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元年(1862年)12月,清廷撤免了甘陕战场总指挥督办大臣胜保的指挥权,以湘军出身的八旗名将多隆阿为钦差大臣督办陕西军务,全权负责甘陕战事。为统一指挥,清廷特意下诏将胜保所部军士转隶多隆阿麾下,多隆阿将军成为甘陕战场上清军的最高总指挥。
多隆阿仔细分析了甘陕战场的形势,以及叛军的分布特征,制定了稳扎稳打的战法。同治二年(1863年)1月,多隆阿在同州大败叛军,斩首千余级,同州之围遂解。而后,多隆阿又督率达斡尔骑兵、吉林骑兵、索伦骑兵、黑龙江三姓八旗马队、盛京八旗马队等清军精锐向洛水以南的叛军巢穴羌白镇发起进攻。羌白镇是关中地区最大的叛军据点,羌白镇的守将也是甘陕叛军最凶悍、最狡黠的白彦虎,白彦虎在羌白镇构筑了严密的防御工事:
寨堡壁立千仞,鹿角豚栅,密排数重,周围缭以棘刺,炮台警楼高矗云表。
羌白镇内还有叛军2万余人,皆系久经战阵的老兵,战斗力非寻常叛军可比。很显然,这是一个难啃的骨头,多隆阿指挥清军强攻,皆无功而返。时间一长,白彦虎也产生了轻视之心,多隆阿抓住白彦虎的心理特点,佯装败退,白彦虎一直被多隆阿“虐”,想着找点面子回来。于是,白彦虎率军出羌白镇追击多隆阿,多隆阿见叛军出寨,遂指挥清军调转枪头,反击叛军,当即斩杀叛军2000余人,白彦虎率残部仓皇逃入羌白镇。
二月初一日,多隆阿趁叛军新败,士气低落之际,督率各路清军对羌白镇发起总攻,白彦虎疯狂地指挥叛军用弓箭、枪弹射击清军,一时间战事再次陷入胶着状态。关键时刻,清军后勤部队运来了新进口的阿姆斯塔朗大炮,此炮威力无比,是攻坚的利器。随着阿姆斯塔朗大炮发出的轰鸣声,叛军修筑的防御工事被迅速摧毁,清军沿着阿姆斯塔朗大炮的弹着点向羌白镇内突进,叛军迅速崩溃,清军成功攻取羌白镇。因清军在攻打羌白镇战役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随后清军将镇内的叛军全部处死,用以告慰阵亡战友的在天之灵。
“堡中叛匪尽皆屠杀”——(陈康祺.《郎潜纪闻》)
清军攻取羌白镇后,白彦虎依旧率领万余残部退守在附近的王阁村。本着除恶务尽的原则,多隆阿命清军各部会攻王阁村。叛军慑于清军强悍的战斗力,皆不敢出战,多隆阿遂从容指挥清军对王阁村内叛军据点实行各个击破,王阁村内的叛军万余人全军覆没,唯一遗憾的就是白彦虎提前“溜了”。清军进入王阁村后,解救了被关押的汉人妇孺一万余人。当多隆阿看到大量被叛军处死的平民遗体后,刚烈的多隆阿不顾战场纪律,下令将已经投降的千余名叛军全部斩首。
羌白镇之战是多隆阿入陕以来的第一次大捷,此战歼灭叛军精锐2万余人,一举荡平关中地区最大的叛军老巢。而后,多隆阿凭借着羌白镇之战的余威,向叛军发起更大规模的打击,叛军恐惧地称多隆阿为“多爷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