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智汇启新程·新质向未来”——松山湖科学智汇城开园仪式举行。松山湖科学智汇城(下称“科学智汇城”或“项目”)初步形成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健康管理3大产业板块,为松山湖加快培育生物医药新质生产力和推动“百千万工程”注入强劲动能!
东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潘新潮,松山湖党工委专职副书记黄乐瑜,松山湖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黄镜铨,市直部门、松山湖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高校、企业、投资机构、金融机构代表参加开园仪式。
东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潘新潮对松山湖科学智汇城建设、招商、运营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潘新潮表示,“希望全市各镇街、松山湖园区各部门大力学习推广科学智汇城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团结协作、优质高效的工作作风;希望松山湖园区在已有千亿级信息技术产业集群的基础上,与市有关部门同心协力,以松山湖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为支点,完善配套服务,为全市实现高质量发展再创一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希望各位企业家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深入推进的机遇,支持东莞、布局东莞,与东莞各界共襄发展盛事。”
潘新潮致辞
现场举行了入驻企业“交钥匙”仪式。拿到“钥匙”的企业纷纷表示,科学智汇城拥有优越的区位、专业的产业空间、完善的配套、智慧化的运营,将助力企业加快投产,也将加速生物医药产业进一步集聚发展。
“科学智汇城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契合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需求和痛点,让企业落地拥有充分保证。”国投创新首席科学家、荣昌生物首席医学官何如意表示,生物医药属于“长坡厚雪”赛道,有着高技术壁垒、广阔市场前景的特点。中国医药创新市场的国际化是未来最主要的发展方向之一,近年来大湾区在生物医药领域陆续推出相关扶持政策,以“港澳药械通”为代表的政策让药物出海有了更便捷的途径,未来大湾区有望成为中国药物出海的集聚地。
何如意发言
20个月,“蓝图”变为“实景图”
活动现场,松山湖科学城发展集团(下称“科学城集团”)负责人对项目建设、招商、运营等情况进行详细介绍。“我们在结合松山湖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的产业基础上,对全国范围内新兴产业及产业禀赋进行研判,最终将项目定位为生物医药园区。探索实施建设定制化、产业集群化、配套完善化、交通立体化、服务专业化、运营智慧化的产业空间6.0模式,打造满足生物医药产业真实需求的产业空间。同时,联合东莞市科技局、投资促进局,松山湖统筹发展局、商务与投资促进局、工业和信息化局、科技创新局等部门进行精准招商。”
项目负责人表示,经过20个月的奋战,科学智汇城正式开园,初步形成3大产业集聚态势,产城人融合和产业园区盈利模式“双示范”园区正在从“蓝图”变为“实景图”。
据悉,对比传统工业园区,生物医药园区的产品参数、功能、空间布局的要求较高。为此,项目一期特别设计首层层高7.9米,标准层高6米,首层承重可达2吨/平方米,建设标准满足大部分生物医药企业要求。项目还特别设计双电源和专线供电,满足生物医药企业不断电需求;并与市、园区环保、应急、卫健部门一起规划的东莞市首个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共性工厂,将帮助中小型企业解决废水废气问题。
科学智汇城良好的产业空间和生产配套得到了企业广泛认可。据生物医药知名企业负责人介绍:“我们一直想找一个好的产业空间来提升企业综合价值,近两年经过对松山湖各个产业园的考察,最终被科学智汇城实用科学的空间布局、完善的配套深深打动,当天就确定租赁2层共计7000平方米产业空间。”
全维度赋能,加速生态繁荣
为进一步构建生物医药产业生态系统,加速产业集聚发展,开园仪式设置生态赋能、资本赋能、运营赋能等环节。
活动现场,科学城集团与进驻企业代表进行签约。据悉,园区初步形成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健康管理三大产业板块。“生物医药新产品一般要经历研发-中试-生产-检验-流通等5个阶段,需要大量企业和机构协作配合。”据项目负责人介绍,科学智汇城拥有上下游相关企业,还引入研发转化平台、检测平台、流通出海平台等产业伙伴,周边也汇聚了东阳光药业、众生药业、菲鹏生物、红珊瑚药业、普门生物、博迈医疗等头部企业。通过产业集群、组团发展,逐渐形成产业链,实现“园内生产朋友圈”目标。
在核酸药物产业链合作签约仪式上,海昶生物董事长赵孝斌表示,“核酸药物在人用疫苗、动物疫苗、慢病管理上拥有优势,也拥有巨大市场前景。我们选择落户科学智汇城,主要是因为松山湖具有雄厚的生物医药产业基础和出海优势。在松山湖管委会、科学城集团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与生技公司、温氏股份、东阳光、三生制药、荣昌生物、威立特尔等企业,在原料合成、药物管线、递送平台领域进行深入合作,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格局,未来将把松山湖打造成具备药物研发、药物递送、药物出海的全产业链覆盖的核酸药物产业集聚地。”
赵孝斌发言
为让优质项目加快落地,深化“投招联动”模式,现场举行“招引壹号基金”启动仪式和创新金融产品签约仪式。
据悉,“招引壹号基金”总规模为5亿元,由科学城集团联合松山湖财政国资金融局,松山湖控股公司、生技公司等国企设立,将对重点支持和鼓励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进行投资。通过联合国投创合、国投创业、孚腾资本、邦勤资本等国内头部投资机构,加强产业链关键环节招引工作及加快优质扩产项目的落地工作,为产业链协同发展赋能。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生物医药产品研制周期长、资金投入大、失败风险高,为解决企业融资需求,加快优质企业落地,科学城集团已建立了全周期、多路径的资本赋能体系,也通过实施“投资团队在前端做好投资研判及供需对接,招商团队在中后台逐一匹配需求”的投招联动模式,为企业发展及产业集聚进行资本赋能。
“2023年,科学城集团参与我们B轮融资,用‘真金白银’支持我们。他们的投资招商团队很多都有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相关学历背景,切实为我们提供专业服务,”世纪康泰创始人、总经理裴秀娟介绍到,“今年,我们需要场地进行扩产,于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科学智汇城。”据悉,作为国内眼科器械细分领域前三的世纪康泰,一年来在松山湖的业务布局不断加码,从材料研发中心到未来高成长产品线,先后落地松山湖。
裴秀娟发言
“紫元元集团在供应链金融及医疗服务领域已深耕多年。我们将在科学智汇城打造医疗器械CDMO平台,为企业提供工艺开发、研发生产及销售流通等全方位的专业服务。”据紫元元集团董事长张俊深介绍,该平台所需资金量大,科学城集团协助对接兴业银行、广东融通等机构,共同打造一个符合企业融资需求的创新金融产品,加快推动项目快速落地。
张俊深发言
现场为入驻企业赠送“入园大礼包”。据悉,“大礼包”将为企业生产及员工生活提供智慧化、精细化服务。
“我们选择落户科学智汇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项目注重加强智慧化运营,例如建设了AI监控巡查安防系统、能源环境智能监测系统、智慧停车系统,数字化赋能让园区生产条件得到极大的优化。”入驻园区的生物医药类企业负责人表示,公共展厅、智慧餐厅、高端人才公寓等配套,也有助于企业发展和吸引人才。
参加仪式的领导嘉宾还参观了科学智汇城高标准产业空间、人才公寓等,实地体验项目专业化的产业空间、完善化的生产配套和智慧化的运营设施。同时,了解了科学智汇城二期项目进度及未来发展计划。据悉,项目二期占地约260亩,建筑面积约80万平方米,提供可租可售高标准定制化产业空间。
出品:松山湖融媒体中心来源:松山湖科学城发展集团责编:朱丽婷审校:郭文君 陈启亮
【创新松山湖热点索引】▶三维封装技术研讨会在松山湖举行,学产界畅谈“芯未来”▶推进婴幼儿托育服务,松山湖多措并举破解“带娃难”▶国内首条TGV板级封装线在松山湖正式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