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小时10亩地!为棉花“理发”的机器人来了→

视频加载中...

(央视财经《第一时间》)如今,科技正在改变新疆的农业生产。在新疆呼图壁县,智能机器人正在为棉花打顶;在新疆玛纳斯县,牧草从收割到装车,也实现了机械化。

1小时10亩地!为棉花“理发”的机器人来了→

在新疆呼图壁县芳草湖农场的一片棉田,棉花智能打顶机器人正在进行作业。

1小时10亩地!为棉花“理发”的机器人来了→

正在作业的棉花打顶机器人,在以每小时10亩地的效率向前移动。在机器人的内部有3组双目视觉三维系统、36个机械臂,相当于18个人同时在里面作业。同时机器人能够24小时持续作业,确保生产效益的最大化。

1小时10亩地!为棉花“理发”的机器人来了→

棉花打顶就是把棉花的顶芽掐掉,在种植过程中,棉花顶高不一、朝向不同,为控制株高和后期无效果枝的生长,打顶是一项有效的措施。

1小时10亩地!为棉花“理发”的机器人来了→

新疆呼图壁县芳草湖农场某合作社负责人 杨龙:有了棉花打顶机器人,棉花全生育期实现了机械化操作。

1小时10亩地!为棉花“理发”的机器人来了→

而在玛纳斯县塔西河乡的万亩种植基地,记者看到,紫花苜蓿长势喜人。牧草收割机、搂草机在田间来回穿梭,收割苜蓿草和翻晒搂草。随后,大型青贮机直接粉碎,并由打包机打包装车,直接运至养殖场或牧民家中,成为牲畜的最佳饲料。据了解,紫花苜蓿是一种多年生豆科植物,茎叶柔嫩鲜美,产量高质量优,是喂养牲畜的优质饲草料,同时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

1小时10亩地!为棉花“理发”的机器人来了→

新疆玛纳斯县春敏草畜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爱来提江·热西提:我们收割三茬,一直收割到9月份,今年总产量预计达到五千吨至六千吨。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编辑:董林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