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常识
鲁迅:(1881- 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 年,他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X且介亭杂文)等。
文体知识
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称为叙事散文。根据该类散文内容的侧重点的不同,可将它分为记事散文和写人散文。偏重于记事的散文以事件发展为线索,偏重于对事件的叙述,它可以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也可以是几个片段的剪辑,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偏重于写人的散文,全篇以人物为中心,它往往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粗线条勾勒,偏重于表现人物的基本气质、性格和精神面貌,如鲁迅的《藤野先生》。
文章结构
积累素材
1.积累“童年”名句
(1)孩子们无忧无虑的笑声,有如一股淙淙流动的泉水,把那陶醉于生活魅力的动人的欢笑,送上了生活的祭坛。
——高尔基
(2)童年原是一生最美妙的阶段,那时的孩子是一朵花,也是一颗果子,是一片朦朦胧胧的聪明,一种永远不息的活动,一股强烈的欲望。
——巴尔扎克
(3)要是童年的日子能重新回来,那我一定不再浪费光阴,我要把每分每秒都用来读书。——泰戈尔
2.品读“童年”文段
采一朵倭瓜花,捉一个绿蚂蚱,把蚂蚱腿用线绑上,绑了一会儿,线头上只拴着一条腿,蚂蚱不见了。
玩腻了,我又跑到祖父那里乱闹一阵。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下雨哕!下雨哕!”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别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
——萧红《呼兰河传》
3.欣赏“童年”歌词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叽叽喳喳写个不停/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福利社里面什么都有/就是口袋里没有半毛钱/诸葛四郎和魔鬼党/到底谁抢到那支宝剑/隔壁班的那个女孩/怎么还没经过我的窗前/嘴里的零食/手里的漫画/心里初恋的童年总是要等到睡觉前/才知道功课只做了一点点/总是要等到考试以后/才知道该念的书都没有念/一寸光阴一寸金/老师说过寸金难买寸光阴/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迷迷糊糊的童年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太阳总下到山的那一边/没有人能够告诉我/山里面有没有住着神仙/多少的日子里总是/一个人面对着天空发呆/就这么好奇/就这么幻想/这么孤单的童年
[赏析]《童年》响起时,那轻松、快乐、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就会浮现在人们眼前。它让我们回忆起人生中最灿烂最快乐最美好的一- 段时光。它给人以希望,让人无尽地憧憬;它给人以渴望,让人无限地回味。
字词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