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光辉历程 续写时代华章
——写在中国共产党建党 103 周年及建军 97 周年之际
2024年7月19日
李恒清
在悠悠历史长河中,岁月如诗,值此中国共产党建党 103 周年及建军 97 周年之际,我们怀着十分崇敬与豪迈之情,回顾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展的光辉历程,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续写时代华章。
回首103 年前的旧中国,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恰似一盏明灯,照亮了民族解放的征途。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乃开天辟地之大事。自此,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从南湖红船的扬帆启航,到井冈山的星星之火;从万里长征的艰难奋进,到抗日战争的硝烟弥漫;从解放战争的波澜壮阔,直至新中国的成立,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坚定的信念、无畏的勇气和卓越的智慧,以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的精神,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引领着中国人民砥砺前行。
1921 年 7 月,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 106 号和浙江嘉兴南湖的红船上,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标志着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初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反动势力的残酷镇压、内部思想的分歧、物资的匮乏等等,都没有阻挡共产党前进的步伐。早期的共产党人在黑暗中摸索前行,他们怀揣着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崇高理想,勇敢地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秋收起义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在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让广大农民获得了土地,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大义为重,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全国人民一起浴血奋战,为抗击日本侵略者做出了巨大贡献。经过八年的艰苦抗战,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尊严奠定了坚实基础。解放战争时期,党领导人民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了新中国,人民从此当家作主,成为国家的主人。
新中国的成立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激励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国历史的崭新纪元。它终结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对中国各族人民的压迫与剥削,中国人民翻身作主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虽然经历了曲折,但党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断总结 经验教训,推动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从“一五”计划到“十四五”规划,大陆逐步构建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科技创新领域,“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导航等重大成果令人瞩目。大陆已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第一货物贸易大国、第一外汇储备大国。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斐然,高铁网络纵横交错,高速公路四通八达,桥梁隧道跨越险阻,三峡大坝、南水北调等大型工程闻名于世。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昌盛。脱贫攻坚全面完成,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铸就了又一个永载史册的伟大奇迹。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美丽中国建设稳步推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总量仅次于美国。中国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引擎,在国际贸易、投资、金融等领域的影响力日益增强,推动了全球经济格局的多元化和平衡发展。
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人民军队的诞生与党的领导紧密相连,密不可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深刻地认识到必须建立一支由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极端重要性。回顾人民军队的发展历程,党的领导如明灯照亮前行的道路,如舵手把控前进的方向。在党的领导下,人民军队不断发展壮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的保障。
1927年8月1日,南昌城头一声枪响,拉开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大幕。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从此,自此,这支人民的军队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南征北战,浴血奋战,踏上了波澜壮阔的发展征程,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不朽功勋。
八一南昌起义后,人民军队在党的领导下,历经艰辛,不断发展壮大。秋收起义后,毛泽东领导起义军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在根据地建设中,人民军队不断积累战斗经验,发展壮大自身力量。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队伍在反“围剿”斗争中不断成长。尽管面临着敌人的优势兵力和残酷围剿,但红军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灵活的战术,多次取得胜利。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适合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战术,如游击战、运动战等。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大义为重,积极倡导并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创建了众多抗日根据地,广泛发动群众,开展人民战争。平型关大捷中,八路军首次集中较大兵力成功伏击日军,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在整个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作战 12.5 万余次,歼灭日伪军 171.4 万余人,为夺取抗战的最终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军队在战略防御、战略进攻和战略决战中展现出强大的战斗力。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推翻了国民党的统治,建立了新中国。在战火的洗礼中,人民军队逐渐成为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能打胜仗的强大军队。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军队肩负起保卫国家安全、维护领土主权完整的神圣使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以顽强的战斗意志和高超的战略战术,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为国家赢得了尊严和和平。志愿军战士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与敌人殊死搏斗。上甘岭战役中,敌我双方反复争夺阵地达 59 次,志愿军击退敌人 900 多次冲锋,彰显出顽强的战斗意志此后,人民军队在边境自卫反击作战中,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在和平建设时期,人民军队积极参与国家经济建设和抢险救灾等任务。1998 年抗洪救灾,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投入兵力 30 多万人,营救和转移群众 230 多万人;汶川地震发生后,十几万大军迅速奔赴灾区,冒着余震危险,从废墟中拯救出无数生命。
进入新时代,人民军队在习近平强军思想的指引下,践行“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深入推进改革强军,加快军事现代化建设。武器装备实现跨越式进步,新型战机、战舰、导弹等先进装备陆续列装部队。卫星导航、电子对抗、网络作战等新型作战力量的发展,使军队的作战手段更加多样化、智能化。同时,踊跃参与国际维和、人道主义救援等行动,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扎实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军地双方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广泛合作,各地通过完善政策法规、加强宣传教育、开展走访慰问等活动,营造浓厚的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氛围。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发展,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为重要的事件之一,它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书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篇章。而人民军队捍卫着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捍卫着人民的生命财产,是维护国家和平和人民利益的钢铁长城。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的国家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跨越。这一切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离不开人民军队的坚强守护。
在新的征程中,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拥护党的领导,铭记党的光辉历史,继续传承和发扬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让中国共产党的旗帜在中华大地永远飘扬,让人民军队的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形象永远闪耀!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昂扬的斗志,共同谱写新时代的壮丽篇章!
作者简介:
李恒清,男,现任祥云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四级调研员,原首任祥云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
编辑: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