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头条改版后新增广告解锁,广告开始5秒后,您可以点击右上角关闭,即可继续阅读。
王百洋,他3岁就能认识3000个字,4岁就能独立阅读文章,而且还尤其对科普和历史书籍感兴趣。
他在小学和初中两次跳级,别人六年读完的小学,王百洋只用了三年半。
他与生俱来的学习天赋连老师都感觉到害怕,上课的时候,他轻易不抬头,但只要一抬头,那就意味着老师的教学出现了错误。
更让人感到惊讶的是,高考中,王百洋以716分的高分问鼎九省状元,大家都称呼他为“高考学神”。
然而,谁又能想到,他的传奇经历还远远没有止步于此……
那么问题来了,王百洋到底为什么能如此厉害?他的未来又如何呢?
王百洋,1993年生人,老家在黑龙江哈尔滨市。
王百洋的家庭其实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他不是出生于书香门第,他的母亲在哈市道外区第四医院担任护士,平时忙于工作,连回家的时间都很少,更别提能辅导孩子的学习了。
他的父亲名叫王德昌,正式地说是一名自由职业者,平时也会做一些生意,跟母亲一样,也是因为工作原因,极少能陪伴孩子。
所以说,王百洋年少时不光没能获得周全的照顾,反而还很“孤独”,可或许正是因为这种“孤独”,造就了他传奇的一生。
父亲王德昌每次回家的时候都会发现,儿子总是在闷着头读书,而且读的还不是那种漫画书,而是文学名著。
要知道,那时候的王百洋也才4岁,父亲尝试问他一些晦涩难懂的句子的含义,没想到儿子能讲得头头是道,这一刻,王德昌别提有多激动了。
“看到孩子那么喜欢读书,从他四岁起,我就领着他到书店里看书,他尤其对科普方面的书和地图册感兴趣,对于一些历史故事集也情有独钟。每次到书店看到有他喜爱的书籍,我都会买回家,让他慢慢看。”
王德昌这样说。
既然儿子有阅读这方面的天赋,王德昌索性就重点进行培养,当时的他不知道的是,儿子在未来还会给他带来更多惊喜。
小学前三年,王百洋是在哈市奋斗小学读的,小学成绩虽然不能说明太多情况,但从那时候开始,王百洋的学习天赋就被展现地淋漓尽致。
在上4年级那年,因为父亲工作的变动,他全家搬到了大连居住,王百洋自然也需要转学。
不过,到了大连的学校,王德昌和学校老师产生了分歧。
原来,老师是担心孩子的学习跟不上节奏,建议王百洋蹲级。
不过呢,王德昌并不这样认为,因为他知道儿子很聪明,不光不用蹲级,以至于跳级都是完全没问题的。
好家伙,老师让“蹲”,家长直接让“跳”,既然如此,那就干脆别争了,直接让王百洋做一套卷子,看看他有没有这个实力。
卷子摆在眼前,王百洋提笔作答,很快便做完了,交上去后,老师直接懵了,因为卷子里很多“超纲”的题目,王百洋都准确无误地答了出来。
就这样,王百洋凭借着硬实力直接跳到了5年级。
只是,在大连的学习仅仅持续一年就结束了,王百洋又跟着父母回到了哈尔滨。
在这里要提一下,哈尔滨是小学需要读5年,初中读4年,而大连则是小学6年,初中3年。
正常来说,王百洋从大连转到哈尔滨后,应该是读初一,保守一点的话是读6年级。
哈尔滨的老师给出的建议也是读初一,但王德昌又给出了不一样的看法:
“我当时找到了哈市松雷中学,想让孩子读初一,老师在对孩子进行测试之说可以接收百洋。这样,孩子不但没有蹲级,反而跳了两级。”
经过小学三年半的基础和他平时的课外积累,王百洋名义上是个初中生,但他对初中的知识已是了如指掌,甚至还主动学起了高中的知识。
平时上课的时候,王百洋几乎是不抬头的,因为完全没有抬头的必要,老师讲的知识他早就烂熟于心了。
有意思的是,虽然他不抬头,但却时刻关注着老师讲课的内容和进度,只要听到老师讲错了,他便会抬头确认一遍。
而老师们只要看到王百洋抬头,心里头都会莫名地紧张,因为王百洋这样,就意味着老师讲错题了。
接下来,就到了王百洋的“表演时间”,他总是会指出老师的错误,并且给出完整的解题思路,有时候比老师讲得都要好。
2009年,王百洋参加了高考,他的年龄只有16岁,是当年哈三中高考年龄最小的考生。
虽然年龄小,但王百洋身体里蕴藏的能量是无穷的,高考成绩出来后,王百洋以716分的成绩成为了省高考状元。
不可思议的是,当年有9个省使用的都是高考甲卷,王百洋也是这9个省的最高分,是当之无愧的“九省状元”。
当记者们争先恐后进行报道时,又“挖”出来一个爆炸性消息,原来,王百洋早就通过了北京大学的内招,成了板上钉钉的北大学子。
在人才济济的北大校园里,王百洋的表现依旧是最亮眼的那个,大学期间,他获得了香港大学的全额奖学金,毕业后,顺理成章地进入了香港大学读硕士。
王百洋的“开挂”人生还远远没有结束,研究生结束后,他又获得了美国西北大学的青睐,就这样,他背着沉重的行李,踏上了出国留学的道路。
临行前,王百洋给导师了一个承诺,那就是将来学成后,一定回国发展,为祖国奉献力量。
美国人是十分尊重人才的,他们想尽了各种办法想让王百洋留在美国,开出的条件更是无比丰厚。
但是呢,不管美国人怎样示好,王百洋始终坚持报效祖国的信念,在美国取得博士学位后,他毅然决然回到了祖国,积极投身到了中国物理科研领域。
如今,王百洋已经成长为了中国物理领域顶尖的科学家。
王百洋故事是励志的,他的精神也是值得无数学子学习的,他为国家的科技和发展注入了大量心血,他所取得的成就不仅仅是个人的荣誉,更是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结晶。
编辑:凡友
参考资料
“90后”状元颠覆“书呆子”形象——大众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