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不确定性越来越多,在经历了一波爆雷事件,很多人选择把钱存在银行。
有一则重磅新闻跟大家息息相关,那就是银行存款利率又下调了!
继7月25日六大行集体下调存款利率后,
7月29日,兴业、中信、浦发、民生、广发等10家股份行也“官宣”下调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
经调整,各股份行其1年期及以下的活期存款利率均为0.15%,下调5个基点;
而1年期以上个人定存利率下降幅度在10-20个基点,且呈现出长期限存款利率下调幅度较大的状态。
可以预想的是,银行存款下调,利息也会下降,吸引力将大打折扣。
有的人则选择把钱放在保险上,譬如购买年金险。
这是一种既提供保障,又能实现理财的储蓄险产品。
今天奶爸就和大伙儿简单唠唠,
快速咨询通道,点这里即可:
01
银行存款利率为何下调
众所周知,银行主要收入来源是利息差。
银行先把钱以较高利息借出去,再扣除其中的运营成本,用盈余部分支付存款利息。
最近这两三年,受新冠疫情、动荡的国际局势影响,国内经济增速放缓。
在贷款端,银行要给降低贷款利率、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提供空间。
企业也有动力找银行贷款,用于生产,可以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为经济复苏添砖加瓦。
这一次下调存款利率与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降密切相关。
7月22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迎来下调:
1年期LPR为3.35%,5年期以上LPR为3.85%,均较上月下调10个基点。
贷款利率下行后,如果存款利率保持不变,银行面临的息差压力加大,不利于控制银行负债成本。
越来越多人投资理财理念趋向保守,宁愿把钱存进银行,保本生息。
据央行数据显示,现在国内居民存款数量在持续上升。
2024年一季度住户存款增加了8.56万亿元,若以全国14亿人口来计算,人均多存了约6114元。
降低存款利率,能鼓励大家取钱消费,盘活实体经济发展,稳住宏观经济大盘。
奶爸整理了7月29日12家股份制银行存款挂牌利率调整情况,如下图所示:
问题来了,普通人把钱放银行,存款利率下降有哪些影响?
原来一年期定期利率是1.65%,此次调整后,大部分股份制银行1年期存款利率下调至1.55%。
这意味着,大家能拿到的利息变少了,收益率下降。
02
年金险和存定期哪个收益高
在利率下行的大环境下,我们的钱怎么存,既能保本,收益又能相对高一点呢?
目前国内真正安全稳健的资产配置方式有3种:国债、银行存款、保险。
国债,顾名思义,是由国家发行的债券。
和其它理财产品相比,它有着天然的优势,安全刚兑、收益稳定。
可是,今年超长期国债不容易买。
譬如断发了两个月的国债,于7月份重新上线,总计额度400亿,不到1分钟全部抢光。
剩下的选项还有银行存款和保险。
假设30岁的王先生,手里有50万资金,考虑是存银行生息养老,还是买养老年金险?
来计算下哪种方式更划算,即定期存款和年金险谁的收益高。
1、定期存款
王先生把钱存在银行,考虑到资金流动性,他选择一年期存款。
他打算从60岁开始,每年领7.5万做养老补充。
与此同时,在利率下行的大背景下,同时设定1.55%存款利率始终维持不变。
且来看看,未来几十年本息的变化情况。
如上图,王先生60岁时,银行本息合计79.3万,大约是50万本金的1.6倍。
开头提到,王先生每年打算领取7.5万作为养老金,剩余部分依旧留在银行生息。
这笔钱将在他71岁时耗尽,合计领取90万养老金,但72岁就没得领取了。
2、年金险
假设王先生投保了当下市面上较火的某款年金险产品。
趸交50万,约定60岁起领取年金,这份保单利益演示如下:
在保单前16个年年头,保单处于封闭期,现金价值<已交保费,退保会有本金损失。
相较之下,把钱存在银行,则不存在这个问题,灵活性更高。
直到王先生55岁,该保单的现金价值达到了77.3万,超过了定期存款本息。
在年金领取日时,从60岁起,每年可领取的金额同样为7.5万元。
这意味着,他每月平均能够领取6250元的养老年金,基本能够覆盖衣食住行的支出。
到了70岁时候,保单现金价值还剩下68.9万;若是把钱存在银行已基本耗尽。
若王先生足够长寿,活到105岁,累计可以领取345万养老金!
03
闲钱买年金险好还是存银行好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因人而异,要具体分析。
总的来说,银行存款的灵活性比年金险好;
特别在前期,它的本息比年金险的现金价值更高。
但是,从养老领取的角度来看,年金险比银行存款更有优势;
前者比后者收益更高,可以源源不断地提供现金流。
若是短期内要花的钱,奶爸建议把钱存银行。
虽然国有大行和几家规模大的股份制银行利率已经下调;
但小一点的股份制银行,以及大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还没有发布有关存款利率调整的公告。
如果能接受当前利率,可以考虑换小一点的银行存钱。
当然咯,在利率下行的背景下,相信小银行跟进下调存款利率,也是迟早的事。
另外,也可以继续买货币基金,收益很低,但你要的是流动性嘛。
较长时间内不用的钱,奶爸建议购买储蓄型保险,例如年金险。
短期内不会用到的钱,能锁定收益,对冲一部分通胀压力,提供养老金补充,或规划长期现金流。
不得不说,这个选项真的太香了!
值得一提的是,保险行业是一个利率敏感性行业。
在产品定价、准备金评估以及资产端收益等多个方面与利率水平密切相关。
据财联社报道:传统人身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可能会在8月31日全面下调至2.5%。
预计平安、国寿、太保、新华、泰康、人保、太平这7大家会优先调整,其他保险公司跟进。
虽说市面上还有3.0预定利率产品在手,可已经有低于3%预定利率的新品上线。
若预定利率下调,固定收益类储蓄险保单利益降低,市场吸引力有所下降。
有年金险投保需求的朋友,需要抓住最后一个月的投保窗口期。
04
奶爸总结
由于近几年经济增速放缓,各类资管产品收益率以及存款利率持续下降。
就个人而言,我们要调整好投资心态,降低对投资收益的预期,来进行资产配置。
定期存款和保险都是稳健的理财方式,如果你追求长期收益,相信后者会更合适。
结合行业内各种信号,保险预定利率下调至2.5%的可能性还是蛮高的。
有投保、理财打算的朋友,抓紧时间给自己和家人配置一份年金险,早买早收益。
有任何问题,欢迎点这里咨询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