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1年第三季度“武漢楷模”揭曉

10月10日

武漢市委宣傳部

釋出2021年第三季度"武漢車型"榜單

2021年第三季度“武漢楷模”揭曉

為了進一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在全社會形成一種可以學習先進事迹、可以追溯先進精神的良好社會文化, 市委宣傳部圍繞黨史學習教育、科技創新、優化營商環境、生态環境保護、保障和改善民生、疫情防控常态化等中心開展了第三季度"武漢模式"選拔工作。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是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

按照公正、公正、公開的原則進行評選,由區、市機關申報、初評,由媒體記者、群衆代表、德模代表組成的評定委員會、投票等環節,最終制作出第三季度《武漢模範》。

名單是:超越自我夢想的藍天特制女飛行員李淩超,15年如一天破信探訪案的女檢察官杜麗華,守護最美夕陽紅福利院院長楊連貴,紮根于排水疏浚毛巾英雄王家美牧響水的第一線, 一位放棄高薪加強海外"中國核心"的長江學者,緻力于保護長江流域的景觀學教授李長安,被任命展示科學研究性質的疫苗研究員段凱,以及70年反美援助北韓的老兵黃法志, 每年上百多次的鄉村教師鄭明,跑出了"金店小二"羅峰的"太空速度"。

2021年第三季度"武漢模範"榜單

超越自我夢想藍天的超級女飛行員

2021年第三季度“武漢楷模”揭曉

李靈超,女,1978年出生,中國共産黨員,中央戰區空軍空軍副總參謀長。

推薦機關:江漢區

從飛行開始,她就認真對待每一次飛行,精心策劃每一次戰鬥訓練任務。經過對航空知識和飛行技術的不斷研究,先後飛行了幾種類型的飛機,共飛行了4200多個小時。入伍以來在抗擊雨雪凍災、汶川抗震救災、亞運會降雲雨、"東方之星"沉船搜救、援外防疫物資運輸等重大任務方面都做了出色的工作。近年來,李淩超參與了運輸-20改裝,面對先進的飛機設計、嶄新的裝備,她不會讓勇氣鼓起勇氣主動邀請戰争參加改裝,改變已經形成了多年的飛行習慣,積極适應飛機,努力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同時,為了更好地發揮"種子"孵化的作用,參與編制标準化标準程式,對實體輻射驅動的人員進行教育訓練。

2021年第三季度“武漢楷模”揭曉

2014年榮獲"全國38位紅旗手"稱号,2015年榮獲"全國38位紅旗扛手"稱号,2015年受邀參加抗日戰争閱兵70周年紀念活動,2017年榮獲"全國"全國最美家庭",2018年榮獲"全國五大好家庭", 2019年被評為"湖北省紅家",成為第七屆世界軍運會武漢站第11名火炬手,2021年榮獲"省文明家庭"稱号。曾獲個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中國婦女日報》、《解放軍日報》、《空軍日報》等軍媒多次報道這些先進事迹。

15年是解決女檢察官來信訪案的一天

2021年第三季度“武漢楷模”揭曉

杜麗華,女,1968年出生,中國共産黨員,祿口區人民檢察院第五任檢察室主任,四級進階檢察官。

推薦機關:祿口區

由于在辦信訪案中取得的突出成績,她被評為2020年"全國優秀案件檢察官",在建黨100周年之際,她被省委授予"省優秀共産黨員"稱号,并率領第五檢察院進入第八、九屆"全國文明接待室"。

她花了32年的時間起訴,15年起訴申訴。15年如一天,她用耐心和智慧,奉獻和責任,為來信和走訪群衆解決問題,近五年來,處理了全國人大、最高巡檢辦、省巡檢組督辦1例,全省"千案解決"案3例,全市"累計辦案"。34起專項訴訟案件,邀請全國人大代表、人民監督員、公益律師、社群代表舉行聽證會10次,為61名疑難上訪者申請8000多萬元的司法協助,不斷增強上訪者"感"和群衆的"滿意度"。

2021年第三季度“武漢楷模”揭曉

杜麗華針對探信之結難打通的特點和探信複雜沖突的特點,積極創新,總結中央電視台新聞、法治下的中國"一轉兩訪、三機制"探信工作方法。

群衆來信訪不小事,事關家事、國事、事事關民心,事關黨的心,杜麗華同志守護着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視窗,架起了人民與檢察機關之間的橋梁!

守護着最美夕陽紅的福利院長

2021年第三季度“武漢楷模”揭曉

楊連桂,男,1968年出生,中國共産黨員,漢陽區社會福利院支部書記、會長。

推薦機關:漢陽區

楊連桂是一位老兵,是一名優秀的民政幹部。2003年到當地工作,他做了一條線,愛一線,鑽了一條線,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共産黨員的誓言和民政大愛,多次承接緊急險惡的民政事務,認真學習民政事務,跑過漢陽區的街道, 将溫暖派對打入千家萬戶。

2021年第三季度“武漢楷模”揭曉

2013年,組織任命他為漢陽區社會福利院院長,面對新醫院的落成,一切從無到有,他沒有日夜挑戰身體極限,幾個月下來10斤多,經過幾年的奮鬥,跻身全國五級養老院校。他尊重老人,愛年輕人,在福利院為老人撐起一個溫暖的家庭,無悔無悔。他所追求的孝順,他所展現的愛,首先是善,是人性的基礎。他繼續書寫文明篇章的"老與老,年輕與年輕,年輕"。

2020年初,面對突發新冠肺炎疫情,他看死如歸來,主動帶領200多名職工堅持100多日夜,用生命守護生命,用心守護500多名老人,打造了抗疫的養老機構奇迹, 受到民政部上司的高度肯定,其故事被《中國社會日報》報道。

在他的上司下,漢陽區社會福利院先後榮獲全國老年文明榮譽、全國五級養老院士、武漢市五一勞動獎章、武漢市抗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武漢市抗冠肺炎疫情先進黨組織等稱号。

紮根于毛巾英雄的排水疏浚線

2021年第三季度“武漢楷模”揭曉

王佳梅,女,1967年出生,群衆,青山水湖局排水隊社群疏浚班組長。

推薦機關:青山區

她被群衆稱為基層"疏浚巾",是青山水利局排水隊社群疏浚班組長。2009年被評為"綠山毛巾",2014年被評為"武漢市十大最美疏浚勞工"。武漢廣播電視台《一個城市好人》、《長江日報》等媒體都曾報道過她的先進事迹。

1986年,剛參加工作,王家梅被派去排水疏浚,負責城市主幹道疏浚,2004年,青山水務局成立了社群疏浚班,由于工作出色,王家梅當選為監事。這是一個新組建的團隊,工作量大、難度大,每天都要面對糞便、垃圾等污垢,但她從來不叫苦、不累、幹是30多年。

2021年第三季度“武漢楷模”揭曉

社群疏浚班的職責是進行社群排水管網的日常疏浚維護,并處理居民的突發投訴。有時,居民一起尋求幫助,她甚至吃不下飯,經常忙到午夜。由于長期紮根于社群服務居民,許多社群上司和居民都把她當成自己的親人,多次寄來感謝信和金琪,表達真誠的感謝。

"一個女孩做這份工作,很多人不了解它,"她說。但很久以後,一直得到居民的認可,每次我聽到疏浚後水咆哮,看到你們能正常出水我就很開心。我對為居民工作的心态正在發生變化,我認為這份工作很有價值。"

放棄國外高薪的長江學者,強化"中國核心"

2021年第三季度“武漢楷模”揭曉

缪向水,男,1965年出生,中國共産黨員,華中科技大學內建電路學院院長,武漢國際微電子學院院長。

推薦機關:紅山

長期在高校科教線工作,從事三維相變存儲器、存儲器內建存儲塊等先進存儲晶片研發,主持了20多項國家級科研項目。2018年,出版了第一本關于憶阻器的專著《健忘器器簡介》,2019年團隊向長江存儲公司授予3D相變存儲晶片專利93項,并合作開發晶片産品,并與華為、新思科技、長江存儲公司等龍頭企業合作建立了聯合實驗室, 推動存儲晶片技術轉型和未來領先技術的探索。

2021年第三季度“武漢楷模”揭曉

今年8月19日,他的團隊的最新研究發表在國際領先的學術期刊《科學》上。截至目前,已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和會議上發表論文300餘篇,已授予發明專利100餘項,先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2項、新加坡國家技術獎1項、湖北省技術發明一等獎1項。其先進事迹得到了中央電視台網、人民網、新華網、經濟日報、湖北日報、長江日報、楚天都報、武漢晚報、武漢廣播電視台、長江網、靖楚網等多家主流媒體的報道。

緻力于保護長江流域的景觀學教授

2021年第三季度“武漢楷模”揭曉

李長安,男,1956年出生,民主黨員,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教授,博士生導師。

在40多年的工作中,他向教學科研界線鞠躬,被譽為"園林教授",40多年來熱愛環保,研究武漢市500多座山,100多座伴生湖泊,60多年前仍活躍在田野教學調查一線, 13年來10餘次向國家省、市委送出湖山保護建議,系統解讀武漢河湖地理環境演化和城市發展變化機制,倡導建立長江日,推動全國碳交易登記制度落戶武漢等。

2021年第三季度“武漢楷模”揭曉

他積極參與政治事務,曆任全國政協委員、省政協委員、常委、市人大代表、常委、市政府委員。 他送出了140多項提案、建議和咨詢報告,其中16項得到省級及以上上司的準許。他緻力于武漢的發展和民生,早先提出了"中國三角"的概念,連續5年提出城市交通問題,連續6年提出發展湖北珠寶經濟,連續10年提出建設中央經濟"中三角",呼籲"農村食品安全不應成為被遺忘的角落""城市公共汽車站名稱堅持以人為本""建立權利清單, 推動風暴,城市管理革命"等等。

曾獲全國科技工作先進職工、民進黨全國先進個人、全國參政二等獎(民進黨中央)、湖北省科技傳播十大傑出人物、武漢市人民政府參贊辦公室特别貢獻獎等榮譽,榮獲省部級科研成果獎10餘項, 湖北省發展研究獎 4.

即将被委托開發具有科學性質的疫苗的疫苗研究人員

2021年第三季度“武漢楷模”揭曉

段凱,男,1971年出生,中國共産黨員,武漢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

推薦機關:江夏區

他緻力于20多年來在一線科研,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傳染病預防事業中。他積極承擔20多項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省市重點攻關計劃,自成為公司總經理以來,成功上市腸道病毒71型疫苗、四價流感裂解疫苗和新型冠病毒滅活疫苗3種新産品,為保護人民健康做出了突出貢獻。

2021年第三季度“武漢楷模”揭曉

2020年,當新冠肺炎爆發時,他被國家科技部《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的研制》、《2019-nCoV感染恢複期患者特異性血漿和特異性免疫球蛋白開發》。"兩位重點項目負責人之一,帶頭推廣血漿治療為恢複,因為療效已顯著推廣到全國,作為治療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壓艙石',為降低新冠肺炎的死亡率做出了突出貢獻;他帶領一個研究小組夜以繼日地工作,在短短98天内開發了世界上第一種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

曾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湖北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湖北省優秀共産黨員"、湖北省五一勞動獎章、湖北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湖北省科技創業五大人物、湖北省青年郵政、 等榮譽,他的先進事迹先後被新華社、湖北日報、長江日報、湖北之聲、楚天都報、武漢廣播電視台、今日頭條等媒體報道。

一位70年來反美援助北韓的老兵

2021年第三季度“武漢楷模”揭曉

黃發志,男,1930年出生,中國共産黨員,東西湖區新安都街東風旅村民。

推薦機關:東西湖區

反美援助北韓榮民,凱旋歸來響應農場的号召。短短十幾句話,集中了黃法志人生的起起伏伏。作為中國志願軍士兵參加北韓戰争,他和戰友們挖戰壕、枕頭,右手被枕頭砸中,無名指骨折,簡單的繃帶還帶着傷勢鞏固防禦工事,最終被授予三等功。

戰後回國後,聽說家鄉在重新安置方面遇到困難,為了應對國家召回,他被選為制作組隊長。從拿工資到賺積分,黃法志從不抱怨,勤勞、吃苦耐勞,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奉獻。當士兵緻力于殺死敵人時,當農民緻力于耕種時。反美援大河,努力保衛家鄉,黃法志老人的一生寫下了關于奉獻的壯麗篇章,也是一位共産黨員不忘對原心的生動诠釋。在教育子孫後代時,黃發之老人一再告誡子孫後代,不要給政府添麻煩,不要給黨添麻煩,要自力更生,再争。建議孫子孫女學習醫學,從教學中教書,積極入黨。

如今,黃發志老人還在大隊裡發飙熱,大隊月支部主題晚會老人們都準時參加,自己準備教材,為黨員講課,教育黨員趕到前面,切實為人民服務。其先進事迹被《長江日報》、《湖北日報》、《楚天都市報》等媒體報道。

每年上門超過一百次的鄉村教師

2021年第三季度“武漢楷模”揭曉

鄭明,女,1975年出生,中國共産黨員,黃縣區羅漢中學教師。

推薦機關:黃璇區

她有着極大的愛心和智慧,27年紮根于農村教育,幾乎從未離開過校長的工作,紮根于老區肥沃的土壤,緻力于農村教育。作為一名典型的農村寄宿學校教師,她熱愛健康成長的保駕護航,關注"留守學生""問題學生",有序發展,對生活困難的學生給予支援和幫助,已經與600多名留守兒童結下了不解之緣。

2021年第三季度“武漢楷模”揭曉

她是每個學生的"鄭媽媽",是學生心中最溫暖的依賴者。從當老師的第一天起,鄭明就要求自己,每個學生都要回家。每年,将花費數千元用于學生,到目前為止,她已經資助了20多名貧困學生,總計約3萬元。

2021年第三季度“武漢楷模”揭曉

她曾經說過,教育在生活中,農村有廣闊的田野,到處都是教材。她帶同學們去架子山上野餐,在過山上放風筝,在橋邊講曆史,引導孩子們享受家鄉的美景。她想利用教育的力量,讓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熱愛自己的家鄉,并建設它。她曾舉辦過乒乓球和國際象棋比賽,帶學生到博物館、科技博物館學習,讓年輕人在豐富的活動中健康成長,帶他們去看更廣闊的世界,鼓勵他們把握當下,不懼怕未來。

她先後被教育部評為"全國優秀教師"、武漢市優秀班主任"、"我心心良師"等榮譽稱号,該班榮獲武漢市"先進班集體",榮獲無數區級榮譽。

跑出"金店少年二"的"太空速度"

2021年第三季度“武漢楷模”揭曉

羅峰,男,1975年出生,中國共産黨員,新島市中小企業科技成果發展促進中心黨支部書記、主任。

推薦機關:新港島區

在為中小企業服務的26年中,他組織全區中小企業開展各類創業教育訓練158次,教育訓練人員達9800餘人;

2021年第三季度“武漢楷模”揭曉

2015年,作為首批參與航天産業基地建設的員工之一,羅峰積極響應組織的号召。2016年,為了獲得國家發改委對武漢國家航天工業基地的認可,他成為資訊回報、資訊送出等工作的"空中乘客"。在實景天地基地成功獲批後,他還轉入火熱投資活動,南北十多個省市,出行數萬裡,實作簽約15個項目,總投資102億元;實作4個項目的竣工調試,産值超過100億元。他真誠服務項目建設,一切盡責,手機開啟24小時工作模式,工作全年開放模式,真正做到"有解答,有應答,無事打擾",樂于做好"小店兩人"。

榮獲"武漢市優秀共産黨員"、"武漢市2015-2017年度重大項目建設及前期推廣(規劃)工作先進個人"、"武漢市全國創業工作先進個人"等榮譽。其先進事迹由《長江日報》今日頭條等媒體報道。

2021年第三季度“武漢楷模”揭曉

媒體記者:陳爽周景凱

通訊員:陳穎陳麗

編輯:張新月盧豔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