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财主不给工钱,瓦匠无奈施展了手段,让财主自食恶果

咱们故事的主角,是个姓李的瓦匠,人送外号“李巧手”,那手艺,真是没得说,砖瓦之间仿佛有灵性,经他手的房子,那叫一个结实,风雨都打不进,冬天暖和夏天凉快。

可偏偏,他遇上了个不地道的财主,姓周,人称“周扒皮”,那家伙,吝啬得要命,抠门儿得能挤出油来。

故事得从去年冬天说起,那北风呼呼地吹,雪花飘飘洒洒。

李巧手接了周扒皮家一个大活儿——翻新那祖上传下来的大宅子。

李巧手带着几个徒弟,那是没日没夜地干,手都冻得跟胡萝卜似的,可心里头想的,是能给家里老小过个暖和年,也就咬着牙,硬撑着。

转眼间,春节将至,大宅子焕然一新,雕梁画栋,气派非凡。

李巧手心里那个美呀,想着总算能拿着工钱回家过年了。

可谁料到,到了结账那日,周扒皮脸色一沉,说:“哎呀,李师傅啊,这世道艰难,我家的银子也紧巴,工钱嘛,就暂且缓缓,等来年收成好了再给你补上。

”李巧手一听,心里那个火苗子直往上窜,可又碍于情面,只能强压怒火,好言相劝:“周老爷,咱们事先可是说好了的,这大过年的,家里都等着米下锅呢。

”周扒皮却是皮笑肉不笑,挥了挥手:“李师傅,你放心,我周扒皮说话算话,只是现在手头紧,你且宽限些时日。

”说完,竟是转身进了屋,连门都没让李巧手进。

李巧手望着那紧闭的大门,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这周扒皮是故意刁难。

财主不给工钱,瓦匠无奈施展了手段,让财主自食恶果

夜深人静时,李巧手坐在破旧的工棚里,抽着旱烟,心里盘算着对策。

突然,他眼前一亮,想起了一则老辈人口中传下的秘术,说是能“借东风,改运势”。

第二天,李巧手像没事人一样,继续带着徒弟们在镇上转悠,实则是在暗中观察周家大宅的风水。

他发现,周家宅子虽大,但后门正对着一条死胡同,且宅内布局有违风水之道,乃是典型的“漏财局”。

终于有一天,周扒皮想起了李巧手,派人去请他,想求个破解的办法。

李巧手接到邀请,不紧不慢,带着几分玩味的神情走进了周家大门。

他转了一圈后,故作惊讶地说:“哎呀,周老爷,您这宅子里怕是招了啥不干净的东西了!

”周扒皮一听这话,脸都白了,连忙求饶:“李师傅,您可得救救我啊!

”李巧手微微一笑,心里头乐开了花,但表面上还是装得很深沉:“要解这事儿也不难,不过得先了结一桩旧账。

周扒皮一听到这话,立刻明白了李巧手的意思,虽然心里不情愿,但眼前这局面他也没法子,只得咬着牙答应了:“行,李师傅,工钱我给您双倍,只求您快点把这宅子里的邪祟给解决了!

”李巧手收了银子,心里美滋滋的,表面上却还是那副淡然的样子,好像一切都在他预料之中。

财主不给工钱,瓦匠无奈施展了手段,让财主自食恶果

他在周家大宅里一番操作,把那些小物件一一收了回来。

说来也神奇,自那以后,周家大宅再也没出过什么怪事,周扒皮也能睡个安稳觉了。

这事儿过后,李巧手在翠柳镇的名声更响了,人们都说他不仅手艺好,还有一身不为人知的本事。

李巧手拿着那沉甸甸的银子,心里头那叫一个痛快,但脸上还是保持着那份淡然,仿佛一切都在他掌控之中。

他对着周扒皮拱了拱手,笑着说:“周老爷,这下您可以放心了吧?

记得,以后做事得多积点德,不然这世间的因果报应,可不是闹着玩的。

”说完,李巧手转身要走,却被周扒皮一把拉住:“李师傅,您这本事真是神了,我周某人算是彻底服了。

以后啊,咱们桥归桥,路归路,我绝不会再亏待任何一个手艺人。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李巧手的话匣子也就打开了。

他边喝边给徒弟们讲起了自己年轻时的趣事,还有那些风水、匠术的神秘故事。

“你们可得记着,咱们这行当,讲究的是心诚则灵。

财主不给工钱,瓦匠无奈施展了手段,让财主自食恶果

手艺好固然重要,但人品和德行更得讲究。

就像我给周扒皮布的那局,其实不复杂,关键就在于抓住了他心中的恐惧和贪婪。

人啊,一旦有了这些弱点,就容易被人拿捏。

”李巧手说着,眼神里闪过一丝深邃。

徒弟们听得入迷,不时点头称是,他们知道师傅的话里头有大智慧,得慢慢琢磨。

就在这时,酒馆的门“咣当”一声被推开,一股冷风夹杂着雪花呼啸而入。

众人一愣,顺着声音看去,一个衣衫褴褛的老汉踉跄着走了进来。

老汉浑身颤抖,脸色苍白,像是冻得够呛。

酒馆里的客人有的避之不及,有的则投去同情的目光。

李巧手皱了皱眉,放下酒杯,起身走了过去。

他扶起老汉,关切地问:“老兄弟,这是咋了?

大冷天的还往外跑?

财主不给工钱,瓦匠无奈施展了手段,让财主自食恶果

”老汉抬头看了看李巧手,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又化为了感激:“哎呀,是李师傅啊!

我是村东头老王家的,家里房子塌了,老伴儿和孩子都冻病了,我这才想着来镇上找点活儿干,哪知道……”老汉话还没说完,眼泪就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李巧手见状,心中一软,连忙招呼徒弟们过来帮忙。

他吩咐道:“快,给这位老兄弟找身干净衣裳换上,再弄点热汤热饭来。

咱不能见死不救啊!

”徒弟们一听,立刻行动起来。

不一会儿,老汉就换上了一身干净衣裳,坐在火炉旁,捧着热汤碗,吃得津津有味。

他的脸色也渐渐恢复了红润,眼中也有了神采。

李巧手看着这一幕,心中感慨万千。

他知道,这世道虽然艰难,但只要人心向善,就总有希望。

他走到老汉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老兄弟,你放心,我李巧手别的本事没有,但修修补补的手艺还是拿得出手的。

”明儿个一大早,我就领着徒弟们上你家去,给你那破房子好好拾掇拾掇。

财主不给工钱,瓦匠无奈施展了手段,让财主自食恶果

咱可不能让你们家连个挡风遮雨的地儿都没有。

”老汉听了这话,眼泪汪汪的,一个劲儿地鞠躬作揖:“李师傅,您真是个活菩萨!

俺老王家这辈子都记着您的大恩大德!

”第二天,李巧手果不其然,带着一帮徒弟们风风火火地赶到了老王家。

他们不怕天寒地冻,加班加点,忙得不亦乐乎,终于在天黑之前把房子给修得焕然一新。

老王一家看着自家房子焕然一新,那感激的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他们心里明白,这全都是李巧手用汗水和爱心换来的。

从那以后,李巧手在翠柳镇的名声更响了。

他不光是个手艺高超的瓦匠,更是个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好人。

大伙都说,有李巧手的地方,就有温暖和希望。

至于李巧手自己,他还是那么淡然,那么谦逊,继续在瓦匠这条路上默默耕耘。

他知道,人生就像修房子,得一砖一瓦慢慢来,才能建起一座结实又温馨的家。

财主不给工钱,瓦匠无奈施展了手段,让财主自食恶果

而他,就是那个愿意为别人搭起家园的人。

随着冬日的太阳慢慢落山,李巧手和徒弟们收拾好家伙事儿,准备离开老王家。

老王一家站在门口,眼泪汪汪,紧紧握着李巧手的手,感激得说不出话来。

“李师傅,您真是天上下来的活菩萨啊!

这大冷天的,您不光帮我们修好了房子,连钱都没收,我们该怎么报答您呢?

”老王的声音颤抖着,眼圈红红的。

李巧手哈哈一笑,摆了摆手说:“老王啊,你这是说啥呢?

咱们邻里之间,互相帮个忙是应该的。

再说,我这手艺本来就是给大家伙儿服务的。

你们过得好,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说完,他转身对徒弟们说:“咱们走吧,天色不早了,还得赶回镇上去呢。

”徒弟们应声而动,扛起工具,跟着师傅。

财主不给工钱,瓦匠无奈施展了手段,让财主自食恶果

临走之前,老王的小孙子跑了过来,手里举着一串红彤彤的糖葫芦,递给李巧手:“爷爷,给你吃糖葫芦,可甜了!

”李巧手蹲下身子,笑眯眯地接过糖葫芦,摸了摸小孙子的头:“好孩子,爷爷不吃,你拿回去给弟弟妹妹吃吧。

记得,长大了也要像爷爷一样,多做好事,知道不?

”小孙子点点头,眼睛里闪着光,好像已经懂了师傅的话。

一行人走在回镇的路上,雪停了,风还呼呼地吹。

李巧手紧了紧衣领,抬头望向远方,心里暖洋洋的,感觉挺满足。

他知道,自己虽然只是个普通的瓦匠,但能用双手给别人带去帮助和温暖,这就是他最大的幸福。

天一擦黑,镇子里头那灯火就亮堂堂的,酒馆里头热闹得跟过年似的。

李巧手领着一帮徒弟,打算进去再整几杯,给今天干的好事庆祝庆祝。

可一踏进门槛,他就觉着气氛哪儿不对劲。

“咋了?

今儿个咋这么静?

财主不给工钱,瓦匠无奈施展了手段,让财主自食恶果

”他纳闷儿地问。

酒馆老板急匆匆迎上来,一脸的急迫:“李师傅,你可算回来了。

咱镇上张大爷家刚才火冒三丈,火势大得吓人,眼看就要烧到别家去了。

大伙儿都忙着去灭火呢,你快去看看!

”李巧手一听,脸色立马沉了下来。

他啥话没说,抄起水桶就往外跑,徒弟们也紧跟着。

到了张大爷家,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屋顶都快被烧穿了。

邻居们拿着水桶、脸盆,使劲儿往火上泼水。

李巧手一眼扫过去,看出火源在厨房,风一吹,火势就四面八方地蔓延。

他立刻吩咐徒弟和邻居分成两拨,一拨继续泼水,一拨跟他进屋,找火源。

一番折腾,终于发现起火点是厨房的柴火堆不小心点着了。

李巧手用湿布捂住鼻子嘴巴,冲进厨房,把火给扑灭了。

财主不给工钱,瓦匠无奈施展了手段,让财主自食恶果

徒弟们外头也没闲着,水泼得跟下雨似的,终于把火势给压下去了。

火灭了,张大爷一家和邻居们围上来,感激得不得了。

张大爷眼泪汪汪,拉着李巧手的手说:“李师傅,你真是咱们的大救星啊!

要不是你,我这把老骨头和家都得烧没了。

”李巧手摇摇头,谦虚地说:“张大爷,别这么说。

咱们都是一个村的,互相帮衬是应该的。

以后可得小心点,别再出这事儿了。

”大伙儿听了,都点头赞同。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