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巨鹿之战的十个真相

01巨鹿之战前,章邯达到自己战功的顶峰

章邯率骊山役徒和少量正规军临时拼凑起来的秦军不仅将进入关中的陈楚义军赶了出去,而且在关东大杀四方。先后灭掉了陈胜的张楚政权、魏咎的魏国、击杀齐王田儋、楚军领袖项梁、攻破赵都邯郸,把张耳和赵王歇赶入巨鹿城。巨鹿之战后,章邯败多胜少。

在楚汉争霸中,作为雍王的章邯首先遭到汉王刘邦的攻击,困守都城废丘。但章邯的军事能力还是非常强的,在汉兵水灌废丘,章邯自杀前,胶东王田市、济北王田安、辽东王韩广先后被杀;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西魏王魏豹、河南王申阳降汉;常山王张耳奔汉;殷王司马卬为汉军所俘、齐王田都奔楚,在项羽分封的十八路诸侯中章邯算坚持的比较久的。

02秦北方军团去向之谜

胡亥矫诏赐死公子扶苏和大将蒙恬时,蒙恬曾对扶苏说,陛下让臣率三十万众守边。

秦北方军团实力庞大,秦末时,强大的北方军团怎么不见踪迹了呢?

其实不是他们坚守北方边境,坐看风云起,而是他们已经被分批派往内地镇压义军了。蒙恬被收监后,北方军团由裨将王离接管。围攻巨鹿的部队就是王离的部队,由此可知,北方军团的精锐主力被王离带到关东地区平乱来了。随着巨鹿城下王离部队被围歼,秦北方军团被打残。

巨鹿之战的十个真相

03章邯与王离的关系之谜

章邯与王离的关系似乎并不友好。

王离的爷爷王翦位列战国四大名将,父亲王贲也是秦国名将,爷爷和父亲两人灭掉了除韩国之外的其余五国。

王离与蒙恬均出身名门望族,属于始皇帝倚重的重要勋贵将领,长期手握重兵,雄据一方,蒙恬自杀,王离虽未遭殃,但仍难免有兔死狐悲之感。

章邯则是在秦朝内部权力斗争中由少府转而成为统兵大将,权威显赫,是二世眼中的红人,是耀眼的政治新星。章邯命令王离围攻巨鹿,同时又给予其粮饷支持,说明王离受章邯节制。但章邯对王离的支持显然没有尽全力。甬道被截断,导致王离军缺粮;章邯军退却,导致诸侯援兵才敢放心地出击王离部队。后来二世多次派使者向章邯问责,其中就有救援王离不力的因素。

巨鹿之战的十个真相

04项羽与楚怀王之间的恩怨之谜

听到项梁被秦军所杀的消息,楚怀王是又惊又喜,惊的是楚军的顶梁柱倒了,楚军群龙无首,楚国名义上是楚怀王说了算,实际大家都知道项梁才是当家人。

当家人去世了,家里肯定是要乱一阵的;当然地球缺了谁都照样转。在沉痛哀悼楚军的伟大领袖项梁去逝的同时,楚怀王也欣喜异常,他这个媳妇终于熬到头了,楚国有机会重回他们楚国王室手中。

秦军主力都在关东平乱,关中地区兵力空虚,只要能通过函谷关或者武关,关中地区将是一马平川。项羽请求率军西进直捣咸阳,楚怀王否决了他的请示,而是派刘邦西进,同时把项羽明升暗降。

项羽原以为叔父去世后,叔父的位置应由他继承,不料楚怀王却任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领兵去援救赵国,并命令各路部队都归宋义统领。

宋义率领军队到达安阳后,停了下来。项羽提出要迅速渡过黄河,内外夹击秦军。宋义否定了项羽的提议,说要让秦赵相斗,等他们一方打输,另一方打残,自己再收拾残局。

两人对作战策略有分歧是很正常的现象,但宋义接下来却说:“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运筹策,公不如义。”并下令曰:“有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

这是对项羽的羞辱和赤裸裸的威胁。

项羽敢杀掉宋义,是因为项羽不是一个人,他获得了项氏家族和项梁带出的江东子弟的支持。早一天杀掉宋义,项羽就能够接手项梁的军事和政治遗产,成为楚国真正的话事人,结果确如所料,项羽矫诏杀掉宋义后,楚怀王只得任命其为上将军,但两人的关系自此恶化。

巨鹿之战的十个真相

05 张耳、陈馀的塑料兄弟情

张耳和陈馀二人结拜为生死兄弟,由于不愿事秦,在秦灭魏后,一起隐姓改名共同逃亡。在秦始皇统治天下的十余年间,两人同生死、共患难,兄弟情深让人可歌可泣。陈胜起事后,两人一同去拜会陈胜,得到任用,然后共同开拓在赵国的事业。

期间赵国名义上先后由赵王武臣和赵王赵歇主政,但实际权力掌握在二人手中。当张耳和赵王歇被困巨鹿城内时,陈馀从常山收集了几万人的队伍驻扎在巨鹿的北面。张耳多次向陈馀求援,陈馀却拒绝进攻秦军。

过了几个月,张耳派陈泽去责备陈馀:“当初我和你结为生死之交,而今你拥兵数万,却不肯出手救援,赴难同死的精神在哪里啊!”

陈馀则回答:“我觉得去了也是死。我之所以不和张耳同归于尽,是为了要保留实力将来好为赵王、张耳向秦军报仇。”

但陈泽坚持要陈馀一同去死,陈馀当然不干,便给陈泽五千人让他先去试试秦军的力量,结果是羊如虎口,帮秦军打怪升级了。

后来巨鹿之围被解后,张耳怀疑陈泽为陈馀所害,陈馀赌气把印信绶带解下塞给了张耳;张耳趁机接收了陈馀的军队,陈馀怨恨张耳的不辞让,带着自己的亲信几百人走了,从此兄弟反目。

巨鹿之战的十个真相

06张耳、张敖的父子情

父亲被困巨鹿,作为儿子的张敖从代地募到士卒一万多人,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但张敖作为未来的赵王,刘邦的女婿,也担心自己的队伍被团灭,只好忍辱负重,默默等待进攻秦军的良机。

老话讲智子疑邻,自己孩子不进攻秦军是理性客观,结拜兄弟不进攻秦军则是薄情寡义。后面赶来救赵的齐军、燕军也有样学样,纷纷在陈馀军队的大营旁安营扎寨,忍辱负重,默默等待进攻秦军的良机。

07不一般的齐、燕援军

齐王田儋被章邯攻杀后,齐国内乱,齐人立末代齐王田建的弟弟田假为王,田儋的弟弟田荣不服气,起兵把田假赶走。田假逃到楚国后,田荣立田儋之子田巿(fu)为齐王,并要求楚国交出田假,楚国根本不理会他的无理要求,作为报复,等楚怀王要求各路诸侯一块救援赵国时,田荣拒绝出兵。田荣拒绝出兵,但齐国有人愿意,齐将田都背叛田荣带领部分齐军来到巨鹿城下与秦军对峙,田都后被项羽封为齐王(临淄王)。

在项羽破釜沉舟渡河救赵时,末代齐王田建的孙子田安攻下济北数城,并率所部投奔项羽。田安后被项羽封为济北王。想不到吧,田安是新朝开国皇帝王莽的直系先祖。

燕王韩广派大将臧荼率军救援赵国,巨鹿之战后臧荼追随项羽入关,后被项羽封为燕王,不久灭掉项羽封的辽东王韩广,占有了燕、辽两地。臧荼有一个孙女叫臧儿,臧儿有一个外孙叫刘彻,人称汉武帝。

巨鹿之战的十个真相

08巨鹿之战的本质是粮食争夺战

打仗打的是后勤供应,谁粮食充足,士兵吃得饱饭才有力气干活。

眼看巨鹿城内的存粮越来越少,张耳是忧心如焚;围城的王离也在为粮食发愁。当时整个关东地区遍地烽火,关东人民把秦军看成侵略军,是秦国鬼子,这种情况下想从当地征粮非常不现实。

秦军海量的粮食主要是从关中长途运送到前线的。章邯驻军在棘原,主要负责为王离输送军粮,为此专门修筑甬道连接黄河,前期甬道确实保障了王离军能够吃饱喝足,战斗力爆满。后期项羽派部队截断章邯所修的甬道,使王离的军队粮食短缺,士兵吃不饱,战斗力直线下降。

09 破釜沉舟的真相

项羽率全军渡过黄河后,把乘坐的船只凿沉,把锅碗砸碎,只携带三天的口粮,以此表示军队将决一死战,毫无退还之意。楚军如虎狼之师,以一当十,大败秦军,楚军的勇猛战力让各路诸侯惊恐不已。

项羽带领的是大军,通常军队数量与质量成反比,小股部队可以称是精锐,不断有新人加入的楚军大部队都是精锐是说不过去的。

破釜沉舟万一没有打败秦军,怎么办?搞孤注一掷吗?

项羽是军事家,不是赌徒,他已经谋划好了,只要能做到兵贵神速,就能够断粮道、退章邯、灭王离。

沉船是为了防止为秦军所用,避免秦军利用船只为王离输送补给。丢掉瓶瓶罐罐是为了轻装上阵,加快行军速度,打秦军一个措手不及。章邯、王离和粮道构成了两点一线,破巨鹿之围需要断粮道,打粮道可能会被章邯和王离前后包抄。得到粮道被毁、章邯回守棘原的消息,望着有如神兵天降的楚军,看着身边饿的有气无力的部下,王离有了一种要变天的预感。

10 - 巨鹿之战项羽最大的收获

看到王离的军队被虐,周围的各路援军也纷纷痛打落水狗。楚军三天的口粮还没吃完,王离的部队就被全歼,王离被俘,巨鹿胜利解围。

打仗靠的是实力,巨鹿之战项羽最大的收获是实力大增,救援赵国的各路诸侯的军队全部被项羽收编。之前各路诸侯互不统属,而今全部听从项羽的号令,以项羽为首的军事集团的实力已经远超当时任何一个王国的军事实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

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