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泽文出生于一个特殊的家庭,她的父亲是一位现役海军军人,服役至今已长达28年之久。父亲的军人身份对她的成长过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10多年前,在执行一次任务中,崔宏伟为了救助队友而不幸断了双腿。这次事故使他休养了整整3年。但他并没有因此消沉,而是利用这段时间自学本科课程,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身体刚一恢复,他就毫不犹豫地重返部队,继续为国家奉献自己的力量。
在这段艰难时期,崔泽文的母亲胡梅筠选择放弃自己的工作,专心照顾丈夫和家庭。她的无私奉献和坚强意志,成为了崔泽文人生的重要榜样。
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崔泽文从小就浸润在浓厚的军人文化中。胡梅筠回忆道,“他父亲所在部队是一个英雄单位,回家总是会给孩子讲述他们部队的事迹,比如‘今天这个叔叔拾金不昧,明天那个叔叔英勇救人’,耳濡目染,她自己可能已经形成了本能。
这些看似平常的故事在崔泽文的心里播下了责任与担当的种子。尽管崔泽文的母亲透露,她的女儿其实是个连打耳洞都怕疼的普通姑娘,但军人家庭的熏陶让她在关键时刻展现出超乎寻常的勇气。
正如崔泽文后来所说,"我是军人的女儿,我不上去她可能会死。"这句话不仅道出了她挺身而出的原因,也展现了军人后代深植骨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崔泽文的事迹,正是军人精神在新一代青年中传承的生动体现。
2019年3月的一个平凡的夜晚,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校园里,崔泽文和同学小梁正结束晚自习。两个年轻女孩漫步在回宿舍的路上,夜色渐深,路灯下她们谈笑风生,浑然未觉即将到来的危险。
就在此时,命运的转折在瞬间发生。一个陌生男子突然闯入她们的视线,他边跑边大喊,手里挥舞着凶器,向她们快速冲过来。
这突如其来的一幕,瞬间打破了校园的宁静,也彻底地改变了崔泽文和小梁的命运。
面对危险,崔泽文的反应相当迅速。她本能地意识到情况紧急,毫不犹豫地将小梁推到一边,并大声叫道:"快跑!"小梁踉跄几步,惊恐地回头看向崔泽文。
尽管平日里,崔泽文看起来较为柔弱,但此刻的她,却能直面来势汹汹的歹徒,展现出勇敢的一面。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崔泽文的脑海中浮现出父亲的身影。她回忆起父亲常对她说的话:"作为军人,随时都要准备为他人牺牲。
"此时,她仿佛听到内心深处有个声音在嘶吼:"我是军人的女儿,我不能退缩!"。
突遇歹徒挥舞凶器,崔泽文瘦弱但眼神坚定。她深知,自己可能是小梁最后的希望。面对突发状况,同学们惊慌失措,四散而逃。
崔泽文却毅然决然地站在那里,用生命保护同学们。
就在这一刻,崔泽文展现出远超年龄的勇气与担当。她没有选择逃跑,反倒是选择了保护他人。这个决定,无疑将永远改变她和小梁的人生轨迹。
崔泽文见到这一幕,忍着伤痛,跑到小梁跟前,一把将她拉到了自己身后,然后和歹徒对峙。她用自己的身体给小梁筑起一道肉墙,展现出了她无与伦比的勇气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这一幕对崔泽文来说是人生中最关键的转折点。她选择救助生命,改变命运。这个瞬间,她行动证明了什么是真正的勇气,什么是无私的奉献,也展现了新一代年轻人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面对歹徒的疯狂攻击,身材瘦小的崔泽文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勇气。歹徒第一刀迅速刺来,崔泽文本能想要闪避,但还是被划伤了。
剧烈的疼痛让她踉跄后退,但她咬牙坚持,强迫自己站稳。
“ 小梁,快跑!”崔泽文坚定地大喊,声音里充满了痛苦和决心。然而,惊慌失措的小梁还没跑几步,就被歹徒追上。凶器无情地向小梁刺去,小梁痛苦地尖叫着,周围的同学们纷纷四散逃离。
崔泽文看到眼前的情景,无名之痛涌上心头,然而她强忍着走上前,抓着小梁躲到了身后,与歹徒相对。"我是军人的孩子,我不上去,她可能会死。
"崔泽文心里涌现出这个念头,这股信念给了她前所未有的力量她挺直身体,毫无畏惧地再次挡在歹徒和小梁之间。
凶手见血后,凶性被激发,如同发疯一般,接连捅了崔泽文6刀。崔泽文紧咬牙关,忍受着剧痛。她的衣服被鲜血逐渐浸透,但她依然坚定地护在小梁身前。
这一幕震撼了在场的所有人,一个20岁的女孩,用自己的身体护住同学,展现出超乎想象的勇气和无私。
最终,崔泽文身中八刀,而同学小梁则身中16刀。两人倒在血泊中,生死攸关。此刻,歹徒如梦初醒,丢弃凶器,落荒而逃。若非崔泽文舍生忘死,用自己的身体保护同学,小梁可能因伤势过重,命丧黄泉。
在医护人员紧急施救的同时,救护车也在飞驰着。即使是生死攸关的时刻,崔泽文也始终没忘记他的同学们,他在救护车上虚弱地告诉医生:"先救我的同学"。
直到医院表示可以同时手术,崔泽文这才放下心来。
这一幕再次生动展示了崔泽文的无私和勇敢。即使在自己性命攸关的时刻,她依然将同学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崔泽文后来解释道:“当时看到同学伤势严重,我一直在帮小梁止血,没想到身上的血都是自己的”。
这种在危机时刻仍为他人着想的精神,完美诠释了崔泽文的勇气和善良。
崔泽文的行为,不仅仅是军人精神的传承,更是人性光辉的闪耀。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勇气,什么是无私的奉献,也展现了新一代年轻人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她的故事,成为了激励更多人见义勇为、挺身而出的动力源泉。
在医院里,崔泽文和小梁的手术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崔泽文的伤势极其严重,医生的诊断令人心惊:全身上下三处贯穿伤,胆囊被刺破,腹部长达18厘米的伤口直穿胸膛。
最为严重的是第一刀,直接扎穿了肝脏,刺破了胆囊医生不得不用订书机订入胸腔来固定伤口,这种处理方式足见伤势之重。
然而,即使在面临生死考验的情况下,崔泽文仍然展现出超乎寻常的坚强。当晚,学校紧急通知崔泽文父母,告知他们女儿已生命垂危,急需尽快赶到医院。
心急如焚的崔宏伟和胡梅筠连夜买了车票,迅速地赶到了桂林。
当父母心急火燎地赶到医院,看到女儿浑身是伤,父母再也绷不住了,哭成泪人。然而,崔泽文却始终没有在父母面前流过一滴眼泪,相反不停地安慰他们说:"我没事的、我不疼,这不是已经没事了吗?"。
这一幕深深触动了崔泽文的父亲崔宏伟。这个当了26年兵的硬汉,在看到女儿如此坚强时,终于忍不住用一滴滴泪水来表达他内心的震惊。
这是他从军以来第一次流泪,可知女儿的遭遇给他带来了多大的心理冲击。
崔泽文直到出院康复的最后阶段,医生才为她取下纱布。当她看到自己身上长达18厘米的“蜈蚣”般的伤疤,终于无法再掩饰心底的痛苦,痛苦地说:“我以为自己还是以前的模样。”这句话表达了她内心的真实情感,同时也展现了一个20岁女孩的期盼,坚强面对生活。
崔泽文很喜欢穿汉服,许多装饰都需要打耳洞。她的母亲胡梅筠透露,虽然她害怕疼,但却一直没有去打耳洞。这个小细节展现了崔泽文坚强背后敏感的一面,让她的勇敢显得更加珍贵。
崔泽文的英勇事迹很快家喻户晓,感动了无数人,她无私奉献的精神深受社会各界的赞誉。她在2019年先荣获"浙江青年五四奖章”,后荣登"中国好人榜”,更荣获"全国最美大学生”荣誉。这些荣誉既是对她个人的肯定,也彰显了社会对见义勇为行为的褒奖。
2019年4月30日下午,由宁波市政府组织的慰问团专程来到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向崔泽文表达了家乡人民的慰问和关心。这种来自家乡的温馨关心让崔泽文深受感动并倍感鼓舞。
然而,荣誉的背后是巨大的牺牲。崔泽文用年轻的生命换来了同学的安全,但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全身上下三处贯穿伤,18厘米长的疤痕将永远留在她的身上,成为她勇敢的印记,也是她青春的代价。
在一次接受采访时,崔泽文的母亲胡梅筠表现出了复杂的心情:"我们和他的父亲都希望她能成为一个有担当的人,但当这个情况真的发生在她身上的时候,我们却又不想我们的孩子去做那个英雄。"这句话道出了所有父母的心声,也表明了崔泽文行为的珍贵之处。
即便如此,崔泽文依然坚定地表示,如果让她重新选择一次,她还是会那么做。因为她是军人的孩子,见死不救只为自己而活,她觉得自己太冷血了。这种坚持,正是崔泽文平凡中的伟大之处。
崔泽文的故事告诉我们,英雄并非遥不可及,他们就在我们身边。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和担当的深刻含义,展现了新一代年轻人的精神风貌。
她的勇气和无私,不仅挽救了一个生命,也在困境中点燃了勇气的火焰,激发了人们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决心。
崔泽文的事迹引发了社会的广泛思考,她的行为与2016年发生的江歌案形成了鲜明对比。在江歌案中,刘鑫选择自保,未能挺身而出,导致江歌遇害。
反之,崔泽文却选择挺身而出,不惜用自己的生命来保护他人,这两种行为彰显了见义勇为的精神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崔宏伟,崔泽文的父亲,曾经明确地表示:“我们要教育孩子做一个有担当的人。”这一教育理念在崔泽文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她的一生经历告诉我们,英雄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出来的军人家庭的熏陶,父母的言传身教,都在崔泽文心中种下了责任与担当的种子。
我们应鼓励更多人参与见义勇为,同时这也呼吁社会加大对这类行为的认可和支持,建立起一个鼓励善行、褒奖英雄的社会环境,使人们在遇到需要的时候,有更大的勇气站出来,挺身而出,也是对每一个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的尊重。
崔泽文的话“我是军人的女儿,我不上去她可能会死”,充分表达了她挺身而出的原因,同时也展现了新一代年轻人应有的责任和担当。这种精神,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和传承。
崔泽文的故事警示我们在面对风险和困难时,都有选择的权利。选择勇敢和承担责任,虽然可能会带来代价,但也会让我们获得无价的精神财富和社会认可。她的英勇事迹激励着更多的人在危急时刻敢于站出来,使得我们的社会充满阳光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