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悄然离世的罗格,是怎样的奥林匹克“掌舵人”

作者:追赶小天才

新华社北京8月30日电,罗格悄然去世,究竟是什么样的奥运"掌舵人"

新华社记者高鹏、王涌

2021年8月29日,在卸任国际奥委会主席八年后,比利时人雅克·罗格悄然去世,享年79岁。

罗格并没有像他的前任萨马兰奇那样为奥运运动做那么多,但他果断的反兴奋剂、反腐努力,以及青奥会成立的远见卓识,在这家"百年老店"的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对于中国人来说,他也是一个善良的"老朋友"——他作为东道主见证了中国首届奥运会,并给了北京奥运会"无与伦比的"评论。

命运之舟

罗杰的生活与体育息息相关。他出生在沿海城市,从三岁起就经常和父母一起出海。年轻时,罗格参加了三次奥运会帆船比赛,赢得了一次世界冠军和两次世界亚军。他还打橄榄球,赢得了比利时联赛冠军,并为比利时队效力了10年。

34岁时,罗格结束了运动员生涯,上大学学习医学,在获得博士学位后成为一名整形外科医生。他对运动的热爱使罗格在医学界时远离了奥林匹克运动。退役那一年,他被邀请加入比利时奥委会,后来成为主席。

他的语言优势———除了能说流利的荷兰语和法语外,他还会说英语、德语和西班牙语,这使他成为进一步管理国际奥运的优势。1989年,罗格当选为欧洲奥委会主席。1991年,应萨马兰奇的邀请,罗格成为国际奥委会成员。十年后,他从萨翁手中接过了奥林匹克运动的最高手杖,开创了一个新时代。

在2005年的一次采访中,罗格透露,当他还是一名运动员时,他从未想过加入国际奥委会,更不用说成为主席了,在他看来,"一切都是巧合"。

在辞去国际奥委会主席职务后,罗格并没有远离体育运动,担任联合国秘书长青年、难民和体育特使,并继续为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

严厉的改革

虽然在罗格最初的人生计划中,他并不是国际奥委会的掌舵人,但他对奥林匹克运动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其统治下的12年中,国际奥委会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这是兴奋剂行业癌症的第一次严厉打击。

罗格曾说过,如果有一天人们不愿意把孩子送到体育俱乐部,因为他们担心他们会使用兴奋剂,那么那一天的到来将意味着体育的堕落。因此,从成立反兴奋剂委员会到增加奥运会上的兴奋剂测试数量,再到让所有国际体育组织接受《世界反兴奋剂法》对违反规则的运动员的严厉处罚,他都把反兴奋剂变成了一个火药。

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前夕,来自东道主希腊的两名运动员拒绝接受兴奋剂测试,理由是医院发生交通事故。在东道主的巨大压力下,罗格决心不妥协,最终迫使两人退出奥运会,从而表明了世界田径运动中反兴奋剂的坚定立场。

罗格任期内的另一项重要改革,即奥运会减肥计划,不如反兴奋剂工作有效。

萨马兰奇时代,奥运会顺应商业、专业潮流的时代,迎来了根本性的变化,口碑逐渐提高。但随着奥运会规模的不断扩大,主办国带来的经济压力越来越大,也让一些弱小国叹息。因此,罗格主张将一些滞后、收视率低的赛事排除在奥运会之外,并接受新的赛事,以保持奥运会的活力,同时降低举办成本。然而,由于项目调整与该计划的生存和发展以及奥运会上各国的奖牌损益有关,因此削减旧项目和引入新项目存在相当大的阻力。当罗格离任时,他将夏季奥运会的规模保持在10,500名运动员和28个重大赛事的目标未能实现。今天,在他的继任者巴赫八年后,这个难题仍未得到解决。

罗格曾表示,青奥会是他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最大遗产。由罗格创立的针对15至18岁年轻人的"迷你奥运会"旨在使奥林匹克运动回归其价值观并激励年轻一代。虽然国际奥委会内部对创建青奥会一直存在反对意见,但现在,青奥会历经11年,已经举办了六届(夏季、冬季各三届),从鼓励更多年轻人参加体育运动,到奥运会"试"新项目,助力中小城市梦想奥运, 它的价值和意义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

中国友谊

2001年7月13日,在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三天后,罗格当选为国际奥委会主席。因为这种命运,罗格与中国保持着特殊的友谊。

作为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曾20多次到中国、北京、上海、西安、南京、广州等城市,甚至街头和社区都留下了他的影子。2008年汶川地震后,罗格向中国领导人送去了三封慰问信,国际奥委会向灾区捐赠了100万美元。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上,罗格在致辞中表示,北京奥运会是一届真正"无与伦比"的奥运会。这一评论至今仍广为流传。

罗格对中国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他的秘书透露,每次他来到中国,罗格都会要求他的秘书在卡片上写一两句话,并发音每个汉字,以这种方式学习几个汉语单词。2003年3月的一天,北京派人到国际奥委会审查2008年奥运会徽的设计"中国印制",按照惯例,国际奥委会主席对会徽的样本进行确认。当时,罗格让秘书拿出他的中国印章和泥土,把"罗杰的印章"放在徽章样本的顶部,这让在场的每个人都感到惊讶。

罗格也非常赞赏中国对奥林匹克运动的贡献。十几年来,他多次为首都文明工程基金会发行《文明》杂志特刊,表达对该杂志长期推广奥林匹克文化的认可和支持。2017年1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位于瑞士洛桑的国际奥委会总部。尽管身体不好,但罗格已经很久没有公开露面了,但那次他来到洛桑的奥林匹克博物馆,向习主席致意,表达了对中国的特别感情。

智者是看不见的

一直以来,罗格给人的印象是斯文迪,冷静理性,却不微笑。在采访中,无论问题难还是放松,他总是显得冷静,语速平淡,情绪不可见。唯一的例外是在温哥华冬奥会上,一名格鲁吉亚雪橇运动员在开球前的训练中意外丧生,悲剧发生后不久,在开幕式前的新闻发布会上,罗格在发言前泪流满面。"在冬季奥运会之前失去一位年轻的格鲁吉亚运动员,我感到非常难过,"他用颤抖的声音说。罗格承认,这是他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12年的黑暗结局。

在负责国际奥委会期间,罗格奉行民主平等的管理方式,大胆而完全分散,赢得了同事们的广泛赞誉。他说,他首先是一个忠诚的"倾听者",在做出判断和选择之前,他会听取奥运大家庭中各方的意见。这可能与他的医学背景有关。"当你看到一个病人时,你首先听病人描述症状,然后检查他,分析和诊断他,最后决定该怎么做,"他说。这就是我做事的方式,我不喜欢武断,我专注于团队合作。"

同样有价值的是,作为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始终保持着运动员的"本性"。在他当选国际奥委会主席几个小时后,他宣布他将在盐湖城冬季奥运会期间住在运动员村,而不是国际奥委会总部酒店。他一直坚持这种做法,直到伦敦奥运会后才离任。

童话《小王子》是罗格最喜欢的书之一。在离任前的一次采访中,罗格被要求评论他在国际奥委会的职业生涯,他引用了《小王子》中的一句话:"评判自己比评判别人要难得多,如果你能评判自己,你就是一个真正的智者。"