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见证“百千万工程”乡村实践,采风团走进高明看到了什么?

见证“百千万工程”乡村实践,采风团走进高明看到了什么?

无人机在稻田上空喷洒肥料、漫步在工业园感受绿色脉动、在溪流里嬉戏尽享夏日清凉......8月2日,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市委网信办组织开展金融助力“百千万工程”全民短视频大赛高明区采风行活动,邀请30余名网络达人、摄影爱好者走进高明,用镜头定格秀美风光,展现佛山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的生动场景。

活动当天,采风团一行先后走进吉田村岭南统计文化林、小洞村、明城镇高端新材料产业园和杨和镇西坑支流生态清洁小流域等地,一路上听溪水潺潺、看竹林光影、赏自然风光,实地感受乡村的美丽蝶变。

位于高明区更合镇吉田村的岭南统计文化林是此次采风的第一个站点。今年以来,岭南统计文化林进行扩建改造,已建成占地总面积超过100亩,种植约5.2万株不同品种的竹子,沿途还种有龙眼树、芒果树等,结合当地特色打造出一片绿意盎然的生态空间。“可以感受到眼前一片绿色,生态环境更好了。”作为土生土长的佛山人,自媒体达人谢美茵看到乡村环境越变越美,忍不住夸奖起来。

见证“百千万工程”乡村实践,采风团走进高明看到了什么?

吉田村岭南统计文化林。

走进小洞村的革命烈士纪念堂,许多自媒体达人被在此举办的村企职工子女夏令营活动吸引。作为全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小洞村拥有高明区第一次党代会旧址、大礼堂、革命烈士纪念碑等红色文化场所,不断探索“红色文化+革命教育+生态旅游”乡村振兴新模式。自媒体达人郑韵楠告诉记者,通过此次采风,她更深入了解了当地的红色文化,未来希望进一步传承和推广这些内容。

见证“百千万工程”乡村实践,采风团走进高明看到了什么?

小洞村革命烈士纪念堂。

焕然一新是谢美茵对明城镇高端新材料产业园的评价。产业园针对以往“大、旧、破、乱”等现状,紧扣“绿美、平安、智慧、共享、高效”五个关键词进行改造。活动现场,包括谢美茵在内的网络达人操控着无人机盘旋在园区上空,记录着产业园区的蝶变成果。

见证“百千万工程”乡村实践,采风团走进高明看到了什么?

明城镇高端新材料产业园。

最后一站,采风团一行来到了杨和镇西坑支流生态清洁小流域。曾经因为汛期长期困扰着周边村民,如今已经改造成为利民护民的“生态河”,成为了市民夏季消暑、玩水打卡的新热点。“高明水清、岸绿、景美,能够激发创作者的灵感和热情。”谢美茵表示,她希望用自己的镜头和语言去记录身边的美,挖掘更多好人、好物、好事,向外界讲好佛山故事。

见证“百千万工程”乡村实践,采风团走进高明看到了什么?

杨和镇西坑支流生态清洁小流域。

据了解,金融助力佛山市“百千万工程”全民短视频大赛启动以来,全民参与热情高涨,截至7月底,全网发布作品超1800条,全网话题播放量超5000万次。接下来,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市委网信办将继续组织开展采风行活动,进一步激发大赛创作活力,全面展示“百千万工程”带来的崭新变化。

文图 |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见习刘祖凤 实习生庞韵儿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