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影视学院院长谈人才培养:与产业必存缝隙,我们要让缝隙变小

作者:南方都市报
影视学院院长谈人才培养:与产业必存缝隙,我们要让缝隙变小

光影之梦4

2021年4月,广东省文学评论基地位于广东财经大学佛山校区、光彩湾区影视产业学院推出新媒体影评节目"跟着医生看电影",迈出了打造艺术评论高地的第一步。近日,南都记者采访了广东财经大学湾区工业影视学院院长贾毅教授,畅谈如何培养高校人才与行业紧密对接,如何为湾区影视评论打开新局面。

"三品教育"

教学、创造、科研、产业融合

代表作品:《武汉救援的日子》

"当时,由于疫情爆发,学生们被分散到各地,克服自己不在同一空间的困难,完成广播剧的创作。为了使情绪调动,音调趋同,达到统一,经常出现4、5倍的重新录制情况。"

2021年春,广东财经大学联合广东广播电视台联合创作的疫情防控系列《助战武汉日》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出版的2020年主题重点出版物。它由湾区影视产业学院院长贾毅、副校长张伟、著名演员马晓轩等高校教师带领,根据广东医护人员的日记来写剧本,十几名师生一起表演和制作。

影视学院院长谈人才培养:与产业必存缝隙,我们要让缝隙变小

"当时,因为疫情爆发,同学们分散在各地,克服自身困难,不在同一空间里完成广播剧的创作。贾毅说,例如,一个双人对白配音,要求学生A单独录制一行的一侧,学生B单独记录行的另一侧,然后由剪辑师将两者结合在一起,以对话的形式进行。为了使情绪调动,音调趋同,达到统一,经常出现4、5倍的重新录制情况。

在广播剧的制作中,老师们参与录音、配乐、角色扮演等方面的整体把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实践,并共同解决该剧的医学专业术语是否准确、情境把握是否恰当等等。

在学生创作的日益突出的优秀作品背后,学院全面构建了教学与产业融合、创造与产业融合、科研与产业融合的"三品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研融合一直是高校发展与教育的重点,如何落实光彩湾影视产业学院的细节?

影视学院院长谈人才培养:与产业必存缝隙,我们要让缝隙变小

贾毅教授,广东财经大学湾区产电影电视学院院长

贾毅介绍,在产学融合方面,学院实现了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资源等方面的整合与产业的对接。除了引入知名导演和制片人进入课堂创作系列课程,打造系列品牌课程外,学院针对行业前沿影视制作管理方法,特别是基于互联网管理工具的制作管理系统,如阿里影业开发的云尚电影, 正在与阿里影业合作编制教材《数字影视制作管理》,"这样的数字化制作管理系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群体使用,我们的学生将这套教材与制作系统配合使用后,可以与接收系统的企业无缝合作。

在制作和整合方面,学院与政府和影视企业密切合作。广播剧《助战武汉的日子》的成功,鼓舞了学院的师生们,最近动画生也制作了相应的动画,让广播剧更加生动,在新媒体平台上再次传播。学院为佛山市三水区制作了第一部地方文化大队宣传片《寻三水》,出版了文学旅行画小说《爱进》等。

在产学研融合方面,高校师生对于影视产业本身需要解决的问题,用科研成果和产业互动,参与编制广东省电影产业"十四五"规划,完成大湾区影视产业电影保障战略实施方案, 佛山市推动影视行业发展专项资金可行性研究报告。

现实差距

如何缩小差距?

"人才发展与行业之间必须有差距,我们需要让它尽可能小。贾毅指出,培养优秀影视人才的关键在于教师实力雄厚,学生有丰富的实践机会,因为学生需要高水平的老师带领参与实践。但这往往是一个两难的境地,"技术很好,也具有这么高的学历,也愿意进入这个行业,在高校工作的人很少。"

广东财经大学佛山校区位于佛山三水森林公园,学校利用2017年东风南方影视中心创办的文化创意旅游学院。"文化创意是一个很大的方向,我们一直在将学院的工作重点转向电影和电视。贾毅表示,2020年7月,为了配合佛山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影视产业合作试验区,广开市佛山市委宣传部立足于文化创意旅游学院、大湾区影视产业学院。

影视学院院长谈人才培养:与产业必存缝隙,我们要让缝隙变小

广东财经大学湾区影视产业学院正式揭牌

在这里,学生从小就开始参与影视的创意实践,贾毅说,学院在课程中,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的核心课程,比如动画学生一年级的实践课程和基础课程同时进行,让学生在扎实的基础上同时进行创作实践。仅仅学习了一个学期,今年春节前,学生们就制作了一系列微动画来祝贺中国新年。"现在我们正在探索一种模式,即影视公司将他们的创意制作过程或产品的一部分带到学校,由老师指导学生,校企共同培训学生。

影视学院院长谈人才培养:与产业必存缝隙,我们要让缝隙变小

湾区影视产业学院完成佛山三水首部文化大队宣传片

2020年9月,光彩湾区影视产业学院迎来了第一批理科,这160名影视新人正在学习动画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今年秋天,15名影视硕士生将加入学院的大家庭。从明年开始,学院将招收影视编剧本科生,同时扩大硕士学位规模,此外,光彩相关影视专业可并入湾区影视产业学院。

"学院未来将根据整个影视链条培养人才。贾毅表示,本科以影视编剧专业培训前期编剧人才、动画专业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培训中后期拍摄、制作人才,学院未来将开设电影专业,强化影视人才综合加工能力。研究生,学院将响应市场需求导向,培养影视创作、影视制作和电影管理三个方向的人才。

他建议影视学院与政府或大型企业共建一座影视产业大厦,引进影视企业大厦,低级为大学教学,高水平为企业办公,同时企业设立实践课程供学生学习、实习,使课堂教学和产业实践在一栋楼内完成。

艺术舆论

建设广东省文艺评论基地

引领主流价值观

特色项目:"跟随医生去看电影"

"学院的老师以4-5人为一组,每集需要20天来分析多部电影,编写,主持,制作等等。

2021年4月,广东文学评论基地暨新媒体影视评论节目启动仪式在广东财经大学佛山校区举行,广彩湾影视产业学院与广东省文学评论家协会、广东省电影人协会联合推出新媒体影评节目《与医生一起看电影》。

影视学院院长谈人才培养:与产业必存缝隙,我们要让缝隙变小

广东财经大学党委书记郑贤超当场表示:"光彩将全力支持湾区影视产业学院打造这一基地,重点发展影视艺术,引导公众审美,引领主流价值观,构建艺术舆论新生态为己任, 将其建设成为'立足佛山,服务大湾区,面向世界'的艺术评论高地'。"

贾毅说,《跟着医生看电影》是一档由影视医生团队领衔的影视评论节目,是大众的主流价值观。节目将继续推出重大文艺评论,引导公众欣赏主流好片,在主流媒体、影视平台和B台放映。"学院的老师以4-5人为一组,每集需要20天来分析多部电影,编写,主持,制作等等。

虽然广东是全国最大的售票仓库,但影视行业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把2016年到2020年票房排名前50位的国产电影统计在内,真正属于粤港澳内城合作的电影寥寥无几。贾毅说,湾区的影视公司仍然更多地与北京的公司合作。这与北京作为国内影视中心有关,但要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同时通过政策激励。

目前,香港仍然是影视人才最有利的地区,广东省、深圳、广州和佛山,影视产业实力雄厚。广东能和北京、浙江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广东的影视机构、行业人才也少,这给电影制作带来了很多不便,也给拍摄成本提高了。"但广东在技术和动漫方面有优势,应该好好利用。

撰稿:南都记者 周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