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羌白鎮之戰:多隆阿入陝後的首場大捷,一戰摧毀關中叛軍巢穴

同治元年(1862年)12月,清廷撤免了甘陝戰場總指揮督辦大臣勝保的指揮權,以湘軍出身的八旗名将多隆阿為欽差大臣督辦陝西軍務,全權負責甘陝戰事。為統一指揮,清廷特意下诏将勝保所部軍士轉隸多隆阿麾下,多隆阿将軍成為甘陝戰場上清軍的最高總指揮。

多隆阿仔細分析了甘陝戰場的形勢,以及叛軍的分布特征,制定了穩紮穩打的戰法。同治二年(1863年)1月,多隆阿在同州大敗叛軍,斬首千餘級,同州之圍遂解。而後,多隆阿又督率達斡爾騎兵、吉林騎兵、索倫騎兵、黑龍江三姓八旗馬隊、盛京八旗馬隊等清軍精銳向洛水以南的叛軍巢穴羌白鎮發起進攻。羌白鎮是關中地區最大的叛軍據點,羌白鎮的守将也是甘陝叛軍最兇悍、最狡黠的白彥虎,白彥虎在羌白鎮構築了嚴密的防禦工事:

寨堡壁立千仞,鹿角豚栅,密排數重,周圍缭以棘刺,炮台警樓高矗雲表。
羌白鎮之戰:多隆阿入陝後的首場大捷,一戰摧毀關中叛軍巢穴

羌白鎮内還有叛軍2萬餘人,皆系久經戰陣的老兵,戰鬥力非尋常叛軍可比。很顯然,這是一個難啃的骨頭,多隆阿指揮清軍強攻,皆無功而返。時間一長,白彥虎也産生了輕視之心,多隆阿抓住白彥虎的心理特點,佯裝敗退,白彥虎一直被多隆阿“虐”,想着找點面子回來。于是,白彥虎率軍出羌白鎮追擊多隆阿,多隆阿見叛軍出寨,遂指揮清軍調轉槍頭,反擊叛軍,當即斬殺叛軍2000餘人,白彥虎率殘部倉皇逃入羌白鎮。

羌白鎮之戰:多隆阿入陝後的首場大捷,一戰摧毀關中叛軍巢穴

二月初一日,多隆阿趁叛軍新敗,士氣低落之際,督率各路清軍對羌白鎮發起總攻,白彥虎瘋狂地指揮叛軍用弓箭、槍彈射擊清軍,一時間戰事再次陷入膠着狀态。關鍵時刻,清軍後勤部隊運來了新進口的阿姆斯塔朗大炮,此炮威力無比,是攻堅的利器。随着阿姆斯塔朗大炮發出的轟鳴聲,叛軍修築的防禦工事被迅速摧毀,清軍沿着阿姆斯塔朗大炮的彈着點向羌白鎮内突進,叛軍迅速崩潰,清軍成功攻取羌白鎮。因清軍在攻打羌白鎮戰役中付出了慘重的代價,随後清軍将鎮内的叛軍全部處死,用以告慰陣亡戰友的在天之靈。

“堡中叛匪盡皆屠殺”——(陳康祺.《郎潛紀聞》)
羌白鎮之戰:多隆阿入陝後的首場大捷,一戰摧毀關中叛軍巢穴

清軍攻取羌白鎮後,白彥虎依舊率領萬餘殘部退守在附近的王閣村。本着除惡務盡的原則,多隆阿命清軍各部會攻王閣村。叛軍懾于清軍強悍的戰鬥力,皆不敢出戰,多隆阿遂從容指揮清軍對王閣村内叛軍據點實行各個擊破,王閣村内的叛軍萬餘人全軍覆沒,唯一遺憾的就是白彥虎提前“溜了”。清軍進入王閣村後,解救了被關押的漢人婦孺一萬餘人。當多隆阿看到大量被叛軍處死的平民遺體後,剛烈的多隆阿不顧戰場紀律,下令将已經投降的千餘名叛軍全部斬首。

羌白鎮之戰是多隆阿入陝以來的第一次大捷,此戰殲滅叛軍精銳2萬餘人,一舉蕩平關中地區最大的叛軍老巢。而後,多隆阿憑借着羌白鎮之戰的餘威,向叛軍發起更大規模的打擊,叛軍恐懼地稱多隆阿為“多爺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