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农妇田地挖出个烟灰缸拿回家送给丈夫,几天后,竟有人出两万购买

一,在陕西一个普通的农村,勤劳朴实的农妇杨婉蓉如往常一样,天刚亮就起床忙活。她一边准备早饭,一边给家畜喂食,脑子里还在想着儿子上学喝不上热水的事。

"咱们村里可多人都安装太阳灶了,咱们也赶快安装一个吧,这样儿子每天也能用上热水。"杨婉蓉对躺在太阳下晒日光浴的丈夫王明说道。

见丈夫一副懒洋洋的样子,杨婉蓉顿时火冒三丈。在一番争执后,她气冲冲地拿着背篓去田地里干活。来到田里,杨婉蓉发现自家田地有一个大窟窿。

她拿起锄头准备挖一个引水渠,突然锄头碰到了什么坚硬的东西。好奇心驱使下,她弯下腰,小心翼翼地用手刨开泥土。

农妇田地挖出个烟灰缸拿回家送给丈夫,几天后,竟有人出两万购买

慢慢地,一个又扁又圆,周围有壁虎缠绕的物品映入眼帘。乍一看,这东西有点像"烟灰缸",却又不太像。杨婉蓉没多想,就将它放进了背篓里,继续干活。

半天后,杨婉蓉准备回家。路过小溪时,她想起背篓里的"烟灰缸",便拿出来清洗。当泥土褪去,黄色的外表和精致的做工让她惊喜万分。

"这莫不是纯金的老物件?"杨婉蓉心想,急匆匆地跑回家中,想让丈夫王明看看。还没到家门口,杨婉蓉就气喘吁吁地喊道:"快来看看,我给你带了一个好东西!"然而,一进门她就看到王明还在躺椅上悠闲地躺着。

顿时,杨婉蓉怒火中烧:"我辛辛苦苦去地里干活,你在躺着倒是潇洒,让你去交定金你也没去,你还想过不过了?"这一天的意外发现,不仅带来了惊喜,也揭开了这对普通农村夫妻生活的新篇章。

农妇田地挖出个烟灰缸拿回家送给丈夫,几天后,竟有人出两万购买

王明听到妻子的呼喊,这才慌忙起身。他正准备去交太阳灶的定金,却被妻子背篓里的东西吸引了目光。"东西呢?赶紧让我看看,"王明迫不及待地说道。

杨婉蓉小心翼翼地将"烟灰缸"从背篓里取出。王明接过来仔细端详,惊讶地问:"这是从哪弄的,怪精致了。""这是在地里挖出来的,谁叫你天天不去地里干活,看你以后去不去地里干活,"杨婉蓉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

王明听罢,立刻兴奋地提议再去地里挖宝,却被妻子泼了冷水:"你以为宝贝那么好挖啊!"王明坐在躺椅上研究起了"烟灰缸",越看越觉得不简单。

他对妻子说:"这是不是清朝的老物件,这要是卖了一定会有个好价钱。"然而,杨婉蓉却皱起眉头,坚决地说:"咱不能这样做。

农妇田地挖出个烟灰缸拿回家送给丈夫,几天后,竟有人出两万购买

"尽管妻子表示反对,王明还是没有打消将"烟灰缸"卖掉的念头。他将它随手放在家里的桌子上,心里却盘算着如何打听清楚价格后再将它卖掉。

二,从那天起,王明整日为了找买家四处奔波。他先是来到古玩市场询问"烟灰缸"的价格,然后慢慢地寻找买家。相比之下,杨婉蓉还是和平常一样,每天身抗背篓,拿着一把锄头去地里干活,不畏严寒酷暑,靠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

杨婉蓉看着丈夫为了卖掉"烟灰缸"忙前忙后,心里越发不安。她觉得这样做始终不对,常常劝说丈夫:"咱们还是把它上交吧!"然而王明却不以为然,反问道:"你是不是发烧了,脑子怎么不灵光呢?卖了咱们就可以过上好日子了,你不想吗?"杨婉蓉叹了口气,无奈地说:"我想过上好日子,但这意外之财让我过得不安心,还不如不享受。

"眼见妻子如此坚决,王明也不好再多说什么。但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想法,反而更加小心谨慎,悄悄地将"烟灰缸"藏了起来。

农妇田地挖出个烟灰缸拿回家送给丈夫,几天后,竟有人出两万购买

就这样,夫妻二人因为这件意外之物,在态度上产生了巨大的分歧。一个想要借机改变生活,一个则坚持遵循道德准则。

这种分歧,也让他们的生活蒙上了一层淡淡的阴影。几天后,安装太阳灶的人终于来到了王明和杨婉蓉的家。杨婉蓉见状,赶紧上前招呼:"可算是把你们等来了。

"因为村里的路太窄,大车进不去,而太阳灶又很大,抬起来十分费劲,安装人员便询问家里有没有小车子。杨婉蓉立即去找来一辆小推车。

这时,安装人员提出要先付清余款。王明有些不满:"不是安好再给钱吗?怎么现在就要啊!怕安装好我们不给你钱啊!"杨婉蓉见状,赶紧回屋拿出剩下的五百元交给了安装人员。

农妇田地挖出个烟灰缸拿回家送给丈夫,几天后,竟有人出两万购买

很快,太阳灶就安装完毕了。杨婉蓉欣喜若狂,连忙招呼师傅进屋休息,还打了一盆水让师傅洗手。就在这时,师傅无意间看到了桌子上的"烟灰缸",不由得拿起来仔细查看。

王明见状,试探性地问道:"师傅,你见过这种烟灰缸吗?"师傅听后,脸色突变,惊讶地说:"你用这当烟灰缸,真是暴虐天物啊!"杨婉蓉也好奇地问:"这不就是普通的烟灰缸吗?"师傅摇了摇头,郑重其事地解释道:"这可不是什么烟灰缸,而是一件珍贵的文物——笔洗。

"见夫妻俩一脸茫然,师傅进一步解释:"笔洗是古代文房四宝之外的一种文房用具,就是用来盛水洗笔的。"王明和杨婉蓉恍然大悟,原来这东西竟有如此来历。

师傅看着笔洗爱不释手,王明见状心里一动,赶紧说:"师傅,赶紧放那吧!这不是我们家的,是我们一亲戚家的。"然而,师傅的兴趣已经被勾起,他热切地问道:"我能见见你家这位亲戚吗?我想出钱买。

农妇田地挖出个烟灰缸拿回家送给丈夫,几天后,竟有人出两万购买

"王明听到有人要买,顿时来了兴致:"你想出多少钱买啊!""两万,你们看可以吗?"师傅开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价格。王明听后惊讶不已,心想既然师傅都愿意出两万,会不会有人出更高的价格?于是他找借口拒绝了师傅:"多少钱我们都不卖。

"师傅见王明态度坚决,也就不再多问,轻蔑一笑后离开了。这一次的意外鉴定,不仅揭开了"烟灰缸"的真面目,也让王明看到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然而,对于杨婉蓉来说,这个发现却让她的心情更加复杂了。在安装太阳灶的师傅走后,王明兴奋地对妻子说:"这老物件这么值钱,咱们找个好买家将它卖了,以后咱们的生活就不用吃苦了。

"然而,杨婉蓉始终觉得这样做不对,坚持道:"咱们还是把它上交吧!"王明看着妻子,难以理解她的想法:"你是不是发烧了?卖了咱们就可以过上好日子了,你不想吗?"杨婉蓉叹了口气:"我想过上好日子,但这意外之财让我过得不安心,还不如不享受。

农妇田地挖出个烟灰缸拿回家送给丈夫,几天后,竟有人出两万购买

"见妻子如此坚决,王明决定采取行动。他悄悄地将笔洗藏了起来,打算找个合适的时机卖掉。从那天起,王明整日为了找买家四处奔波,在古玩市场打听价格,寻找潜在的买家。

与此同时,杨婉蓉也没有放弃上交文物的想法。她每天还是像往常一样,身背背篓,拿着锄头去地里干活。但她的心里始终惦记着那件文物,想找机会将它上交。

一天,杨婉蓉发现丈夫王明鬼鬼祟祟地在床底下翻找什么。她悄悄地在一旁观察,直到王明离开房间。等丈夫走后,杨婉蓉立即查看床底,果然发现了一个藏有笔洗的箱子。

杨婉蓉心中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找机会将笔洗上交。她开始留意丈夫的动向,等待合适的时机。终于有一天,杨婉蓉看到王明又出去找买家了。

农妇田地挖出个烟灰缸拿回家送给丈夫,几天后,竟有人出两万购买

她立刻行动起来,急匆匆地跑回屋里,从床底下取出藏有笔洗的箱子。她小心翼翼地打开箱子,确认笔洗还在里面,然后迅速将它装进自己的包里。

杨婉蓉的心跳得厉害,生怕被邻居看见。她快步走出家门,直奔当地的文物局。推开文物局的大门时,她还在微微喘气。

三,工作人员看到她急切的样子,连忙问道:"大姐,您有什么事吗?"杨婉蓉深吸一口气,将包裹着笔洗的布小心地打开:"同志,我想把这个上交给国家。

"当天晚上,王明回到家中,发现笔洗不见了,顿时暴跳如雷:"笔洗呢?谁拿走了?"杨婉蓉平静地说:"老王,别找了。我已经把它上交给文物局了。

农妇田地挖出个烟灰缸拿回家送给丈夫,几天后,竟有人出两万购买

"王明听后,气得直跺脚:"你、你怎么能这样?那可是咱们的财路啊!"杨婉蓉看着丈夫激动的样子,心里也不是滋味,但她依然坚持道:"老王,那不是我们的东西。

我们不能因为一时贪念就做错事啊。"就这样,杨婉蓉和王明因为这件文物,在暗中上演了一场较量。这场较量不仅关乎一件文物的去向,更是他们价值观的碰撞。

就在夫妻俩为笔洗的事争执不休时,村里突然热闹了起来。只见一群人敲锣打鼓,浩浩荡荡地朝杨婉蓉家走来。原来是文物局的人来了,他们不仅送来了锦旗,还给杨婉蓉颁发了两千元奖金,以表彰她主动上交文物的义举。

文物局的领导郑重其事地对杨婉蓉说:"杨大姐,您的行为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您上交的这件笔洗是一件珍贵的文物,对我们研究历史文化有重要意义。

农妇田地挖出个烟灰缸拿回家送给丈夫,几天后,竟有人出两万购买

"消息很快传遍全村,杨婉蓉成了村里的红人。邻居们纷纷夸赞她善良正直,还有人说要向她学习。杨婉蓉心里美滋滋的,觉得自己做对了选择。

更让杨婉蓉惊喜的是,村里看重她的品德,给了她一份稳定的工作。这份工作虽然工资不高,但胜在安稳,足以改善家里的生活。

村长亲自来家里通知这个好消息时说:"杨婉蓉啊,你这次可真是为咱们村争光了。村里决定让你去村委会工作,负责文化宣传的事务。

"王明看到这一切,惭愧得无地自容。他终于明白,妻子的选择才是正确的。当晚,他主动向妻子认错:"婉蓉啊,是我错了。

农妇田地挖出个烟灰缸拿回家送给丈夫,几天后,竟有人出两万购买

我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却忽视了做人的道德。以后我一定改,不再好吃懒做了。"杨婉蓉欣慰地看着丈夫,轻声说:"老王,咱们一起努力,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

"就这样,一件意外发现的文物不仅没有给这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带来祸端,反而成为了他们改变生活的契机。杨婉蓉的善举不仅得到了物质奖励,更赢得了乡亲们的尊重和新的工作机会。

这个意外之喜,成为了他们人生的重要转折点。经历了这场风波,杨婉蓉和王明的生活有了新的起色。王明不再整天游手好闲,而是努力工作,用自己的双手为家庭创造价值。

他开始打工挣钱贴补家用,改掉了以前懒散的习惯。杨婉蓉则继续保持勤劳善良的本性,在村委会的新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

农妇田地挖出个烟灰缸拿回家送给丈夫,几天后,竟有人出两万购买

她负责文化宣传事务,将自己的经历和感悟传播给更多的村民,成为了村里的模范人物。这对普通农家夫妻的故事,诠释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真正的幸福不是靠投机取巧得来的,而是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

生活中的每一分收获,都来自于辛勤的付出。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唯有保持初心、脚踏实地,才能谱写出精彩的人生篇章。

杨婉蓉和王明的经历告诉我们,只有踏踏实实地奋斗,才能收获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