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读者,作者收入微薄,不得不在文中加入5秒广告,观看5秒后即可免费阅读全文。写作不易,感谢各位观众老爷的理解与支持!!
2011年,湖北武汉,一位痛失爱子的老父亲,一纸诉状递到了法院,状告的对象,竟然是赫赫有名的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医院。
有啥深仇大恨,让这位年过花甲的老人,不惜一切代价也要讨个说法?
事情还要从他那优秀的儿子,一位34岁的医学博士郑勇(化名)说起。郑勇在短短11天内,5次捐献精子后,竟然离奇猝死。
医院轻飘飘一句“猝死”就想要打发这位痛失爱子的父亲,可是老父亲却执着地认为,儿子的死另有隐情,他坚持索赔400万,甚至悲愤地说出:“农村一头牛都能卖10万,难道我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博士儿子,还不如一头牛值钱吗?”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今天我们一起看看这个悲伤的故事。
天之骄子,捐精救人却命丧黄泉
郑勇打小就是村里出了名的好孩子,七八岁,正是和小伙伴们满山疯跑的年纪,可郑勇却懂事得让人心疼。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帮着家里干活,割猪草、喂鸡鸭、洗衣做饭,样样都做得有模有样。
“勇子这孩子,真是太懂事了,长大后肯定有出息。”村里的大妈大爷们,总是忍不住夸赞道。
每当这时,郑勇的爸爸老郑头,脸上总是乐开了花,可心里却五味杂陈。他知道,家里穷,孩子懂事是好事,可也让他这个当爹的更加心疼。
老郑没什么文化,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他最大的希望,就是儿子能走出大山,不要再像自己一样,一辈子困守在这穷山沟里。
郑勇也明白父亲的期盼,他知道只有读书,才是唯一的出路。所以晚上,他就是捧着书认真学习。
“一定要考上大学,走出大山,让爸妈过上好日子。”郑勇在心里暗暗发誓。
功夫不负有心人,郑勇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华中科技大学的医学专业,成了村里第一个大学生,也成了全村人的骄傲。
“咱们村终于出了个大学生了,老郑头,你可是享福喽。”村里人纷纷向老郑头道贺。
老郑头笑得合不拢嘴,眼睛却湿润了。
大学期间,郑勇更是像上了发条一样,学习、做实验、泡图书馆,恨不得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
7 年的寒窗苦读,郑勇终于成为一名优秀的外科医生,生活也慢慢好了起来。
但是谁也没想到,命运它给了郑勇一个充满希望的开始,却在他人生最美好的时候,开了个残忍的玩笑。
2011 年 2 月 12 日,这个原本平凡的日子,却成了郑勇生命中的最后一天。那天一早他就去到了华科大附属医院的捐精室。
捐精对他来说,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在之前的11天里,他已经捐了四次,都很顺利,可这第五次他却迟迟没有从捐精室里出来。
一开始,医护人员并没有太在意,以为他只是需要更多的时间。直到过了很久,依然不见他出来,同事们才觉得有些不对劲。
大家打开捐精室的门,却看到郑勇已经瘫倒在椅子上看起来十分糟糕,脸色苍白,呼吸微弱,好像已经没气了。
医院里顿时乱成一团,医护人员七手八脚地将郑勇抬上手术台,但是一切都已经太晚了。
郑勇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而在医院的电话打到老郑那里时,他根本没办法相信。好端端的,人咋能没了呢?
34 岁风华正茂的年纪,竟然会因为“猝死”而死了?难道仅仅是因为捐精?
疑点重重父亲不断找寻真相
自从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他就像是丢了魂儿似的,成天在村子里晃悠,嘴里念叨着:“这不可能,不可能啊……”
村里人看着都心疼,谁不知道老郑家的宝贝儿子郑勇,那可是华科大的医学博士,前途无量啊,怎么就突然没了呢?
老郑心里跟刀割似的,他一遍遍回忆着儿子生前的点点滴滴,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我儿子身体倍儿棒,打小就没生过啥病,感冒发烧都很少见,更别说啥心脏病了。”老郑跟村里人念叨,“他可是医生,自己身体有毛病能不知道?”
老郑越想越觉得蹊跷,医院那句轻飘飘的“猝死”,也越想越不可能。
“不行,我得去医院问个清楚,我儿子不能就这么不明不白地没了。”老郑猛地一拍大腿,下定了决心。
他坐上了去武汉的班车。一路上他脑子里乱哄哄的,咋也想不通事情到底咋回事。
到了医院,老郑顾不上休息,直接冲到院长办公室,质问为什么自己儿子会死。
面对老郑的质问,医院方面却显得十分冷淡,只是反复强调郑勇是自愿捐精,医院的操作没有任何问题,还拿出了一份郑勇签字的协议。
老郑看着那份协议,气得浑身发抖,难道这协议就能证明我儿子是自愿去死的吗?
老郑心里清楚,医院这是在推卸责任,他不能就这么算了。
他开始四处奔走,找律师咨询,查阅相关资料,甚至跑到其他医院去打听情况。他就不信,自己一个老农民,还斗不过这些穿白大褂的。
老郑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这场维权行动中,一趟趟地往返于武汉和老家之间,收集到的证据资料,转眼就堆满了整整一箱子。
各执一词, 法庭交锋难断是非曲直
2011 年 9 月 11 日,老郑一大早就到了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准备打这场官司。他手里紧紧地攥着一个黑色人造革公文包,看得出来用了很多年,包边都磨出了毛边。
老郑说不出什么大道理,但他就是觉得儿子死得不明不白,医院得给个说法。
开庭了,老郑走进法庭,他想起儿子,这个从小懂事孝顺,学习又好的娃,心里就一阵绞痛。
他翻着自己整理的证据,有些是儿子生前的体检报告,有些是医院的捐精流程,还有一些是专家关于捐精风险的论文,虽然整理得乱糟糟的,但他尽力了。
老郑控诉医院,说儿子身体一直很好,不可能无缘无故猝死,肯定是医院在捐精过程中操作不当,或者隐瞒了什么。
他情绪激动,说到伤心处,老泪纵横,旁听席上不时传来啜泣声。
医院律师倒是很淡定,他搬出一堆法律条文,说郑勇是签了协议,自愿捐精的,医院的流程也符合规范,没有责任。
他还拿出郑勇生前的体检报告,说他身体没问题,猝死可能是自身原因,跟医院无关。
老郑听得一头雾水,他哪懂什么法律条文啊,他只知道儿子没了,而医院却在推卸责任。他无力地反驳,却说不出什么有力的证据。
最后法院判医院赔偿老郑头 19 万,这跟老郑头预想的差太远了,他不能接受这个结果,决定上诉,索赔400万。
结果二审依然维持原判。老郑彻底绝望了,19 万块钱,买不回儿子的命,也买不回公道。
其实他在事后一直在想,儿子为啥要参加这个捐精呢,要是不参加是不是一切都不会发生。
其实在2010年精子库试运营刚刚在武汉开始,很少有人参加,而作为医生的郑勇自然知道捐精其实对于造福人类可是一件好事,或许是作为医生的使命感,让他冲在了第一线,没人捐,那就自己上,可是谁也没想到,竟然就因为这次捐精,他却把自己的命都搭进去了。
留下深刻的教训
郑勇就这么死了,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议论点,有人说,这小伙子真是可惜了,年纪轻轻的,就这么没了。也有人说,这捐精还能要命?医院是不是在糊弄人?还有人说,老郑也真是可怜,白发人送黑发人,还打不赢官司,这世道,哎……
郑勇的悲剧,确实让人唏嘘,也让人反思。捐精,本来是件好事,怎么就变成了夺命符,是天灾,还是人祸?
有人说,郑勇太拼了,又是工作又是学习,身体早就透支了,捐精只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也有人猜测医院肯定有问题,为了完成指标,对捐献者的身体状况审查不严,或者操作不规范,才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众说纷纭,真相却依然扑朔迷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