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历史光影(3)-国民党的报纸是如何报导辽沈战役的?

听说关注我的人,都实现了财富自由!你还在等什么?赶紧加入我们,一起走向人生巅峰!

历史光影(3)-国民党的报纸是如何报导辽沈战役的?

1948国民党中央日报眼中的辽沈战役:一场预设胜利的幻梦

1948年,对国民党而言,是充满自信和希望的一年,元旦之际,《中央日报》的头版文章,洋溢着乐观的情绪,宣称“国内匪军被迫流窜,证明已届穷途末路”,并断言“七月份之前,就能消灭国内全部匪军”,彼时的国民党,似乎对未来局势有着无比坚定的信念,认为胜利指日可待,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现实的走向却与他们的预判背道而驰

历史光影(3)-国民党的报纸是如何报导辽沈战役的?

仅仅四个月后,解放军就收复了延安,这无疑是对国民党自信心的一次沉重打击,尽管《中央日报》对此事进行了如实报道,但字里行间却透露出无奈和苦涩,声称“延安国军主动撤防”,这种自我安慰式的措辞,难以掩盖其在战略上的被动局面,与此在《中央日报》的笔触下,全国其他地区的战局依然一片大好,仿佛胜利的天平依然倾向于他们,这种与现实严重脱节的报道,究竟是出于宣传需要,还是国民党高层对局势的误判,值得我们深思

金圆券改革:一场饮鸩止渴的豪赌

1948年8月19日,国民政府宣布进行金圆券改革,试图以此挽救岌岌可危的经济形势,《中央日报》在头版头条发布了这一消息,并信誓旦旦地宣称金圆券可以和黄金自由兑换,而且发行量不会超过两亿元,这不过是国民党政府自欺欺人的把戏罢了

历史光影(3)-国民党的报纸是如何报导辽沈战役的?

仅仅十个月后,金圆券的发行量就达到了惊人的1300000万亿元,超发65万倍,最终沦为废纸一张,这场仓促上马的货币改革,不仅没有挽救国民政府的经济危机,反而加速了其政权的崩溃,金圆券改革的失败,是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的集中体现,也是其最终走向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匪情揭秘”:一场拙劣的宣传闹剧

在8月19日的《中央日报》上,还有一则耐人寻味的新闻:几名“投诚共匪”召开记者发布会,详细介绍“共匪情况”,这些所谓的“中级将领”,在党史军史中却没有任何记载,很可能是国民党政府为了宣传需要而虚构的人物

历史光影(3)-国民党的报纸是如何报导辽沈战役的?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报道中将解放军的胜利归咎于苏联的支援,将国军的失败归咎于美国的停止支援,这种将自身失败原因归咎于外部势力的说辞,与今天一些人的观点如出一辙,暴露了其不愿正视历史、不愿面对现实的鸵鸟心态

辽沈战役打响:中央日报的“捷报”与现实的落差

1948年9月12日,解放军南下北宁线,拉开了辽沈战役的序幕,《中央日报》对此反应迅速,连续发布战况报道,这些报道的内容却与现实情况大相径庭

历史光影(3)-国民党的报纸是如何报导辽沈战役的?

9月15日,《中央日报》报道称国军已经在辽西战场取得胜利,9月21日,又报道称北宁线国军成功会师,绥中已经收复,事实却是解放军在这一天彻底切断了北宁线,完成了对锦州的包围

9月27日,《中央日报》再次发布“捷报”,声称辽西继续大捷,济南城仍在巷战,王耀武仍在城北指挥,此时王耀武早已在解放军的战俘营中安顿下来了

《中央日报》对战况的虚假报道,反映出国民党政府内部的混乱和信息传递的不畅,也暴露出其试图通过粉饰太平来稳定军心、迷惑民众的企图

塔山阻击战:被刻意忽略的关键战役

10月10日,解放战争史上最为惨烈的塔山阻击战正式打响,《中央日报》却对此事只字未提,反而在头版头条庆祝国庆,并将中国共产党称为“国际第五纵队”

历史光影(3)-国民党的报纸是如何报导辽沈战役的?

直到10月13日,塔山阻击战才第一次出现在《中央日报》上,而且此时战斗已经基本结束,报道中声称国军正在追歼残匪,这种对关键战役的刻意回避和歪曲报道,再次暴露了《中央日报》作为国民党喉舌的本质

锦州解放:中央日报的“平行世界”

10月15日,锦州解放,国民党十万守军被全歼,东北剿总副司令范汉杰被俘,辽沈战役第一阶段取得全面胜利,在《中央日报》的报道中,锦州的战斗依然在激烈进行,锦州机场也投入使用,范汉杰依然在指挥作战

历史光影(3)-国民党的报纸是如何报导辽沈战役的?

直到10月19日,《中央日报》才报道称东进兵团已经逼近锦州城南,锦州城解围在即,此时,范汉杰早已在战俘营中吃了几天的牢饭了,《中央日报》对战况的虚假报道,已经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

长春起义:被掩盖的历史真相

10月19日,国民党东北剿总副司令郑洞国在长春宣布起义,长春和平解放,《中央日报》对此事却闭口不谈,反而在报道中声称长春守军士气正旺,直到10月23日才承认长春失守

历史光影(3)-国民党的报纸是如何报导辽沈战役的?

更令人气愤的是,《中央日报》还编造了郑洞国及手下300卫士全部血战到底、壮烈殉国的谎言,事实上,郑洞国将军起义后一直活到了1991年,享年88岁,《中央日报》对历史真相的肆意篡改,是对历史的亵渎,也是对读者的欺骗

辽沈战役结束:中央日报的最后挣扎

10月28日,廖耀湘兵团被全歼,廖耀湘本人被俘,这一次,《中央日报》没有再发布虚假报道,而是选择了沉默,11月2日,沈阳解放,辽沈战役胜利结束,《中央日报》在最后一次报道沈阳战事时,依然声称“国军仍然控制沈阳市区,锦西兵团正在东进”

历史光影(3)-国民党的报纸是如何报导辽沈战役的?

至此,辽沈战役以解放军的全面胜利而告终,《中央日报》对这场战役的报道,充满了谎言和虚假信息,成为了国民党政府宣传机器的耻辱柱

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央日报》作为国民党政府的喉舌,在辽沈战役期间,为了达到宣传目的,不惜歪曲事实、捏造新闻、掩盖真相,最终沦为历史的笑柄

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您的观点

本文旨在传递正能量,弘扬社会主旋律,无任何不良引导。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