来说可是个大好消息!因为七月正是粮食作物生长的关键时候,它们需要充足的阳光来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让籽粒更加饱满。如果这个月暑热时间长,那么粮食作物的生长就会更加顺利,产量也会更高,农民们就能笑得见牙不见眼了。
反过来呢,如果农历七月只有两个“卯日”,那就可能意味着阴气比较早,天气多以阴雨天为主。这样一来,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就会受到影响,籽粒不饱满,产量也会降低。农民们就会愁眉苦脸,担心粮食收成不好了。而一旦粮食减产,那可就麻烦大了!在古代,生产力不发达,人们靠天吃饭。如果粮食不够吃,那就会出现吃不饱、穿不暖的现象,严重的甚至可能引发饥荒。这样一来,遍地都是因为饥饿而死去的人,坟头也就多了起来。所以,这句老话“七月无三卯,遍地起坟头”就是告诉咱们,如果七月“卯日”少了,那可不是个好兆头!
那么,“卯日”为什么会对农作物的生长有这么大的影响呢?
这其实和“卯”这个字的含义有关。在咱们老祖宗看来,“卯”代表着生长和阳气。就像春天的阳光让万物复苏一样,“卯日”的出现也意味着阳气的旺盛和万物的生长。所以啊,如果七月有三个“卯日”,那就意味着这个月阳气特别旺盛,天气也特别好,对农作物的生长非常有利。
而除了代表生长和阳气之外,“卯”还和时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咱们老祖宗的计时方法中,“卯时”对应的是早晨的五点至七点。这个时间段正是公鸡打鸣、日出之时,也是一天中阳气开始变旺盛的时候。所以啊,“卯日”的出现也就意味着这一天中阳气的旺盛和时间的美好。这样的天气条件对农作物的生长可是非常有利的!
咱们现在虽然有了更先进的科技和设备来预测天气和农作物的生长情况了,但是?咱们也不能忘了这些传统的智慧和经验哦!它们可是咱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就像这个“七月无三卯,遍地起坟头”的老话一样,虽然看起来简单易懂,但是,其中却蕴含着深刻的农业智慧和人生哲理!
总结,说了这么多关于“卯日”和“七月无三卯,遍地起坟头”的事情,你是不是也觉得咱们老祖宗的智慧很厉害呢?那你觉得咱们还应该了解哪些传统的文化和智慧呢?咱们可以一起聊聊。
#长文创作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