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翟元斌‖从陈振探究“跟着庄仕华学雷锋志愿服务中队”的身份认同

翟元斌‖从陈振探究“跟着庄仕华学雷锋志愿服务中队”的身份认同

2024年7月20上午,跟着庄仕华学雷锋志愿服务中队——盘锦地区总队第一次筹备会议在中共盘锦市委社会工作部会议室举行,会议由中国好人、当代雷锋志愿者服务团盘锦分团团长陈振主持。陈振即席发言,激情澎湃。

视频加载中...

“我是当代雷锋庄仕华志愿者服务团副团长盘锦分团团长。现在还是跟着庄仕华学雷锋志愿服务中队盘锦地区总队长。我在这里向大家发出三点号召:

第一,让我们以当代雷锋庄仕华为榜样,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小事儿做起,把小事儿当大事儿干,踏踏实实把正在做的事情做好,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成就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

第二,让我们像当代雷锋庄仕华那样,用爱心温暖弱势群体,用奉献创造美好生活,服务时代,不负华年,不愧自己的宝贵人生,做一颗闪闪发光的螺丝钉。

第三,让我们跟着当代雷锋庄仕华学雷锋,永远听党话跟党走,把精力放在努力读书学习上,放在磨砺品格上,放在为人民服务做好事上,共同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一起学雷锋,一起学庄仕华,一起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从陈振的即席发言中,我们得以窥见跟着庄仕华学雷锋志愿服务中队成员的身份认同。这段发言不仅揭示了成员们对于志愿服务精神的深刻理解,更展现了他们在实践中所秉持的价值观和使命感。通过对陈振发言的深入剖析,我们可以进一步理解这支中队如何在跟着庄仕华学雷锋过程中,将雷锋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身份认同。

一、关于身份认同

身份认同是指个人对自身在社会和文化中的定位和认知,包括与特定社会文化的认同、个人属性、历史文化和发展前景等方面的自我认知和描述。这一概念在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都有广泛研究。

身份认同不仅仅涉及个人心理层面,更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从个体的角度来看,身份认同可以分为自我身份认同和社会身份认同两个方面。自我身份认同强调个人的心理和身体体验,以自我为核心;而社会身份认同则强调人的社会属性,例如民族、族群、性别等。

社会认同理论由亨利·塔菲尔和约翰·特纳等人提出并加以完善,该理论认为,社会认同由类化、认同和比较三个基本历程组成。类化是指人们将自己编入某一社群;认同则是认为自己拥有该社群成员的普遍特征;比较是评价自己认同的社群相对于其他社群的优劣、地位和声誉,通过这三个过程,人们抬高自己的身价和自尊。

二、关于跟着庄仕华学雷锋志愿服务中队的身份认同

1、组织背景:隶属于官方组织,具有较强的政治背景。

跟着庄仕华学雷锋志愿服务中队,是伊宁市在创建雷锋城过程中组建的以当代雷锋庄仕华的名字命名的志愿服务组织。

据新华社报道,2024年2月6日,伊宁市举行创建雷锋城“跟着庄仕华学雷锋志愿服务中队”集中授旗仪式,伊宁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黄伟等市领导为市卫健委、教育局、公安局、公交集团100多个“跟着庄仕华学雷锋志愿服务中队”授旗。授旗仪式上,当代雷锋庄仕华发表了感言。

2024年7月2日,跟着庄仕华学雷锋主题活动暨庄仕华中队授旗仪式在四川简阳召开,伊宁市专门给大会发来贺信。并且给辽宁抚顺团队发来贺信,祝贺组建新疆域外第一支跟着庄仕华学雷锋志愿服务中队。

2、政治属性: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听党话跟党走。

陈振即席发言有这样一段,“跟着当代雷锋庄仕华学雷锋,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共同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表达出“跟着庄仕华学雷锋志愿服务中队”所具有的强烈的政治信仰。

据新华社报道,“庄仕华,作为当代的道德模范和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分子,他的名字与雷锋紧密相连。多年来,庄仕华无私奉献,积极参与各类公益活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的雷锋精神。他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也激励着更多的群众加入到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中来。

伊宁市选择以庄仕华的名字命名志愿服务中队,就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雷锋精神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得到传播和实践。”

志愿服务是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志愿者们通过无私奉献和积极参与,为社会贡献了巨大的力量。无论是“跟着庄仕华学雷锋志愿服务中队”,还是一般志愿者,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内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跟着庄仕华学雷锋志愿服务中队”作为志愿服务的特殊群体,以其独特的政治属性和精神风貌,竖起志愿服务领域的一面旗帜,在政治觉悟和行动力上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风采。

“跟着庄仕华学雷锋志愿服务中队”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忠诚。在志愿服务中积极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执行和维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权威性。

3、价值取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利他。

“让我们跟着当代雷锋庄仕华学雷锋,把精力放在努力读书学习上,放在磨砺品格上,放在为人民服务做好事上。”这是陈振发言的又一个重点。

“跟着庄仕华学雷锋志愿服务中队”,以当代雷锋庄仕华名字命名,彰显以“当代雷锋”庄仕华为榜样,其团队成员受到当代雷锋庄仕华的直接影响和指导,其个人事迹和优秀品质对团队成员有极大的激励作用。“跟着庄仕华学雷锋志愿服务中队”非常明确地将庄仕华优秀品质作为团队的核心价值观,致力于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

“跟着庄仕华学雷锋志愿服务中队”在践行庄仕华精神方面,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和深度。

4、独具匠心的活动

“跟着庄仕华学雷锋志愿服务中队”的活动,紧密围绕“跟随庄仕华学习雷锋精神”的核心主题,广泛深入到扶贫济困、教育支援以及环境保护等多个重要领域。这些活动的目的是全方位培育青少年的雷锋精神,通过庄重的授旗仪式等形式,正式表彰那些在此过程中表现卓越的集体与个人。

这些活动不仅让青少年深入了解和学习庄仕华将军的优秀品质,更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价值观。将这种精神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努力成为有益于社会、有责任、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同时,这些活动也激励着更多的单位和个人积极参与跟着庄仕华学雷锋,共同传承和发扬雷锋精神,为社会注入更多的正能量。

5、深远的品牌影响力

由于当代雷锋庄仕华个人影响力显著,"跟着庄仕华学雷锋志愿服务中队"的活动经常吸引众多社会目光和支持,从而构建了独特的品牌效应。这一趋势不仅激发了新疆本地众多学校和社会组织的参与热情,还吸引了全国多个省市的广泛加入,使得活动的覆盖范围极其广泛。

通过全国性的活动组织和合作,该志愿服务品牌在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了显著提升。这一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深远影响力的学雷锋志愿服务品牌,为社会树立了积极向上的榜样。

三、“跟着庄仕华学雷锋志愿服务中队”在身份认同方面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跟着庄仕华学雷锋,这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行动表现,更是一种内在的精神追求。陈振在发言中强调,每个人都应将当代雷锋庄仕华作为楷模,积极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之中,通过勤劳的双手书写属于自己的人生华章。他呼吁大家用奉献的精神创造美好的生活,服务时代,不负华年,无愧于自己的宝贵人生,成为一颗永不磨灭、闪闪发光的螺丝钉。这种精神追求不仅使人们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找到了自我价值的实现,也让他们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身份认同。

“跟着庄仕华学雷锋志愿服务中队”在身份认同方面展现出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这一身份不仅是雷锋精神的传承,也体现了队员们对高尚品德和崇高目标的矢志追求。庄仕华中队通过举办授旗仪式、开展主题活动等多种形式,加深了成员们对庄仕华优秀品质的理解和认同,进一步强化了团队的凝聚力和使命感。

第一,加强内部凝聚力

团队的领导风格与团队文化作为影响身份认同的关键内部因素,直接决定了成员的参与热情与满意度。在个体层面,中队成员对志愿服务持有高度的认同感,他们普遍认为追随庄仕华学习雷锋精神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而在集体层面,成员们对中队产生了强烈的归属感,视其为充满正能量的大家庭。

为了进一步增强这种凝聚力,我们需要明确并强化团队的共同价值观与目标,以促进成员间的共识与团队向心力。同时,我们应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来提升团队的整体效能。这样,我们不仅能够巩固现有的团队优势,还能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壮大,实现更大的突破。

第二,提升外部影响力

社会认可和政策支持等外部因素对于庄仕华中队身份认同的构建至关重要,它们不仅是发展的动力,也是坚实的保障。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强化与社会的紧密联系与积极互动,通过多样化的渠道和方式,提升中队的社会影响力及其服务的公众可见度。同时,我们也应持续提升服务质量,以优质的服务赢得社会的广泛认可和高度尊重,从而进一步增强中队成员的身份认同感和归属感。

综上所述,从陈振的即席发言中,我们可清晰洞察到“跟着庄仕华学雷锋志愿服务中队”成员们的身份认同之根源。这种认同不仅源自对庄仕华优秀品质深刻领悟与实践体验,更源自于他们在服务过程中持续成长、不断超越自我的历程。这种强烈的身份认同不仅坚定了他们追随庄仕华学雷锋的步伐,更使他们成为中国学雷锋志愿服务事业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跟着庄仕华学雷锋研究与传播中心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