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这李大壮,人如其名,身板儿结实得跟铁打的似的,心肠硬得跟石头似的。
他媳妇儿秀兰,那可是个温柔贤惠的美人儿,可惜啊,天有不测风云,一场病把她给折腾得卧床不起,脸色一天不如一天,就跟那秋天的荷叶似的,一蹶不振。
村里的大夫看了直摇头,说非得用那珍贵的药材不可,可那价钱,不是咱这小门小户能承受得起的。
李大壮看着媳妇儿那模样,心里急得跟啥似的,除了每天下地干活,就是到处奔波,想找法子救媳妇儿。
有一天,他听说村外头那黑龙潭里头有灵鱼,那鱼的肉能治百病。
他心想,这事儿得试试。
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亮透,他就带着自己编的渔网,心里头那叫一个坚定,就往黑龙潭去了。
这黑龙潭啊,水深不见底,传说里头住着黑龙,能呼风唤雨,一般人哪敢靠近啊。
但李大壮为了媳妇儿,啥也不顾了。
到了潭边,那水深不见底,寒气逼人,四周静得连鸟叫都听不见。
李大壮深吸了一口气,把渔网慢慢撒下去,心里默念着:“老天爷,你要是看我李大壮这辈子还算行善积德,就赏我一尾灵鱼,救救我媳妇儿吧!
”说来也怪,那渔网一入水,就跟有千斤重似的,李大壮使出了吃奶的劲儿,才把网拉上来。
网里头一闪,嘿,一条大鲤鱼,通体透明,鳞片闪着奇异的光,那鱼眼睛里头好像还有点智慧的光芒,看到李大壮,还轻轻摆了摆尾巴,好像在求饶。
李大壮心里头虽然有点不忍,但一想到家里病床上的媳妇儿,还是硬着头皮,把鱼装进竹篓,赶紧往家赶。
一路上,他心里头七上八下的,既担心媳妇儿,又对这鱼有点不忍心。
回到家,秀兰看到丈夫回来了,眼睛里闪过一丝惊喜,但很快又暗淡下去,她知道,这一趟肯定不容易。
李大壮啥也没说,直接进厨房,开始处理那条大鲤鱼。
正忙着呢,外头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原来是他们家那小儿子小石头放学回来了,看到这一幕,小石头眼睛瞪得老大,声音都带着哭腔:“爹爹,你这是要杀它吗?
”他指着地上的鲤鱼问。
李大壮那一愣,心里有点不是滋味,但还是硬着头皮解释:“咱这是为了救你娘啊,小石头。
”小石头听了,沉默了老半天,突然“扑通”一声跪下,眼泪汪汪地说:“爹,咱不能这么干,娘总说,这世上的生灵都是有灵性的,咱不能害了无辜。
让我把这鱼放回潭里去吧,说不定老天爷能给咱娘找个更好的法子。
”李大壮看着儿子那张纯真的脸,心里暖洋洋的,最后点了点头。
于是,父子俩一块儿把鲤鱼送回了黑龙潭,看着它摇着尾巴游远,直到消失在水底下。
那晚,月亮亮堂堂的,星星稀稀拉拉,李大壮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心里既担心老婆,又对自己今天的决定有点不安。
就在这时,一个奇怪的梦悄悄地来了。
梦里,他好像在黑龙潭底,周围亮堂堂的,那条被他放走的鲤鱼慢悠悠地游过来,竟然开口说话了:“恩人,您对我的好,我记心里了。
您老婆病了,是因为身体里缺水,不是吃药能治好的。
告诉她,多喝水,尤其是早上第一缕阳光照着的露水,能治好她的病。
”说完,鲤鱼就化成一道光,消失了。
李大壮突然醒了,看到外面天已经亮了,心里一下子豁然开朗。
他赶紧按鲤鱼说的,收集了早上的露水,端到秀兰床前。
秀兰喝了之后,奇迹般地,脸色慢慢变红了,病也好多了。
这事儿一传开,云溪村的人都啧啧称奇,都说李大壮做得好,鲤鱼也真灵。
李大壮和秀兰也知道,这都是因为他们心里有善念,才有这样的好报。
从那以后,云溪村就流传了一句话:“心里有善,天必保佑。
”李大壮一家在这片土地上,过得越来越幸福美满。
那条神奇的鲤鱼,也成了村里人嘴里的传奇,提醒着后人,不管啥时候啥地方,说来也怪,自那以后,云溪村的日子好像真的变了。
李大壮家的门槛都快被踩烂了,村里人一个接一个地来看秀兰,也想沾沾这“灵鱼”的福气。
李大壮也不藏着掖着,总是乐呵呵地招待大家,端茶倒水,那份热情,比冬天的火炉还暖和。
庙会那天,李大壮带着小石头,一大早就跑到黑龙潭边,准备了不少小鱼苗,打算在大伙儿面前搞个放生仪式。
村里的乡亲们听说了,也纷纷响应,有的从自家池塘里抓了鱼,有的特地去集市上买,都想为这善事出份力。
一时间,黑龙潭边热闹非凡,乡亲们小心翼翼地把鱼苗倒进潭里。
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仿佛也在感谢这些给它们新生的人们。
突然间,天色大变,乌云密布,一道闪电划破长空,直奔黑龙潭中心。
大伙儿吓了一跳,纷纷往后退,生怕被这突如其来的天灾给击中。
可谁成想,那闪电没伤着人,反而化作金光,冲天而起,又缓缓落下,变成了一个身穿黑袍、面容威严的人影,站在潭边。
这不是传说中的黑龙王嘛!
黑龙王扫视了一圈,目光最后落在了李大壮身上,慢慢开口:“李大壮,你心善如斯,救我族人,又倡导放生,功德无量。
我特赐你和云溪村百姓百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作为奖赏。
”说完,黑龙王化作黑烟,又回到了潭中,只留下水面上的涟漪。
乡亲们见此情景,纷纷跪拜,感谢黑龙王的恩赐。
李大壮更是激动得不得了,他知道,这全都是因为他们一家人坚持的善行换来的。
从此以后,云溪村真的如黑龙王所说,风调雨顺,年年丰收。
李大壮一家,也成了村里的榜样,他们的故事一代代传颂,激励着后人要心怀善念,多做善事。
岁月如梭,转眼几十年过去了,云溪村变了个样,但那份淳朴的民风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却始终没变。
李大壮和小石头也老了,但他们留下的精神财富,却像黑龙潭的水一样,源远流长,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
李大壮和小石头走了之后,云溪村的日子还是照旧,可总觉得少了那么点啥。
村里人一聚头,就爱念叨那爷俩,说他们真是大好人,是咱云溪村的骄傲。
尤其是每年“龙抬头”庙会,那放生仪式,成了村里的重头戏,好像这样就能继续李大壮一家的善举,也是对他们的深深怀念。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又是春天。
这一年,云溪村来了个不一般的人物——个四处游历的老道士。
这老道士,白胡子白头发,眼神儿却亮得跟星星似的,手里拿着把古色古香的拂尘,走起路来轻飘飘的,好像脚不沾地。
他一到村口,就被这股子暖洋洋的善意和宁静给迷住了,决定留下来瞧瞧。
老道士在村里转了几天,哪儿都能听到李大壮一家的故事。
他听得入神,心里头暗暗佩服。
一天傍晚,他走到黑龙潭边,看着那波光粼粼的水面,心里头涌起一股说不出的感觉。
就在这时候,一阵微风拂过,潭面起了波纹,好像有啥在回应他。
老道士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好像能感觉到潭底的微弱波动。
他微微一笑,从怀里掏出一块玉佩,轻轻放在潭边的大石头上。
那玉佩温润透亮,散发着淡淡的光芒,一看就不是凡品。
“黑龙啊黑龙,老夫今天路过这儿,看这地方人心向善,特意送这宝贝表示敬意。
愿它助你修炼,早日成龙,守护这片土地。
”老道士说完,转身要走,又像是想起了啥,停下脚步补充道:“记住,修行路上,善心最重要。
别忘初心,才能走到最后。
”说完,老道士身影一晃,就不见了,只留下那块玉佩静静地躺在石头上,散发着柔和的光。
村民们听说了,都跑过来看,一个个啧啧称奇。
虽然不知道玉佩的来头,但都能感受到它的灵气,纷纷猜这是黑龙王对云溪村的又一次恩典。
从那以后,那块玉佩就成了云溪村的宝贝,供奉在祠堂里,每年庙会都要拿出来展示,让后人记住这段传奇。
而黑龙潭,也好像因为玉佩的加持,变得更加神秘,偶尔水面上还有金光一闪,引得村民们纷纷猜测,那是黑龙王在显灵呢。
时光荏苒,云溪村那点陈年旧事,就这么一茬接一茬地传了下来。
夜深人静,村里的老头儿老太太们,总爱围在火堆边儿,给小辈儿们讲那些老掉牙的故事和李大壮家的好事儿。
小娃儿们听得眼睛都不带眨的,那眼神儿里满是对未知的好奇和对善行的渴望。
岁月如梭,云溪村也在慢慢变样儿,现代的风儿也吹进了这古老的村子,可村民们心里那份纯朴和善良,依旧如初。
他们还坚持着放生祈福的老规矩,用实际行动证明那句“心善天必佑”的老话儿。
那块玉佩啊,经过了无数风风雨雨,还是那么亮堂堂,灵性十足。
它不仅是云溪村的宝贝疙瘩,更是村民们心中的信仰和希望。
一遇到啥困难挑战,村民们就会想起那块玉佩,还有李大壮家的故事,从中找到力量和勇气,继续往前冲。
故事的尾声,云溪村已经变成了个远近闻名的旅游地儿。
游客们不光是被这儿的美景吸引,更是被这儿的纯朴民风和深厚的文化给打动了。
李大壮家的故事和那块神奇的玉佩,也成了云溪村的标志性符号,被无数游客传颂和敬仰。
在这个变化多端的时代,云溪村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那份古老而美好的传统。
那份对善行的坚持和信仰,就像黑龙潭的水一样,源远流长,永远滋润着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