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常識
魯迅:(1881- 1936),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 年,他首次以“魯迅”為筆名,發表了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 主要作品有小說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和雜文集(墳)熱風X且介亭雜文)等。
文體知識
叙事散文——以寫人記事為主的散文,稱為叙事散文。根據該類散文内容的側重點的不同,可将它分為記事散文和寫人散文。偏重于記事的散文以事件發展為線索,偏重于對事件的叙述,它可以是一個有頭有尾的故事,也可以是幾個片段的剪輯,如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偏重于寫人的散文,全篇以人物為中心,它往往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進行粗線條勾勒,偏重于表現人物的基本氣質、性格和精神面貌,如魯迅的《藤野先生》。
文章結構
積累素材
1.積累“童年”名句
(1)孩子們無憂無慮的笑聲,有如一股淙淙流動的泉水,把那陶醉于生活魅力的動人的歡笑,送上了生活的祭壇。
——高爾基
(2)童年原是一生最美妙的階段,那時的孩子是一朵花,也是一顆果子,是一片朦朦胧胧的聰明,一種永遠不息的活動,一股強烈的欲望。
——巴爾紮克
(3)要是童年的日子能重新回來,那我一定不再浪費光陰,我要把每分每秒都用來讀書。——泰戈爾
2.品讀“童年”文段
采一朵倭瓜花,捉一個綠螞蚱,把螞蚱腿用線綁上,綁了一會兒,線頭上隻拴着一條腿,螞蚱不見了。
玩膩了,我又跑到祖父那裡亂鬧一陣。祖父澆菜,我也過來澆,但不是往菜上澆,而是拿着水瓢,拼盡了力氣,把水往天空一揚,大喊着:“下雨哕!下雨哕!”太陽在園子裡是特别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太陽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睜不開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鑽出地面來,蝙蝠不敢從黑暗的地方飛出來。凡是在太陽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手,仿佛大樹都會發出聲響;叫一兩聲,好像對面的土牆都會回答。
——蕭紅《呼蘭河傳》
3.欣賞“童年”歌詞
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叫着夏天/操場邊的秋千上/隻有蝴蝶停在上面/黑闆上老師的粉筆/還在拼命叽叽喳喳寫個不停/等待着下課/等待着放學/等待遊戲的童年福利社裡面什麼都有/就是口袋裡沒有半毛錢/諸葛四郎和魔鬼黨/到底誰搶到那支寶劍/隔壁班的那個女孩/怎麼還沒經過我的窗前/嘴裡的零食/手裡的漫畫/心裡初戀的童年總是要等到睡覺前/才知道功課隻做了一點點/總是要等到考試以後/才知道該念的書都沒有念/一寸光陰一寸金/老師說過寸金難買寸光陰/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迷迷糊糊的童年沒有人知道為什麼/太陽總下到山的那一邊/沒有人能夠告訴我/山裡面有沒有住着神仙/多少的日子裡總是/一個人面對着天空發呆/就這麼好奇/就這麼幻想/這麼孤單的童年
[賞析]《童年》響起時,那輕松、快樂、無憂無慮的童年生活,就會浮現在人們眼前。它讓我們回憶起人生中最燦爛最快樂最美好的一- 段時光。它給人以希望,讓人無盡地憧憬;它給人以渴望,讓人無限地回味。
字詞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