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中环的海滨活动空间,港府的地儿,委托一家公司独家管理营运,就这么一块地方足足有36600平方米,经常会举办一些活动。
例如文化节、户外音乐会、嘉年华等等,也算是乐趣无穷,就算没活动,站在这看着整个一大片美丽的香港维港景色,也让人感受非常。
每年的夏天,这里会举办个中环夏至的活动,举办一些摊位,让孩子跟家长还有手创小店参与,既可让一家大小休闲又可提高店家营收。
但是,到了今年这届这就让人感到很无语了,虽然是免费的,但噱头是吹气公仔,活动从7月5日至8月11日,主办方预计会吸引10万人次来参与。
五大巨型充气的世界奇观,包括“英国巨石阵”、“智利复活节岛摩艾石像”、“埃及吉萨金字塔”、“意大利比萨斜塔”及“法国凯旋门”。
不过,这个项目自从放在这里开始,就负评如潮,不仅本地人觉得不好看,连外地人都觉得莫名其妙,港媒就去蹲点采访游客。
东莞游客李先生表示,充气装置以白色为主不太吉利,如以石头雕塑可更还原质感,同行的钟小姐则认为,充气装置不是很好看“没有达到我的审美”,又认为质地“很塑料”。
北京旅客李先生表示,以建筑学角度评论,认为装置和附近的中环的天际线不搭配,个别纯白色装置在整个画面内显得不太协调,甚至是格格不入,形容如儿童游玩设施。
天津游客陈小姐表示,集合了世界各国的历史风景,就应该有个尊重感,毕竟这里是国际金融中心,不是城乡结合部,不能随意放个充气景点就行,毕竟全世界的人都在看香港。
成都游客王先生形容,装置被四周高楼大厦包围,纯白的艺术品与摩登城市形成对比,展现香港的生机活力与包容性。他形容装置风格“抽象但不失美观”,但认为如晚没有灯光映衬可能会有些恐怖。
香港本地陈小姐表示,近年香港的艺术展览都较以往没有内涵和文化,停留在艺术表面上,沦为“打卡”文化,其实香港有很多本地特色,例如剧场、电影等方面,钱没有用在刀刃上,很可惜。
面对这么多质疑,主办方表示,这个“充气奇迹”设计者是来自亚美尼亚的著名AI艺术家Joann,活动是以她的作品为灵感,首次将作品变为实体。
不过,港媒也真够可以的,居然跑去问这个AI艺术家Joann,据昨晚新闻,这位AI艺术家看到这堆东西感到不满意,表示展品“好丑样”、“比例不对”,更要求停止展出。
主办方面对压力昨晚回应,表示一直透过邮件跟这位艺术家报告活动进度,对方表示高兴看到一切顺利进行,重申这位艺术家没有参与制作过程,也没要求展出前先获其批准,这个“充气奇迹”将如期举行。
现在的香港,吸引游客的角度很奇葩,甚至有急功近利的感觉,明明那么好一个地方,也无需去搬外国的建筑,我们国家那么多建筑,天坛,长城,随便哪个不能代表特色的呢?
就算弄一艘巨大充气中式帆船,矗立在维港边,不仅有本地特色能够一帆风顺,还能寓意香港繁荣稳定,这样不好吗?吸引游客的玩意儿很多,但从细节可以看出对自己的了解完全不够。
香港,东方之珠,只需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只需多点了解自己本身的长处,其实哪里都有资源,处处都有特色,游客喜欢的是百年沉淀的香港,而不是网红打卡的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