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
武汉市委宣传部
发布2021年第三季度"武汉车型"榜单

为了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可以学习先进事迹、可以追溯先进精神的良好社会文化, 市委宣传部围绕党史学习教育、科技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和改善民生、疫情防控常态化等中心开展了第三季度"武汉模式"选拔工作。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
按照公正、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评选,由区、市单位申报、初评,由媒体记者、群众代表、德模代表组成的评定委员会、投票等环节,最终制作出第三季度《武汉模范》。
名单是:超越自我梦想的蓝天特制女飞行员李凌超,15年如一天破信探访案的女检察官杜丽华,守护最美夕阳红福利院院长杨连贵,扎根于排水疏浚毛巾英雄王家美牧响水的第一线, 一位放弃高薪加固海外"中国核心"的长江学者,致力于保护长江流域的景观学教授李长安,被任命展示科学研究性质的疫苗研究员段凯,以及70年反美援助朝鲜的老兵黄法志, 每年上百多次的乡村教师郑明,跑出了"金店小二"罗峰的"太空速度"。
2021年第三季度"武汉模范"榜单
超越自我梦想蓝天的超级女飞行员
李灵超,女,1978年出生,中国共产党员,中央战区空军空军副总参谋长。
推荐单位:江汉区
从飞行开始,她就认真对待每一次飞行,精心策划每一次战斗训练任务。经过对航空知识和飞行技术的不断研究,先后飞行了几种类型的飞机,共飞行了4200多个小时。入伍以来在抗击雨雪冻灾、汶川抗震救灾、亚运会降云雨、"东方之星"沉船搜救、援外防疫物资运输等重大任务方面都做了出色的工作。近年来,李凌超参与了运输-20改装,面对先进的飞机设计、崭新的装备,她不会让勇气鼓起勇气主动邀请战争参加改装,改变已经形成了多年的飞行习惯,积极适应飞机,努力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同时,为了更好地发挥"种子"孵化的作用,参与编制标准化标准程序,对物理辐射驱动的人员进行培训。
2014年荣获"全国38位红旗手"称号,2015年荣获"全国38位红旗扛手"称号,2015年受邀参加抗日战争阅兵70周年纪念活动,2017年荣获"全国"全国最美家庭",2018年荣获"全国五大好家庭", 2019年被评为"湖北省红家",成为第七届世界军运会武汉站第11名火炬手,2021年荣获"省文明家庭"称号。曾获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中国妇女日报》、《解放军日报》、《空军日报》等军媒多次报道这些先进事迹。
15年是解决女检察官来信访案的一天
杜丽华,女,1968年出生,中国共产党员,禄口区人民检察院第五任检察室主任,四级高级检察官。
推荐单位:禄口区
由于在办信访案中取得的突出成绩,她被评为2020年"全国优秀案件检察官",在建党100周年之际,她被省委授予"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率领第五检察院进入第八、九届"全国文明接待室"。
她花了32年的时间起诉,15年起诉申诉。15年如一天,她用耐心和智慧,奉献和责任,为来信和走访群众解决问题,近五年来,处理了全国人大、最高巡检办、省巡检组督办1例,全省"千案解决"案3例,全市"累计办案"。34起专项诉讼案件,邀请全国人大代表、人民监督员、公益律师、社区代表举行听证会10次,为61名疑难上访者申请8000多万元的司法协助,不断增强上访者"感"和群众的"满意度"。
杜丽华针对探信之结难打通的特点和探信复杂矛盾的特点,积极创新,总结中央电视台新闻、法治下的中国"一转两访、三机制"探信工作方法。
群众来信访不小事,事关家事、国事、事事关民心,事关党的心,杜丽华同志守护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窗口,架起了人民与检察机关之间的桥梁!
守护着最美夕阳红的福利院长
杨连桂,男,1968年出生,中国共产党员,汉阳区社会福利院支部书记、会长。
推荐单位:汉阳区
杨连桂是一位老兵,是一名优秀的民政干部。2003年到当地工作,他做了一条线,爱一线,钻了一条线,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员的誓言和民政大爱,多次承接紧急险恶的民政事务,认真学习民政事务,跑过汉阳区的街道, 将温暖派对打入千家万户。
2013年,组织任命他为汉阳区社会福利院院长,面对新医院的落成,一切从无到有,他没有日夜挑战身体极限,几个月下来10斤多,经过几年的奋斗,跻身全国五级养老院校。他尊重老人,爱年轻人,在福利院为老人撑起一个温暖的家庭,无悔无悔。他所追求的孝顺,他所展现的爱,首先是善,是人性的基础。他继续书写文明篇章的"老与老,年轻与年轻,年轻"。
2020年初,面对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他看死如归来,主动带领200多名职工坚持100多日夜,用生命守护生命,用心守护500多名老人,打造了抗疫的养老机构奇迹, 受到民政部领导的高度肯定,其故事被《中国社会日报》报道。
在他的领导下,汉阳区社会福利院先后荣获全国老年文明荣誉、全国五级养老院士、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武汉市抗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武汉市抗冠肺炎疫情先进党组织等称号。
扎根于毛巾英雄的排水疏浚线
王佳梅,女,1967年出生,群众,青山水湖局排水队社区疏浚班组长。
推荐单位:青山区
她被群众称为基层"疏浚巾",是青山水利局排水队社区疏浚班组长。2009年被评为"绿山毛巾",2014年被评为"武汉市十大最美疏浚工人"。武汉广播电视台《一个城市好人》、《长江日报》等媒体都曾报道过她的先进事迹。
1986年,刚参加工作,王家梅被派去排水疏浚,负责城市主干道疏浚,2004年,青山水务局成立了社区疏浚班,由于工作出色,王家梅当选为监事。这是一个新组建的团队,工作量大、难度大,每天都要面对粪便、垃圾等污垢,但她从来不叫苦、不累、干是30多年。
社区疏浚班的职责是进行社区排水管网的日常疏浚维护,并处理居民的突发投诉。有时,居民一起寻求帮助,她甚至吃不下饭,经常忙到午夜。由于长期扎根于社区服务居民,许多社区领导和居民都把她当成自己的亲人,多次寄来感谢信和金琪,表达真诚的感谢。
"一个女孩做这份工作,很多人不理解它,"她说。但很久以后,一直得到居民的认可,每次我听到疏浚后水咆哮,看到你们能正常出水我就很开心。我对为居民工作的心态正在发生变化,我认为这份工作很有价值。"
放弃国外高薪的长江学者,强化"中国核心"
缪向水,男,1965年出生,中国共产党员,华中科技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院长,武汉国际微电子学院院长。
推荐单位:红山
长期在高校科教线工作,从事三维相变存储器、存储器集成存储块等先进存储芯片研发,主持了20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2018年,出版了第一本关于忆阻器的专著《健忘器器简介》,2019年团队向长江存储公司授予3D相变存储芯片专利93项,并合作开发芯片产品,并与华为、新思科技、长江存储公司等龙头企业合作建立了联合实验室, 推动存储芯片技术转型和未来领先技术的探索。
今年8月19日,他的团队的最新研究发表在国际领先的学术期刊《科学》上。截至目前,已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已授予发明专利100余项,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新加坡国家技术奖1项、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其先进事迹得到了中央电视台网、人民网、新华网、经济日报、湖北日报、长江日报、楚天都报、武汉晚报、武汉广播电视台、长江网、靖楚网等多家主流媒体的报道。
致力于保护长江流域的景观学教授
李长安,男,1956年出生,民主党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40多年的工作中,他向教学科研界线鞠躬,被誉为"园林教授",40多年来热爱环保,研究武汉市500多座山,100多座伴生湖泊,60多年前仍活跃在田野教学调查一线, 13年来10余次向国家省、市委提交湖山保护建议,系统解读武汉河湖地理环境演化和城市发展变化机制,倡导建立长江日,推动全国碳交易登记制度落户武汉等。
他积极参与政治事务,历任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委员、常委、市人大代表、常委、市政府委员。 他提交了140多项提案、建议和咨询报告,其中16项得到省级及以上领导的批准。他致力于武汉的发展和民生,早先提出了"中国三角"的概念,连续5年提出城市交通问题,连续6年提出发展湖北珠宝经济,连续10年提出建设中央经济"中三角",呼吁"农村食品安全不应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城市公交车站名称坚持以人为本""建立权利清单, 推动风暴,城市管理革命"等等。
曾获全国科技工作先进职工、民进党全国先进个人、全国参政二等奖(民进党中央)、湖北省科技传播十大杰出人物、武汉市人民政府参赞办公室特别贡献奖等荣誉,荣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0余项, 湖北省发展研究奖 4.
即将被委托开发具有科学性质的疫苗的疫苗研究人员
段凯,男,1971年出生,中国共产党员,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推荐单位:江夏区
他致力于20多年来在一线科研,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传染病预防事业中。他积极承担20多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省市重点攻关计划,自成为公司总经理以来,成功上市肠道病毒71型疫苗、四价流感裂解疫苗和新型冠病毒灭活疫苗3种新产品,为保护人民健康做出了突出贡献。
2020年,当新冠肺炎爆发时,他被国家科技部《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的研制》、《2019-nCoV感染恢复期患者特异性血浆和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开发》。"两位重点项目负责人之一,带头推广血浆治疗为恢复,因为疗效已显著推广到全国,作为治疗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压舱石',为降低新冠肺炎的死亡率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带领一个研究小组夜以继日地工作,在短短98天内开发了世界上第一种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
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湖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湖北省优秀共产党员"、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湖北省科技创业五大人物、湖北省青年邮政、 等荣誉,他的先进事迹先后被新华社、湖北日报、长江日报、湖北之声、楚天都报、武汉广播电视台、今日头条等媒体报道。
一位70年来反美援助朝鲜的老兵
黄发志,男,1930年出生,中国共产党员,东西湖区新安都街东风旅村民。
推荐单位:东西湖区
反美援助朝鲜退伍军人,凯旋归来响应农场的号召。短短十几句话,集中了黄法志人生的起起伏伏。作为中国志愿军士兵参加朝鲜战争,他和战友们挖战壕、枕头,右手被枕头砸中,无名指骨折,简单的绷带还带着伤势巩固防御工事,最终被授予三等功。
战后回国后,听说家乡在重新安置方面遇到困难,为了应对国家召回,他被选为制作组队长。从拿工资到赚积分,黄法志从不抱怨,勤劳、吃苦耐劳,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当士兵致力于杀死敌人时,当农民致力于耕种时。反美援大河,努力保卫家乡,黄法志老人的一生写下了关于奉献的壮丽篇章,也是一位共产党员不忘对原心的生动诠释。在教育子孙后代时,黄发之老人一再告诫子孙后代,不要给政府添麻烦,不要给党添麻烦,要自力更生,再争。建议孙子孙女学习医学,从教学中教书,积极入党。
如今,黄发志老人还在大队里发飙热,大队月支部主题晚会老人们都准时参加,自己准备教材,为党员讲课,教育党员赶到前面,切实为人民服务。其先进事迹被《长江日报》、《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等媒体报道。
每年上门超过一百次的乡村教师
郑明,女,1975年出生,中国共产党员,黄县区罗汉中学教师。
推荐单位:黄璇区
她有着极大的爱心和智慧,27年扎根于农村教育,几乎从未离开过校长的工作,扎根于老区肥沃的土壤,致力于农村教育。作为一名典型的农村寄宿学校教师,她热爱健康成长的保驾护航,关注"留守学生""问题学生",有序发展,对生活困难的学生给予支持和帮助,已经与600多名留守儿童结下了不解之缘。
她是每个学生的"郑妈妈",是学生心中最温暖的依赖者。从当老师的第一天起,郑明就要求自己,每个学生都要回家。每年,将花费数千元用于学生,到目前为止,她已经资助了20多名贫困学生,总计约3万元。
她曾经说过,教育在生活中,农村有广阔的田野,到处都是教材。她带同学们去架子山上野餐,在过山上放风筝,在桥边讲历史,引导孩子们享受家乡的美景。她想利用教育的力量,让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热爱自己的家乡,并建设它。她曾举办过乒乓球和国际象棋比赛,带学生到博物馆、科技博物馆学习,让年轻人在丰富的活动中健康成长,带他们去看更广阔的世界,鼓励他们把握当下,不惧怕未来。
她先后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优秀教师"、武汉市优秀班主任"、"我心心良师"等荣誉称号,该班荣获武汉市"先进班集体",荣获无数区级荣誉。
跑出"金店少年二"的"太空速度"
罗峰,男,1975年出生,中国共产党员,新岛市中小企业科技成果发展促进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
推荐单位:新港岛区
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26年中,他组织全区中小企业开展各类创业培训158次,培训人员达9800余人;
2015年,作为首批参与航天产业基地建设的员工之一,罗峰积极响应组织的号召。2016年,为了获得国家发改委对武汉国家航天工业基地的认可,他成为信息反馈、信息提交等工作的"空中乘客"。在实景天地基地成功获批后,他还转入火热投资活动,南北十多个省市,出行数万里,实现签约15个项目,总投资102亿元;实现4个项目的竣工调试,产值超过100亿元。他真诚服务项目建设,一切尽责,手机开启24小时工作模式,工作全年开放模式,真正做到"有解答,有应答,无事打扰",乐于做好"小店两人"。
荣获"武汉市优秀共产党员"、"武汉市2015-2017年度重大项目建设及前期推广(规划)工作先进个人"、"武汉市全国创业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其先进事迹由《长江日报》今日头条等媒体报道。
媒体记者:陈爽周景凯
通讯员:陈颖陈丽
编辑:张新月卢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